2016埃因霍芬設計學院台灣學生畢業作品

每年荷蘭設計週的MUST SEE!埃因霍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畢業展。(圖片來源:© Sjoerd Eickmans攝影,flickr#DutchDesignWeek
今年的荷蘭設計週(Dutch Design Week)剛剛落幕,第一站當然是要帶大家來回顧眾所矚目的埃因霍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畢業展,主題為「In need of」,而且這次我們將焦點放在自己人身上,好好來鑑賞一下台灣年輕設計師們吸睛的作品。
作品一: The Dependent Objects
20161102dae01
「不獨立物件」是將身體與物件視為一體,缺一不可。身體成為了物件的延伸,也試圖反轉了人與物件之間的主從關係。(圖片來源:Design Academy Eindhoven提供)
人類自遠古時代就開始用手邊的材料創造物件, 這些物件的運用讓人類得以擁有更強大的力量, 但同時這些物件也逼迫著人們需要有特定的動作與行為去使用它。演化到近代,物件不只單單擁有功能或者擁有美麗的裝飾;同時乘載著想法的象徵,也乘載了人與物之間特殊的語言。從一顆簡易石頭到舒服的沙發,從坐姿端正的榻榻米到符合身體曲線的懶骨頭沙發椅。這些發明不只改變了形與體,也同時重新描繪出人與物件之間嶄新的關係。
人總是運用自己的想像力去創造那些物件,能夠給予自己在生活上得到更簡易與便利的方式,但卻不曾將這些物件視為身體的一部分,無論物件的存在或是使用上皆是獨立的個體。就如椅子,它是人創造出專使用來坐的物品,但不管你是否坐在椅子上,椅子它總是穩固的站立著。正因如此,人們也容易忽視了物品的存在。但如果人與物品的關係變得更親密了呢 ? 這個系列的起源是來自於一連串身體蛻變成物件的夢,因為如此,「不獨立物件」是將身體與物件視為一體,缺一不可。身體成為了物件的延伸,也試圖反轉了人與物件之間的主從關係。
20161102dae02   20161102dae03
20161102dae04   20161102dae05
上左:不獨立物件1-1。(圖片來源:詹喬鈞提供)
上右:不獨立物件1-2。(圖片來源:詹喬鈞提供)
下左:不獨立物件2-1。(圖片來源:詹喬鈞提供)
下右:不獨立物件2-2。(圖片來源:詹喬鈞提供)
設計師 詹喬鈞Chan Chiao Chun
荷蘭埃因霍芬設計學院 Contextual Design畢業 。作品著重於探索物件、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擅長以自我的表現手法呈現出獨特的美感,現於荷蘭從事設計與藝術相關工作。
網站:ccccchiaochun.com/
email:[email protected]
作品二:Paper and Water
20161102dae06
一系列運用皺紙於不同功能性物件的設計作品。(圖片來源:Design Academy Eindhoven提供)

20161102dae07
畢業展現場實照圖。(圖片來源:高寶惠提供)
「令我感到痛苦難受的情況之一,就是去質疑一件你深信不疑的事實」高寶惠說。
「質疑你的信仰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這絕對是值得且必要的嘗試。」
