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中看見攝影,鋪陳觀眾視角:探訪荷蘭布雷達攝影節的導覽與推廣規劃

布雷達攝影節 (圖/布雷達攝影節提供)

當走在一個初訪城市裡,遇到一個攝影節,看見馬上心領神會的影像、或是忽然摸不著頭緒的作品出現在眼前的時候,作為觀者的你,會期待接收到什麼樣的資訊呢?

在國際交流與藝文活動豐富的今日,面對來自不同文化、語言、和看展習慣的觀眾,藝文組織的任務常常不止於展覽完成的那一刻,如何搭建藝術與觀者的橋樑總是一個課題,攝影節也不例外;臺灣近年也愈來愈多攝影節與博覽會,透過講座與導覽讓不同觀眾參與其中。

本篇「布雷達攝影節」(Breda Photo Festival),從「導覽」的角度,討論如何鋪陳觀眾與影像作品的關係。

Breda城市位於鹿特丹南方,是個古老但近年各方── 社福、藝術、跨國商業活力發展的中型城市。「布雷達攝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展期約一個半月,自2003年創立迄今,是荷蘭十分重要的當代攝影節,更是一個與地域和城市結合的攝影節,展覽座落在布雷達城市的不同地方,是一個參觀者藉由走在城市多個空間來體驗的展覽。

攝影節前動起來:關於導覽文本與導覽團隊
當整個城市都變成展場,攝影節團隊面對大量的觀眾── 展期間共約120組觀眾參訪攝影節,每日高達9組,如何構思和準備導覽和推廣活動、從影像作品延伸出現場對話,扮演至關重要的溝通關鍵。

而展覽開幕前,主辦團隊早已默默連結起大規模的網絡囉!

當團隊知道當年度參展作品後,旋即進入規劃「推廣」的準備,細密的聯繫與協力就此展開,開展前約半年的時間,整個Breda城市與攝影節相關的人、事、物便會悄悄的動起來── 工作團隊開始聯繫參展藝術家、籌備展覽,也開始與200位多志工夥伴以及在地的學校和老師聯繫。策展人Jan Schaerlackens微笑著說,如何「以好理解的語言,清楚勾勒可以談的內容」便是準備教育推廣等計畫的工作重點。

以導覽的規劃而言,由於觀眾數量多且展覽又融入許多開放式空間,導覽如何兼具作品轉述的適切性、導覽者又如何保持現場的參與動力,便有賴導覽文本製作與專業導覽團隊的組成。因此,在籌備前期,核心工作成員便會徵詢導覽團中幾位專業者(核心志工)的意見,一起籌劃,尤其會對於兒童與青少年觀眾,更會以年齡層區分來準備適合互動的內容。

曾參與2018年攝影節的藝術家羅晟文亦分享團隊準備導覽的前置現場:「有一個好處是,許多藝術家會在開幕前幾天到Breda,教育團隊會運用這段時間,請藝術家親自為志工們導覽解說,這樣的效果很不錯,導覽志工們心裡好奇的問題,也可以趁機問出來。」

導覽夥伴們:導覽夥伴們會有互相即時聯繫的群組、和「導覽牌」-在導覽時用以提示在哪些作品和地點的討論進行方式。(圖/布雷達攝影節提供)
導覽者拿著走的防水版子,提供清晰的參考架構,實際上亦仰賴導覽夥伴的現場反應。附的互動提問如:「步驟一:第一印象/ 看看你所看到的」、「步驟二:影像中發生什麼事?有個順序嗎?– 在這裏,我們試著請參與者更近一點的觀看、也以批判的視角觀看」、「步驟三:請告訴我們,你覺得藝術家在這裡想表達什麼?」(圖/羅晟文提供。圖中的導覽牌是藝術家/參與導覽團隊的專業教育工作者Corine Aalvanger所分享的)

在認識作品之前,你看到的是?
建立對話,是攝影節團隊著手教育計畫,包括導覽和教育推廣活動的願景。關鍵在於如何引導觀者、包括青少年或兒童、參觀者,先從自己的視角描述自己的觀看經驗、接續著才是認識作品。

策展人Jan說:「我們很重要的任務是,我們試著不去告知任何跟藝術有關的訊息。我們是讓邀請來的人們和兒童、青少年去發覺跟自己有關的事物,並試著讓他們感受藝術家創作時的想法,或讓觀者做一些跟創作過程有關的事情。我們相信,藉此可以建立對話。好比,我們都會先問大家『你看到什麼』,再試著將他們所看到的和作品結合在一起。之後,會進行一些創意遊戲:也許是請他們拍張照、或由我們說一個跟影像創作的故事讓他們來猜猜看。試著讓大家在參與的時候,有多一點點的創意、試想藝術家的動機,而不只是聽我們說藝術是什麼。」

