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求職之記者臥底報導(一):商管碩士畢業生求職實驗與反思

圖片來源:©蘇瑋璇 Wei-Hsuan Su製作。

「她」是誰?在前來荷蘭留學前,瑋璇曾在台灣知名媒體擔任記者近八年。新聞系科班出身的她,2017年來到荷蘭,先完成萊頓大學亞洲研究碩士的學業,再於2019年取得伊拉斯謨斯鹿特丹大學的商管碩士學位。
闊別多年,再次以新鮮人的姿態,展開荷蘭求職大冒險。短短幾個月,她已體驗了瘋狂投履歷、面試、獲得錄取offer,甚至到荷蘭商業司登記成立在荷蘭的公司,成為立案個體戶等等的經歷。她從過去最擅長的記者視角,觀察紀錄這段海外求職歷程,更為同在這條路上奮鬥的朋友們加油打氣。


2019年9月通過論文口試並取得Erasmus鹿特丹大學碩士後,我正式展開在荷蘭求職的大冒險之旅。我將最初三周定位為「小試身手」的第一階段,並給自己訂出三大目標:「搜尋產業、了解自己的市場估值、練習面試」。接著,就如同記者臥底寫調查報導一般,拿自己在荷蘭職場展開一場「商管碩士畢業生求職實驗」。在這篇和接下來一系列文章裡,我將分享自己的求職體驗和反思,開發出的百寶工具箱,以及關於荷蘭工作契約的重要筆記。


第一階段小試身手的成果
在小試身手的第一階段,我給自己訂出了求職的目標職務,特別針對:communication, secretarial management, PR, event planning 這四大塊背景投履歷,先簡單研究每間公司後再寫求職信。

總結第一階段的KPI是:寄出24封申請,擔任3場商業活動志工,參加1次就業博覽會。成果為:獲得3次面試邀約,取得1個offer,另2家電話面試後拒絕。繼續邁向第二階段求職。

其他指標包括:第一、約9成以上公司在送出申請後,自動回覆收到。但僅約1成公司告知確切回覆時間(例如5天內),絕大多數僅說「will reply soon」等籠統時間,招募流程頗像黑洞。第二、書面審查後,寄email拒絕的有7封,主動拒絕率為29.17%,扣除進入面試,顯示被動已讀不回理都不理約60%。第三、open application 更適合小公司或startups,他們很少被注意,發展階段有比較開放的態度與申請者聊聊,大公司徵求的職務明確,鮮少對open application具體回覆。

一位求職教練說,大約寄出15~16封申請,要得到一次面試機會,若都沒有,表示策略有問題,必須調整。我的KPI似乎在正常值,但光獲得面試還不夠,從面試到獲聘,仍是艱難的過程。

說來慚愧,在台灣工作了8年,我少有投履歷求職的經驗,多數是工作找上門,因此鮮少去策略性、有意識地不斷精進履歷、與產業保持互動,尋求跳槽或升遷機會。當記者只知埋頭猛幹,每天跑新聞的壓力耗竭精力,沒有時間下班後進修(因為根本沒有下班時間!)。此外,也由於記者路徑很單純,以致於我對跨領域了解非常缺乏,什麼程式語言Python,各種行銷或管理術語:SEO, SEM, ERP, POS, SAP,全都只聽過沒操作過。因而,在鎖定經營管理職務的同時,最容易被別人挑戰「相關經驗不足」。



換位思考,換我來面試公司
度過小試身手的第一階段後,我決定進行一個「換位思考」的實驗。在傳統求職市場中,每位求職者都是厚厚一大疊申請書中的一片紙,任憑公司人資(HR)宰割,篩選標準像黑洞。因此,我決定嘗試「換位」,列出公司名單以後,換我來扮演篩選者,刷掉公司,選出喜歡的「理想雇主清單」,體驗「篩選」過程到底怎麼進行、剔除或保留的條件為何?透過這樣的過程,或許能幫助自己了解人資在想什麼。

