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說中令所有水手聞風喪膽的海上幽靈船:飛行荷蘭人號(荷語:De Vliegende Hollander;英語:Flying Dutchman)。該幅畫由Charles Temple Dix繪製。(圖片來源:Verhaal De Vliegende Hollander in Terneuzen)
聽過「Flying Dutchman」嗎?愛看卡通的我,腦海浮現的是《海綿寶寶》(SpongeBob SquarePants)裡,那個叫做「飛行荷蘭人」的幽靈!如果你是電影《神鬼奇航》(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的粉絲,一定會對第二集裡,那位臉部有章魚鬚鬚的深海閻王(Davy Jones)(註1)印象深刻。他指揮的海盜船,正是「飛行荷蘭人號」(台灣片商將其譯作「幽冥飛船」)。此外,愛聽古典樂和歌劇的你可能還知道,19世紀德國作曲家華格納(Richard Wager),他有部歌劇作品就叫《漂泊的荷蘭人》(德文Der Fliegende Holländer),即德語版的飛行荷蘭人。
而當我與荷蘭朋友聊起「Flying Dutchman」時,一位荷蘭女孩說:欸你知道嗎,荷蘭航空(KLM)飛機的機身上,都會漆上「Flying Dutchman」的字樣呢!另一位喜好運動的荷蘭大男孩則告訴我,1960至70年代間,荷蘭有位世界知名的網球選手Tom Okker,他為人所知的綽號正是「Flying Dutchman」。此外,從滑冰、自行車手到足球選手,乃至馬匹、賽車或火車,都有人替他們取「Flying Dutchman」作為綽號。
看到這邊,你是否一頭霧水,這酷炫的飛行(翔)荷蘭人究竟何方神聖,為何現代人這麼常拿他作為刻劃人物的象徵呢?原來,飛行荷蘭人來自於大航海時代以來,眾多海上傳奇的集合體。以下,就讓我來分享四個經典的故事版本,以及走訪飛行荷蘭人發跡地之一,位於荷蘭澤蘭省(Zeeland)海濱城市Tereuzen的驚人發現吧!
令所有水手聞風喪膽的飛行荷蘭人,是他還是她?
首先必須澄清的是,在大多數航海傳奇故事中,飛行荷蘭人(荷語:Vliegende Hollander)並非指一個人,而是一艘船,且更多時候是艘幽靈船的名字--飛行荷蘭人號。雖然不同故事中的船長名字不同,但相同的是,故事中那艘飛行荷蘭人號從未停泊靠岸,總是以駭人的神速從濃霧或暴風邊緣現身,朝其他船艦疾駛而來。除了船身閃爍著鬼魅般的光芒,悲痛的氣氛,將會瞬間降臨在那些親眼目睹幽靈船的人身上。看見這艘幽靈船,也意味著距離生命終點不遠了……。也因此,飛行荷蘭人號成為令所有水手害怕的夢魘,一旦水手們遠遠地在地平線上發現她的蹤影,一定千方百計地掉頭轉向,一方面避免與她正面相遇,另一方面,還得避免她以飛快的速度從後面追趕上來。
那麼,數百年來,這「飛行荷蘭人」是如何成為幽靈船的代名詞呢?以下,我將分享四個不同版本的故事。
受到詛咒而終年航行於北海,直到審判日來臨的Falkenberg船長
早在中世紀時期(約15、16世紀),西歐民間即流傳著一個航行於北海的幽靈船故事。這艘幽靈船的名字不是別的,正是飛行荷蘭人號。相傳,她的船長Herr Von Falkenberg膽敢與惡魔擲骰子,甚至賭上自己的靈魂,而後遭到惡魔詛咒,令他終生在北海航行,直至審判日(Judgment Day)那天的到來。這樣的情節,是飛行荷蘭人在水手們心中的經典形象之一。19世紀之後,這個故事在德國頗為流傳(從船長名字的拼法或許也能瞧出一些端倪),也是啟發近代眾多海上傳說的一項由來。