作品與導覽「框景中的框景」:例如,在韓國攝影家李大成(Daesung Lee)的作品「Futuristic Archaeology」中,呈現出框景中的框景,因此負責教育推廣的團隊根據作品的概念延伸,策展人分享道,「這件作品像一個框(frame)中又有一個框。所以,我們會邀請同學做一件事,就是請他們站在外面(outside world)跟第三層框合影。」讓同學們已入鏡的方式體驗影像作品的內容,也是對同學來說很有趣的方式。(圖/布雷達攝影節提供,原連結:BredaPhoto

交流之重要,而面對千千百百的觀眾,第一線就有賴每次的攝影節的「導覽團」擔綱作品與觀者的橋樑 ── 成員主要由老師、或是退休老師所組成,「他們是知道怎麼跟30位青少年相處的專家!」Jan笑道,每屆攝影節約由15到20位成員加入,其中約12位是長期合作的,早在攝影節開始前一年的準備期時,就會先與其中幾位導覽夥伴討論導覽內容,待內容確定後,會有工作坊請導覽夥伴們參與。

那麼,對於那些想來卻又無法到場的同學們,攝影節團隊又有什麼法寶呢?

「展覽旅行箱」與手冊(圖/布雷達攝影節提供)。

展覽旅行箱:抵達攝影節到不了的地方
2019年初,攝影節團隊完成了好幾卡「展覽旅行箱」── 提供給未能來實地參與的學校所使用的「旅行計畫」。藉此,「攝影節」可以到更多地方,例如學校的走廊或公共空間,,學校可以租借展於校內,每個展示兩公尺正方體,附有類似臺灣看到「教師手冊」角色的《迷你圖錄》。裡面收錄從2008至2018這十年來參與攝影節的藝術家作品選輯。

左為年度專書,右為BredaPhoto on Tour的《迷你圖錄》- 是濃縮字句後的篇幅(圖/洪芷寧提供)

《迷你圖錄》,一個濃縮十年的工程,由團隊內負責教育和出版的夥伴與Jan完成,Jan負責其中大部份的文字── 用另一種「一致的口氣,用適合與讀者,即老師/跟同學談論的方式」,將「原始素材」每年攝影節專書藝術家作品的單篇文字語句、更精簡地濃縮和改寫,使一本本年度攝影集變成供教育現場翻看的文本。而整本主軸是從過去諸多作品中,其中30張與「肖像」或「往內看」有關的攝影作品開始,慢慢發展出可以怎麼「跟青少年溝通」且「看影像」的討論方式,由此鋪陳手冊裡的提問和導引。

內文舉例:以這個來說,「這不是單張影像,是並列(juxtaposed)的,有8到10層互相覆蓋住。她試著找到某種屬於自身家族的原型圖像,對於這位藝術家的這創作,我們會問青少年『我們家族/家庭長怎麼樣?』這是一種,另一種則是問『我在這裡想表達關於我的什麼事情?』、或是視線範圍再往後拉開一些『從這張影像來看』我的房子看起來可能是如何?」(圖/布雷達攝影節提供,詳見出版品BredaPhoto on Tour. Mini catalogus,頁36-37.)

「有效」的導覽可以是…
「我們可以說『這個代表這個意思,而那個代表某某意思…』,同學們可能就理解到這裡。但是,當你開始討論,確實會有爭辯,我認為這樣進行更有效,也是我們著手教育計畫的願景,即便帶起對話的過程並不容易,我們就以不同的模式試試看。」Jan微笑著說道。

在這個當代攝影節的導覽和教育計畫中,最優先出現的導覽語言和引導討論方式,是讓參與的觀眾先感受和發表自己的視角── 導覽團隊在面對大量的參與觀者時,在提供觀眾一個「創作者想什麼」的「正確答案」之前,細緻地準備可以就作品來討論的對話方式。

換句話說,導覽時,導覽者將詮釋作品放在最後面,卻因此讓觀者與作品有更密切的連結。而這些濃縮語句的工程,包括現場導覽的內容準備、《迷你圖錄》濃縮的作品導引版本…,或許就是溝通得以順暢的基礎。對參觀攝影展的你,是否也可以是一種有效的導覽呢?

本系列專文為「害喜影音綜藝有限公司」之專題企畫「經驗敘事:視覺創作經驗之轉譯與文化生產」文章,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心藝術基金會、蘇美智女士贊助之「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另外,本文部分內容曾刊載於網站:城市學,「布雷達攝影節」實地探訪心得:荷蘭城市怎麼推攝影?重點是激發觀眾對話,經同意轉載文章且經作者修改後刊登,未經特定授權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to):布雷達攝影節策展人Jan Schaerlackens,曹良賓先生Liang-Pin Tsao,羅晟文先生Sheng-Wen Lo,藝術家與教育工作者Corine Aalvanger。

相關連結
(1) 布雷達攝影節Breda Photo Festival
(2) 加入志工行列
(3) BredaPhoto on Tour計畫

延伸閱讀
荷蘭主要的國際攝影節:布雷達、北極光與納爾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