選擇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紙材作為傳達此概念的媒材,透過設計手法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人們習以為常的現象。
紙張是我們再熟悉不過、每天都會接觸的材料,像是藉由報紙傳遞資訊、使用紙巾擦拭髒汙等。我們對於紙張已有一個習慣的形象,她必需是平坦的、擁有無暇表面的那般存在,而普遍認為水會對紙產生威脅、水會破壞無暇的紙性,因此存在著「紙張與水必須被分開」的習慣意識。然而對設計師來說,水並不是紙的宿敵;相反的,當水與紙結合時,水會誘發紙張起皺,待乾後,紙張因為皺褶的生成而強壯。因此,發皺的紙張可以有更多運用的可能性。倘若我們仍然堅持水與紙之間的安全距離,那麼,紙終究是一張普通用來書寫的紙,也會錯失紙張發皺後的美與所帶來的強韌力量。
「 Paper and Water 」是一系列運用皺紙於不同功能性物件的設計作品。受潮的紙會產生不規律翹曲,透過反覆實驗,測試出最適宜的設計出讓紙張均質產生皺紋的手法與液體的比例,待乾後,生成的皺褶除了成為動人的表面質感,也賦予原先脆弱的薄紙強壯的結構力量。
20161102dae09
20161102dae10
作品細部。(圖片來源:高寶惠提供)
畢業展現場實照圖,據說此人為非常厲害的義大利藝廊女主人。(圖片來源:高寶惠提供)
Paper and Water的作品影片介紹。
設計師 高寶惠Pao Hui Kao
畢業於荷蘭埃因霍芬設計學院Contextual Design。作品著重於傳達平凡中獨特的美感,擅長以細膩的視角捕捉尋常生活中的不凡現象,並透過設計流程與材料應用反映自身與外界的關係。
網站:paohuikao.com
email:[email protected]
作品三:The Island of Strangers
20161102dae11
在這個計劃中,設計師回到台灣去尋找這些被丟棄的雕像,並且收集他們的「視線」。(圖片來源:陳臻提供)
這次展出的作品,包含兩個影片、兩本書、 以及數張照片,這些物件都連結到我的中心主題:台灣身份認同危機。
前導影片:這是一個前導預告,台灣人、日本人、 中國人從臉部特徵都長得很類似,但我們對於身份認同的混淆是來自經驗、心理上的以及各種政治宣傳的結果。身份認同的幽靈照片十枚、影片、日記:蔣介石死過兩次。第一次死亡是在 1975 年,在他第六次總統任期時,於士林官邸嚥下最後一口氣,為了哀悼他的逝世,大量蔣介石的雕像在學校、政府機構和公共空間裡被樹立起來。蔣介石就像再次復活一般,持續地現身在眾人的眼前。 他的第二次死亡是在 2000 年代,當蔣介石的歷史功績被重新評價,人們開始破壞這些雕像、對它潑漆、寫上羞辱性的字眼。蔣介石的雕像被當成宣示政治意見的告示牌。最終,大部份的雕像都被沈默地移除了。 在它們的全盛時期,蔣介石的雕像不僅是這位前獨裁者的再現,他們也是中國性的終極象徵:身份認同的幽靈。他們代表著蔣介石在台灣建立的「幻想的中國」。在這個計劃中,我回到台灣去尋找這些被丟棄的雕像,並且收集他們的「視線」。薩伊德曾經使用「凝視」去描述殖民者投射在被殖民者上的「他者」意圖,並借此試圖去形塑或建立兩者的階級關係。我並不打算用歷史的角度去陟罰臧否蔣介石的功過,而是試圖去展現出一種當下的狀態。當這些雕像被移除以後, 他們會去哪裡?人們對他的態度會是如何?而這些雕像又會如何「回看」我們在這個後殖民時代 的歷史情境?