將靈魂出賣給魔鬼而獲得驚人神速的Fokke船長
另一個民間耳熟能詳的海上幽靈船傳奇,主角換成了荷蘭航海家 Bernard Fokke。17世紀的荷蘭海上黃金時代,Fokke船長指揮的飛行荷蘭人號,因為能以異於常人數倍的速度,航行於荷蘭和印尼爪哇(Java)之間而出名。由於他船艦的速度實在快得誇張,令人懷疑他與惡魔打了交道,甚至出賣靈魂給魔鬼,才能達到這般境界。在那個迷信的年代,關於Fokke船長的恐怖名聲不脛而走,同樣成為坊間流傳「飛行荷蘭人」的另一經典形象。

由插畫家Jack Staller畫的De Vliegende Hollander。(圖片來源:sailingandsailing.com)
在非洲好望角受到詛咒的Van der Decken船長
第三個廣為人知的「飛行荷蘭人」傳奇,主人翁是一位受雇於荷蘭東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VOC)的船長Willem van der Decken。1641年,他帶領飛行荷蘭人號從阿姆斯特丹出發前往遠東。回程途中,當船隻度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Cape Good Hope)時,Van der Decken正為某些事陷入長考(他想建議東印度公司在好望角建立一個據點,以供來往船隻停泊休息),以至於忽略他們即將遭遇激烈的暴風。當他意識到船隻駛入暴風圈時,一切都已經太遲了!他和船員們竭盡所能地與巨浪搏鬥,希望能在驚濤駭浪中度過難關。不過,當他們幾乎快成功的前一剎那,船隻撞到礁石並開始急速下沉。不甘心就這樣敗給命運的Van der Decken對著天空大聲咒罵著:「就算航行到世界末日,我都要繞過這個海角!」
不曉得是上帝還是魔鬼聽到了這番話,且果真如他所願。往後數百年裡,Van der Decken船長就這樣駕著飛行荷蘭人號,神出鬼沒地徘徊在巨浪和濃霧之間,伴隨惡劣的天氣,成為往返好望角附近的水手們最不想遇見的一艘幽靈船。

由畫家Albert Pinkham Ryder繪製的De Vliegende Hollander。(圖片來源:wikipedia)
出身澤蘭省的Van Straaten船長
最後,第四個「飛行荷蘭人」的經典傳說,同樣可追溯到荷蘭於17世紀創造的黃金時代。這回的船長Van Straaten,來自澤蘭省(Zeeland)南方的港口城市Terneuzen。某天,Van Straaten在東印度公司指示下,帶領飛行荷蘭人號前往今日的印尼。他們在好望角附近遭逢惡劣天候,有數個月的時間,這艘船試圖繞過好望角,但皆被強烈暴風阻擋下來。在船員們絕望的氣氛中,一位本來想叛變的舵手,被Van Straaten連同聖經一同扔下船。好強而不願服輸的他站在甲板對天發誓,說無論如何都會奮鬥到最後一刻,即使魔鬼都得來助他一臂之力。
Van Straaten實在不該這麼做的。因為當他語畢,暴風變得更劇烈了,船帆也幾乎被撕成碎片。接著,來自天上的詛咒聲,清楚地傳進每個人耳朵裡:「就讓這艘船永遠在海上漫遊吧!」從此以後,這艘飛行荷蘭人號和死去船員的幽靈們,以滿帆全速行駛的狀態航行在暴風中,成為所有水手們行經好望角時的夢魘。化作鬼魂的Van Straaten站在船首欄杆前,長長的山羊鬚隨風搖擺,身影則忽遠忽近地飄移著……。
