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slaagd!」我畢業了!(©Sisi Chan ©Marian van Es攝影)
走在六月尾聲的荷蘭街頭不難發現一個有趣景象:不少人家就在自家屋前掛上了飛揚的荷蘭國旗和——書包!再靠近一點,或許你也可以找到一個寫著「Geslaagd!」(中文是「過關了!」)的旗幟。這是一個有趣的荷蘭傳統,結束高中或中級職業教育的畢業生將書包和旗幟高掛在屋外,和所有街坊鄰居(加上路人)高調分享「我畢業了!」的喜悅。
本週約有21萬荷蘭高中生緊張的得知他們的畢業考結果,今年也是荷蘭政府頒予畢業成績平均8分(評分制度滿分為10分)以上學生「傑出畢業生」(cum laude) 獎項的第一年,在順利畢業之上又獲得cum laude的榮耀,任哪位家長都會欣喜若狂。
而究竟荷蘭的高中畢業生經歷了什麼樣的教育系統,要這麼歡欣鼓舞的慶祝畢業呢?是否像台灣高中生一樣,經過三年苦讀(甚至重考加強班)的洗禮才可以一「試」成名天下知?和其他國相比,荷蘭學生的升學系統和世界各國相較略有不同,小朋友在小學畢業後便開始區分要走研究型或是技職的學習之路:每年約有40%的荷蘭學生進入普通高中和進入高等教育,剩下其他學生則分入技職教育系統。這些高掛旗幟和書包的高中畢業生,大部分來自普通高中、研究型大學預備高中等等不同體系,在這階段畢業後會進入專業大學或是研究型大學就讀。
荷蘭教育系統連連看(圖片來源:Nuffic)
從四歲開始的8年小學教育
荷蘭小朋友從四歲起就背著書包上小學直到八年級完成小學學業,必修科目包括荷語、英語、數學、社會環境科學、創意表現和體育。除此之外,性別教育(包含性別認同和性別多樣性)也是小學生們一定要學習的科目。比較特別的是「宗教」這個題材,在大部分荷蘭私立小學一定會教授的內容,公立小學則被規範不能讓宗教或是信仰題材進入教材。(詳見教綱出處)
所有荷蘭小朋友在小學的最後一年,都必須經歷畢業會考(Centrale Eindtoets Basisonderwijs),12歲的小學畢業生會依其在學成績、畢業考分數和學校老師的評估申請進入普通中學或技職教育系統。
技職教育系統
VMBO:4年制初級職業教育
約60%的小學畢業生會進入技職教育體系VMBO,這是一個以實務訓練為主的學制,畢業後學生們可以依照在學成績申請進入進入MBO中級技職學校(類似於台灣早期的五專體制)就讀。學科項目分為:社工照護、機械工程、商業管理、農業四大類別,學生在校第二年(約14歲)就要開始選擇職業學科,定下未來職業方向。
MBO:4年制中級職業教育訓練
從初級職業教育VMBO畢業的學生,將正式進入MBO進行專業技職訓練。學生可以選擇著重於技職訓練或是基本教育的課程,來考慮畢業後直接進入職場或是加強成績升學進入HBO專業大學,完成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系統
專業大學
HAVO:5年制一般高中
畢業考排名前40%的小學畢業生可以選擇進入5年制一般高中HAVO,這是專業大學HBO的預備高中。學生在畢業前兩年可以選修不同專業科目,分為:技術、健康、經濟或文化。
HBO:專業型大學
HBO主要提供應用類型課程,較傳統綜合大學更偏重實務訓練,類似於台灣的科技大學。
研究型大學
VWO:6年制研究型大學預備高中
畢業考排名前20%的學生可以進入VWO,為進入WO研究型大學做準備,課程以基礎教育和理論研究為主,這也是最接近台灣國高中體制的學制。
WO:研究型大學
WO以研究和理論為主的教學內容是最近似於台灣綜合大學系統的學制。
2010年因為學生數量不足而被迫關閉的阿姆斯特丹伊斯蘭學校(圖片來源:nrc.nl)
荷蘭各種教育系統連來連去,還真是叫人研究的頭昏腦脹。看似條條有路可轉,但若依照個人的家庭狀況和社群期待,要轉換跑道也不是這麼容易。前日與土耳其移民第二代的朋友小聊荷蘭的教育體系,對這議題也有許多新的感觸⋯⋯一歲就隨父母移民到荷蘭的他,直到今天還是會介紹自己是個土耳其人。身為非西方移民(註1)要進入高等教育體系非常不容易:和原生荷蘭人想比,每年約只有一半數量的非西方移民(大多來自土耳其或摩洛哥)可以進入一般高中得到高等教育入場券。(註2)
「對於大多數移民父母來說,上學就是上學,對於升學、成績、選校沒有什麼額外期待。或也可以說,他們自己也搞不清楚荷蘭學校制度到底是什麼。」朋友說他自己是個特別的例子,即使爸媽對於他上什麼學完全沒有概念,他自發努力讀書,為了獲取更多教育資源而努力。大多數的第一代土耳其或摩洛哥移民是在1960、1970年代被引進的勞工階級,教育水準不比原生荷蘭人,也有不少比例的移民不諳荷語。雖然經過三四代,他們在經濟和教育上的弱勢地位並沒有顯著改善。不同族裔的荷蘭移民常常因為這樣不同的家庭背景、社群期待和同儕影響而進入截然不同的教育體系。時至今日,荷蘭教育體系雖然已經有非常多元的選擇,社會對於不同學位畢業生的觀感還是有著「不能明說」的見解。
這樣的早熟分群方式是好?是壞?我這個從小乖乖考試長大的台灣人很難想個明白。當然,在綜合教育和技職之間,學生也可以透過申請轉入不同教育體系。只是雖然門立在那裡,要隨心所欲的轉換跑道卻也不是那麼容易。如果不論走技術或是研究方向,各類職業都有平等的發展機會和相差不大的社會觀感和福利,我想不論是在12、18、22歲做這人生職業的抓周,都不會是個太大的掙扎吧?
註1:西方移民指來自印尼、日本、北美、大洋洲、歐洲(不包含土耳其)的移民,非西方移民指的是土耳其、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亞洲國家的移民。
註2:Integration Process is Uphill Struggle
延伸閱讀
荷蘭高教之適性發展-適誰的性成誰的就
跳脫框架,追尋自我-荷蘭教育理想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