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事拜年:雞年拜託來點轉機

贏得了超迴路列車:未來移動大獎的荷蘭台夫特大學團隊。 (圖片來源:Delfthyperloop官網
年初四,因為川普的移民相關政策,荷蘭史基浦機場有許多無法入境美國而滯留、坐在椅子上的人們。他們讓我想到了阿甘,喔不,是電影《航站情緣》裡的湯姆漢克先生。看到這則新聞太無奈,只好分享荷蘭台夫特大學的學生們在美國贏得了超迴路列車(Hyperloop):未來移動大獎的新聞來平衡一下。
畢竟,現在的媒體需要多報導些對明天活著還會樂觀的資訊,國際與國內都是。現實已經很恐怖,我們需要一些有建設性的「好」新聞,不然都要從2016吐到2017了。但不要是無腦新聞拜託拜託。
同一天內兩則相反的事情同時發生著。一邊是一位站在鎂燈光焦點之下,操著世界大權、玩弄資本主義的政治遊戲的「大人物」;另一邊是一群來自小國,喝著啤酒、一邊與朋友廝混,一邊想要發明些什麼,貢獻世界發展的「大學生」。前者想關門,要人們在心中用超級幼稚的理由劃分彼此,甚至真的打算要建一道牆;後者,夢想讓交通更快更懶,少破壞點我們目前唯一能住的星球,讓人們可以更快見面互動,做他們想做、得要做的事,讓人與人之間更緊密的互相依賴在一起。
當然這群學生背後也有大人物–Elon Musk,國際間還活著的最傳奇性男子非他莫屬(而且真的帥老天爺你這樣有點太超過)。幫讀者wiki前暖個身:SpaceX、特斯拉汽車(Tesla Motors,美國最大電動車與能源公司)和PayPal,都是他的旗下企業(快點跟我一起埋怨老天爺)。
Musk先生他想要研發進階版交通工具Hyperloop 超迴路列車,簡單說就是讓一個人坐進巨大膠囊,在巨大的真空吸管裡,用幾乎飛機般的速度移動。然後還偏偏比搭飛機更快,有沒有超future超屌?
於是乎Musk先生SpaceX公司舉辦了一場比賽 Hyperloop Pod Competition,邀請世界各大學學生組隊做實驗樣品參加,最後由荷蘭台夫特一群學生出國比賽拿冠軍。台夫特學生團隊製作出的膠囊模型機移動速度結果為90 kph,,號稱之後真實版可以到1000 kph。這麼一來從阿姆斯特丹到巴黎(比基隆到恆春再多一點點)的旅程只要30分鐘,謝謝大家。這次的比賽總共有27隊國際大學出隊參加,其中絕大多數的隊伍來自美國本土,荷蘭之外,還有德國、西班牙、印度、日本、澳洲、加拿大、英國等大國。你有時候真的不得不佩服這個荷蘭小國家。
台夫特學生隊伍製作了一個網站–Delfthyperloop用英文跟圖示解釋整個參賽的計畫與成果。整體視覺舒適感跟使用設計大概比台灣銀行的網站好一兆倍。(喔功能不同不能這樣比,好吧那你去打探看看荷蘭各家銀行的網站的功能和設計再來跟我聊。)
害羞自己沾邊說,我這個外國人竟為這群荷蘭年輕人感到一絲絲的驕傲。過去幾個月,因為工作需要,我在大學部教了一門課,嘗試到荷蘭青年的狂,但有趣的是,那份狂經常是帶著辯證的。他們喜歡辯,習慣發表和解釋自己意見,在邏輯之中唱反調。大多時候只要設計舞台給他們,隨便就可以省10分鐘的講課(茶~)。有時候,聽到看到的點子是令人耳目一新。
荷蘭社會整體提供學生們許多參與社會的管道和機會。除了一些在地產學合作的計畫,許多大學、學院都規定,要畢業得要去實習。當然,市場上不乏那些貪好便宜勞工的公司,但也有不少許多企業、社會機構紛紛規劃出培養、發揮這些學生潛能的實習系統/訓練,也希望藉此打撈到好咖。畢竟年輕就是本錢,若有潛能,打小栽培自己人不挺好的,更何況這世界變得這麼快,得要有新血來更新一下組織。
同時,荷蘭政府、學生間、學校系所也會keep an eye on 企業組織單位們,評估八卦哪些是血汗工廠,哪些是好的伯樂。並不完美,不過至少還是有點功用。
青年對所處的複雜現代社會是好奇和困惑的,希望能夠打拼闖出自己一片天,需要的是整合過的資源跟機會,以及適時的經驗提醒,提醒他們不要太自以為是還有你不知道的事。SpaceX 跟荷蘭社會的產官學社(區)系統提供了平台與機會,成就了這群優秀台夫特的學生們成就了我們。
我不覺得台灣學生有比較差。只是整體環境沒有足夠激發他們的平台跟資源,可能跟錢、跟老師和學校系所文化有關係,也可能是整體的文憑罐頭式教育訓練,以及盲目跟從主流的選擇系所文化,扼殺了年輕學生在教育中了解自己的機會、學習本身和社會拖了節。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特質跟興趣是什麼,那怎麼發展潛能呢?
希望學生不要再等,等機會、等畢業、等你男朋友終於帶你去吃那家餐廳,想找機會發展,就自己組論壇、寫信問你有興趣的單位在那兒實習、參一咖的機會,問你老師系主任國際活動跟獎學金,或巴結外文不錯的同學,要他翻譯國際網站上的資訊給你聽。喜歡什麼就去研究什麼,找到那些跟你志趣相同的跨國人士,用網路加入世界吧。但請小心用眼過度且久坐肩頸痠痛與肥胖。
希望人類能在任意門發明完成之前,了解到用族群、顏色、性別、性向、文化、語言、國籍這些膚淺的標籤,劃分彼此是如此自我侷限。作為一種生物,我們都是那麼的接近彼此。差異,是反映了我們所居住環境的豐富變化性,然而,我們對彼此的了解卻還那麼少。還隔離還蓋牆?
國際情勢、全球環境最近看起來實在孤險,希望雞年真的是轉機年,在此僅代表幾隻已經快要做不動,但還是死撐一口氣的荷事生非編輯小團隊,祝大家新年快樂開工有鬥志,謝謝你過去一年對荷事生非的支持與貢獻。新的一年,荷事生非要尋找與創造自己的轉機,希望你也是。

 

Olivia D
20170131  萊頓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