2015年12月底某日,我從居住的萊頓(Leiden)花了三個小時(兩小時火車加上一小時公車),風塵僕僕地來到Terneuzen。經過遊客中心(VVV)大嬸提供的地圖跟指點,我來到當地市政府提供飛行荷蘭人號停泊的Herengracht運河。令人驚訝的是,雖然就站在地圖標示的位置,橋邊也有解說牌,卻不見飛行荷蘭人號的蹤跡!疑惑的我指著解說牌,問一個推娃娃車經過的荷蘭大叔:「請問你知道那艘船在哪裡嗎?」大叔回答說:「It’s flying, it’s flying somewhere!」(它飛走啦,不曉得飛到哪邊去了吧!),隨後又補了一句:「It’s a ghost ship!」(它是一艘幽靈船啊!),然後推著娃娃車走了,留下驚呆的我癡癡望著平靜的運河。直到五點天黑前,那艘飛行荷蘭人號都沒有飛回來。失望如我,只好又花了三個小時搭車回萊頓。

左:Terneuzen市政府於1972年,在城東運河中間放置的「飛行荷蘭人號」鐵船。(圖片來源:thetravelitch.blogspot.nl)
右:我於2015年12月底拜訪Terneuzen,卻沒看到那艘大名鼎鼎的飛行荷蘭人號。本來以為說不定是河邊有機關,開啟後船就會從水面緩慢浮出來之類的,但來回走了幾圈都沒發現。看來這幽靈船真的是來無影去無蹤啊。(©陳亮宇攝影)
「飛行荷蘭人」故事背後反映的現實
本篇文章分享了四個「飛行荷蘭人」的故事。縱使故事中的人物刻劃栩栩如生,然而這艘幽靈船「飛行荷蘭人號」,主要仍是民間塑造的海上傳奇,而非真實存在。即便很多人都宣稱目睹過這艘幽靈船(甚至包括二次大戰期間,德國潛艇上的潛艇員),我們還是別太輕易上當啊。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如果你哪天真的在海上發現這艘幽靈船的蹤影,姑且就當它是海市蜃樓吧!
不過,就西歐的歷史發展和文化脈絡而言,我們仍可以解讀出一些「飛行荷蘭人」故事背後反映的現實。首先,幽靈船故事源起的中世紀歐洲,曾經歷過黑死病襲捲的浩劫。因而,「飛行荷蘭人」永無止境地航行且從不靠岸的理由,一者是船長即便犧牲船隊,也要避免船上患病的船員,將黑死病傳給岸邊老百姓。另一個可能就是,船長想避免船員因停泊而從當地得到黑死病,怎知最後讓全艘船員都成了餓死鬼。
其次,飛行荷蘭人的故事情節,落在荷蘭開啟海上黃金時代和大力拓展貿易的時期,那正說明了荷蘭人數百年來與海奮戰的歷史,以及稱霸海上的雄心。即便與惡魔賭注也要度過暴風海域的行為,反映出當時航海家和貿易家開拓遠東的野心。就算失去所有也要孤注一擲、放手一搏,那種全心求勝的渴望,也難怪荷蘭人能在17世紀建立起一段稱霸海上的黃金時期。
延續這樣的討論,後代也出現另一種頗有道理的說法:飛行荷蘭人的傳奇,不過是由某些國家塑造出來的謠言,目的在於汙名化當時已經是海上霸主的荷蘭。而始作俑者之一,正是當時以後起之姿,努力成為新海上強權的大英帝國。
接下來,為何許多飛行荷蘭人故事發生的地點,都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呢?就地理位置來說,好望角位於大西洋和印度洋兩大洋交界處,不僅常有滔天巨浪,也時有大霧侵襲,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域之一,自古以來眾多船隊都葬身於此。在蘇伊士運河未開通前,從歐洲出發的船隊,勢必得先繞過非洲南端才能開往東方。既然眾多英雄豪傑的船隻,都未能通過好望角的考驗,自然可能將長眠在此的水手亡靈,塑造成可歌可泣的幽靈船故事了。
最後,無論那些傳奇是真是假,可以肯定的是,Terneuzen因為有了飛行荷蘭人,而成為十足的「飛行荷蘭人的城市」。你可以在城裡找到以「飛行荷蘭人」命名的樂團、咖啡廳、報紙等等,從言談間也能得知飛行荷蘭人在當地居民心中具有的特殊地位。由此看來,終生漂泊的飛行荷蘭人,終究還是找到了她溫暖的避風港啊。

