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設計名校Design Academy Eindhoven裡的台灣之光(下)

具有指標性的埃因霍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畢業展,許多學生作品在此一鳴驚人,獲得眾多國際媒體的關注。(圖片來源:©Cindy Liao攝影)
DAE埃因霍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簡稱DAE)曾被紐約時報譽為「世界上最好的設計學院」,而其學生畢業展,更是每年荷蘭埃因霍芬設計週的大熱門;而今年更有六位台灣同學參與展出。荷事生非在上一篇的《荷蘭設計名校Design Academy Eindoven裡的台灣之光(上)》介紹了三位來自台灣的埃因霍芬設計學院畢業設計專案,還有三位設計師的精彩作品也不能錯過喔!快點和荷事生非一起來看看吧!

 

作品四:一個新時代的閱讀方式 AND OTHER STORIES
Web
非傳統直線性閱讀的新世代模式。(圖片來源:許琇鈞提供)
你真的理解每天看到大量的訊息嗎?
藉由深度閱讀、閱讀故事,我們可以讀到新聞資訊無法提供的脈絡、情感、同理心。設計師透過創作此閱讀系統,建立了一套新時代的閱讀方式:從自身為出發點,所連結出的故事。以解構故事後的四個層次:時代背景、客觀要素、故事基因、核心精神,將傳統扁平的資料 data 重新組織為有層級的故事資料庫--meta-data,並串聯個人生活經驗到文學故事中。
在這個閱讀應用程式中分三大方向:
1. 探討真實與虛擬故事的連結,深度感受文學的世界:當連結自己個人資料後,系統將把與使用者關注的真實故事,連結到有同樣基因主題的文學故事中。
2. 主題式閱讀清單:單一故事的閱讀並無法全面性瞭解特定主題,因此,藉由視覺及圖表的資訊呈現與分析,將能提供使用者一個圍繞特定核心精神的閱讀清單,並更容易洞悉出主題式閱讀清單中,故事的同與不同。
3. 社會性閱讀:社交分享元素中的思考與注解,也可促進深入閱讀。與其擔心網路時代剝奪閱讀的美好,還不如利用網路特性,加強傳統的閱讀體驗,定義新時代的閱讀模式。
04許琇鈞_profile
許琇鈞
依循天性與好奇心, 持續探索設計在不同領域可扮演的角色,無論創作的媒體和工具種類,作品核心總圍繞著情感,人與城市的精神。擅長使用感性與詩意的敘述方式。 2012 年申請到教育部獎學金,選擇了重視社會責任的 DAE 就讀資訊設計研究所。在過去或往前的路上,總想起羅智成的詩句:我心有所愛,不忍世界傾敗。
junehsu.com
[email protected]
作品五:Fakeshima
05kaichu_work_screenshot_
從福島核災的網路謠言(Fakeshima),到資訊成分透明化的網頁瀏覽介面設計(Page Facts)。
現代人時時暴露於大量資訊之中,也間接讓攝取資訊的方式變得更為草率,譬如說透過 Google Images Search 取得某主題的輪廓(例如:福島核災)。然而,從演算法得到的結果,僅僅意味著關鍵字與搜尋圖片的高度相關性:無論是真相,抑或是廣為流傳的網路謠言。再者,按照民主時代人人選票同等重要的脈絡,網路謠言所累積的種種偏見,甚至會間接影響正確國家政策的制定。
於是,設計師吳鎧竹提出更為嚴謹的資訊瀏覽情境。
動機介紹影片
以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作為靈感,吳鎧竹提出了 Page Facts 的概念設計。Page Facts 會在使用者瀏覽連結之前,蒐集關於該連結的「營養成分」:可疑圖片數量、熱門程度、廣告大小、超連結數量、作者 LinkedIn 帳號、文章字數、討論數量,以幫助網路使用者更為精準地挑選所需的資訊。
05kaichu_work_screenshot_1
Page Facts 的雛形。(圖片來源:吳鎧竹提供)
目前 Page Facts 的雛形已發佈於 https://fakeshima.com,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前往試用。
05kaichu_profile
吳鎧竹
努力將不務正業發揮到極致的實踐家。2014 年受洗於 DAE,對於荷式設計師的身分依舊渾身不對勁。荷蘭設計號稱可以設計任何事物,所以最近努力設計有趣又餓不死的人生可能性。然而設計師似乎該用作品集自介,剩下的部分還請參考:
kaichu.net
[email protected]
作品六:The Other Tutorial
06weilunwang1_appearance
(圖片來源:王偉綸提供)
以限制降級人類, 藉此重塑自我。
自我的形成是一個流動性的過程,主要經由人與周遭環境的相處之中,個人與社會的衝突之間,不斷地反覆定義,以及反覆平衡。
然而,現今社會逐漸形塑出單一的框架,藉由設計,不間斷地強化與進化人類。設計趨向於提供單一的模板與價值觀,給予我們一個理想的未來情境,而輔助人類,邁向超人的目標前進。這些無止盡對人強化的定義,逐而轉變為自我的發展與學習上的限制。設計如何能幫助我們逃離這樣的輪迴?
The Other Tutorial 試圖將存在於現今社會中的限制,轉而運用為解放自我發展的助力。它包含了三種不同的生活層面,分別是外表、溝通、行為,運用不同方向的工具,與身體臉部和四肢進行互動。藉此,挑戰所謂的常態,隔絕外界的聲音,擴展個人的空間,減緩時間的流動,以及挑起忽略的經驗。它是一個契機與導火線,幫助人重新體驗以及重新定義,自我與周遭環境之間的關係。
作品影片:
外表 Appearance
行為 Movement
溝通 Expression
06weilunwang_profile
王偉綸
是位社會設計師(social designer),有著產品設計的背景,作品主要延伸於日常生活的行為。有時描述自己為 speculative context designer。作品常探討如何去定義設計師在現代社會中的角色,設計接下來的形式,或是設計與人的 identity 如何相互影響。設計手法時常包含著諷刺與荒繆性,以此批判當代社會,以及解構社會的價值觀。藉此進一步刺激與幫助觀看者與使用者,去重新體驗以及重新評估。
Weilunwang.com
[email protected]

 

看完這麼精采的作品之後,相信這些台灣新銳設計師都將有一番屬於自己的天地;而我們也期待,未來將有更多台灣之光在荷蘭閃閃發亮!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