幸運的是,一位從事職場教育訓練的朋友提供了一份共有52家公司的名單。花了兩天一家家查看後,我鎖定組織溝通、媒體管理、活動企劃、PR、專案管理等職位,不固定業別,因此選擇標準是:第一,我有興趣的領域,不一定是行業領頭羊或規模特大公司。第二,有開出職能相符的缺。第三,有open application的機會。

經過「換位」的過程後才發現,不僅求職者深怕錯過好公司,其實連公司也深怕錯過好人才。現在無論大小公司網站都有「career」、「work with us」專頁,貼上人資的照片、姓名、電話、LinkedIn,想盡辦法讓你多看他們的招募頁。除了羅列開缺,網站上通常還有一選項是「Open application」,吸引沒找到合適位置的人投履歷。在人才最貴的年代,對公司而言,錯過一個好人才如同錯過一個賺錢投資標的,代價太大了,因此只要你走過逛過,他們都希望與你發生接觸(反正你投了,要不要回覆是他們的事,至少希望不要錯過你)。

選完第一輪,52家公司只剩下12家。扣掉10家因為有open application 保留下來,真正開出與我的職能相符的職缺的公司,竟只有2家!也就是說,如果我是HR,公告一個缺,有52人投履歷,真正讓我想選入第二輪面試的,只有2人。

這樣的結果令我非常驚訝,也才理解HR的難處。求職者面臨網站寫得不夠清楚仔細、找不到職缺,或網頁太複雜,往往可能直接關掉。由此看來,有時選擇是很隨機很直覺的,沒什麼大道理。經歷「換位」思考的歷程,讓我感覺,若一天到晚收到拒絕信,其實不用成為自我否定的理由。即便最終無法獲聘,在一片茫茫職海中,能讓我逛到他們家的網站,已屬有緣。

經過這一輪篩選,我又上網查資料,費了好大勁才整理出一份18家公司的「理想雇主清單」,距離我理想中的40家清單還差得遠呢。但光好好研究這18家公司的產業狀態,也是一項大工程。(在此也提醒大家,要排出優先順序,留意職缺截止時間,否則等到準備好材料投出時,職缺已關閉,後悔莫及。)

分析手中的18家公司,軟體、網路佔約28%,研究機構及事務所佔22%,快速消費品或食品佔17%,媒體佔11%,流行產業5%,也藉此看更清楚,我所想走的職務在哪個產業領域開缺較多,再從每一個職缺中,找出最常出現的關鍵字及最需要的軟硬技能。

圖片來源:©蘇瑋璇 Wei-Hsuan Su製作。


換位思考後的反思
「換位思考」是我重新思考篩選、釐清把自己定位在職場哪個位置的一大步。若你想問「公司名單從哪來呢?」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許多公司都會在網站上公佈合作夥伴,或他們獲得哪些機構的肯定及背書,這就是現成名單。我們求職往往不會只鎖定單一家公司,可在整個產業鏈上遊走、嘗試,透過這樣方式去了解以該公司為核心的上下游產業鍊,了解整個產業模樣。透過這個過程進行入職前的自我教育訓練,也很有幫助。

第二,各種求職網例如Glassdoor, Indeed, Monster, magnet.me, Undutchables,除了可以尋找公司,還具有查詢職能、業務領域、薪資之匹配資訊的功能。

第三,推薦一個意外發現的網站Owler,輸入一家公司名字,會列出該公司的競爭對手、市場規模、公司即時訊息等等,雖然很多不在荷蘭,但了解同行甚有幫助。我感覺比在LinkedIn海撈更有系統性。

有了這些工具,過去一周的自己進行一場商業世界的旅行,不用花機票錢、不用住旅館、不用搬行李(啊但要搬筆電),就能暢遊各產業國度裡,看到各種有趣的文章、趨勢、產業分析,滿足感完全不下於吃美食、逛名勝古蹟或血拼。也建議大家,就當旅行中你做什麼,求職時也照做,每完成一場面試,不妨打個卡、約朋友喝一杯,小小犒賞自己吧。


繼續閱讀 荷蘭求職之記者臥底報導(二):工具,給現在;韌性,給未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