Terneuzen的市政廳(Stadhuis),外形如同一艘軍艦。看來這裡果然是十足的「飛行荷蘭人的城市」。(©陳亮宇攝影)
2019年舊地重遊,終於如願以償,見到停泊的飛行荷蘭人
(編按:以下文字為作者補充於2021年1月)2019年,我趁四月底的國王節假期,拉著從台灣來訪的友人,驅車再次殺往Terneuzen,這回終於一了心願啦!我們抵達飛行荷蘭人停泊的Herengracht運河時,已是傍晚時分,原本準備打卡下班的船長,看到兩隻亞洲人不遠千里而來也是頗驚喜!被我們真誠感動的他,下令重新啟動電源,讓飛行荷蘭人在一陣波濤洶湧、驚滔駭浪中氣勢萬鈞地現身。就在四周奏起電影原聲帶配樂似的背景音樂下,我和友人一飽眼福,痛哭流涕(好吧其實沒那麼誇張)。
船長大叔也向我們說明,這艘飛行荷蘭人號自1972年起停泊在此。不過,由於日曬雨淋、風吹雨打,加上鳥屎與海鷗的便便攻擊(好可怕),船隻骨架生鏽和腐蝕的情況很嚴重,Terneuzen市政府只好將她送修。一波三折的是,原先負責維修的公司宣告破產,讓飛行荷蘭人延宕至2016年下半年才重出江湖(可參考新聞:Kapitein Vliegende Hollander mist zijn schip)。
Terneuzen是典型的夏季旅遊城市,4月底又濕又冷,整座城空蕩蕩的,街道也顯得冷冷清清。感謝不離不棄的神之友人,寒冷中陪我來回搭了數小時火車公車,只為了「蛤~這就是你要看的飛行荷蘭人!?」我內心除了親眼目睹飛行荷蘭人的澎湃激昂,還有對友人由衷的感激。
2021年1月補寫這段文字的同時,全世界都壟罩在COVID-19疫情之下。不曉得飛行荷蘭人哪天會重出江湖,從Terneuzen運河駛向偉大的航道,以奇快無比的速度,展開華麗的冒險。
傳說中「飛行荷蘭人」本人(船)的廬山真面目(©陳亮宇攝影)
在噴射水柱襯托下華麗登場的飛行荷蘭人(©陳亮宇攝影)
註1:事實上,這位大衛‧瓊斯先生(Davy Jones)的故事本身,也充滿著傳奇色彩,也難怪編劇會將他融入到電影情節了。但因為他跟飛行荷蘭人沒有直接關係,在此就不多贅述。有興趣的讀者請見:大航海時代 vol.1:飛翔荷蘭人、Davy Jones 的傳說!
參考資料
Martijn de Rooi. 2014. The Dutch I Presume? Icons of the Netherlands (Revised Edition). Alphen aan den Rijn: Dutch Publishers.
Flying Dutchman: Legendary ship
Captain Falkenberg: Legendary figure
De vliegende Hollander
wikipedia: Flying Dutchman
The Flying Dutchman
Source of the Legend of The Flying Dutchman
The most famous legend of the sea is that of the Flying Dutchman
好喜歡這篇逗趣新鮮的文章,剛從荷蘭回來的我,更期待每年都拜訪一次。
我好幸運 疫情前2019 疫情後2023 都見到船本身. 這次繞進街道看到相傳Van der Decken的房子
唉唷,運氣真不錯唷!歡迎給大家分享相傳Van der Decken的房子長什麼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