20161102dae12
20161102dae13
展出作品包含兩個影片、兩本書、 以及數張照片。(圖片來源:陳臻提供)
這些物件都連結到設計師的中心主題:台灣身份認同危機。(圖片來源:陳臻提供)
設計師 陳臻 Chen Jhen
來自台灣,是一個以研究為基礎的設計師,近期的作品專注在研究regime of visuality體現在社會中各種形式的呈現與變異,尤其關注殖民壓迫歷史在現今社會的再現。作為一位生於亞洲,發展於歐洲的設計師,她在創作過程中不斷重新審視自身在世界上的位置,並視這個過程為一種自我的治療,試圖治癒自身國家認同未定的迷惑或創傷。
網站:ccccchenjhen.com
email:[email protected]
作品四:Tear Gun
20161102dae17
這是一把對抗文化上權威所帶來的壓迫的槍,也是一件把脆弱轉化成力量的作品。(圖片來源:Design Academy Eindhoven提供)

我小的時候,服從權威一直都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如果聽話會受到獎勵,如果「不乖 」則會受到處罰。在這樣長期的教育下,我們不只學會了服從,更學會去害怕反抗權威。
然而在荷蘭留學的這段時間,發現荷蘭文化是鼓勵去質疑權威的;除此之外,互動的方式也更為直接。在一次與老師的討論當中,我們彼此不認同對方的想法,而荷蘭式的溝通方式讓我難以承受, 感覺到不被尊重與了解,所以很要想反抗。但是在我骨子裡又深深相信,對於師長回嘴是不禮貌的:一方面想替自己辯護,一方面又被長久以來的文化束縛著,頓時感到自己強烈的無能與不自由。這一切跟我原生的文化與家庭教育有關。如此根深蒂固的無能,讓我再也無法克制我的眼淚,當下只能抽噎哭泣。
很想改變這個狀況,但是要改變一個人的文化與行為模式是很困難的。而我發現,無法克制的哭泣,這個情緒其實本身蘊含很大的能量,何不利用這股力量來做一些改變?而從小時候的教育學到的事情就是 – 擁有支配別人的力量,就擁有權威。那何不把眼淚也變成一種「權威 」?而這又要如何做到?哪種類型的力量是可以快速獲得?最後我發現武力是 最容易的方式,所以決定製造一把能把眼淚變成武器的工具。這是一把對抗文化上權威所帶來的壓迫的槍,也是一件把脆弱轉化成力量的作品。
20161102dae18
淚槍的結構圖。(圖片來源:陳儀霏提供)
Tear Gun的作品影片介紹。
設計師 陳儀霏Yi-Fei Chen
畢業於台灣的工業設計系,荷蘭DAE社會設計碩士(Social Design),擅長機關互動式的設計,關注環境與社會議題。作品風格看似輕鬆有趣實則卻諷刺幽默,因為作者相信,設計也許不能改變世界,但卻可以改變你看世界的方式。
網站:chenyifeidesign.com
email:[email protected]
作品五:The Light of Colour
20161102dae20
設計師利用半透明的霧面材料將螢光色微調,借由環境光讓傢俱自己似乎就能從內部發出溫暖的光,無任何電力加持即可以自然閃爍。(圖片來源:Design Academy Eindhoven提供)
空間中的氣氛對我們的感覺至關重要:「它就像一種不可見的輻射影響著我們。」而這個隱形的連結促使我們與周圍環境的關係更加親密。但身為一個設計師,該如何讓物件或家俱本身也能發散出一股有力量的氛圍呢?
形成氛圍的重要元素之一是顏色,而要如何讓顏色更加生動?或許顏色也能像光一般的有光輝。最終設計師利用半透明的霧面材料將螢光色微調,借由環境光讓傢俱自己似乎就能從內部發出溫暖的光,無任何電力加持即可以自然閃爍。顏色加上材質的搭配,讓人們與無機的家俱產生超越功能之外更深刻的互動。
20161102dae21
20161102dae22

不用電源也能發光的傢俱1(圖片來源:張乃丹提供)
不用電源也能發光的傢俱2(圖片來源:張乃丹提供)
20161102dae23
20161102dae24
不用電源也能發光的傢俱3(來源:張乃丹提供)
不用電源也能發光的傢俱4(來源:張乃丹提供)
設計師 張乃丹Nai-Dan Chang
新竹人,2016年畢業於荷蘭埃因霍芬設計學院Contextual Design,目前持續在荷蘭與設計奮鬥。致力於研究物件與日常生活的關係,從直覺出發,可以是細微地、感性地探討如何讓環境中的物品跟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互動是種隱形但強烈的連結,希望借由物品的溫度創造出帶有渲染力的感性設計。
email:[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