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跨國科技業PM實習:面試準備&實戰經驗分享

鹿特丹的新馬斯河(Nieuwe Maas)。(圖片來源:楊雅淳 Iris Yang)


找實習前,我閱讀了蠻多在荷台灣人的經驗寶典和部落格文章,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位RSM學姊寫過的一段話,大意是:我們會花一兩年的時間來準備考高中、大學,那對於自己有可能會投入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職涯,怎麼可能只花一個晚上準備就想著會成功呢?

當下有種被點醒的感覺,雖然找實習的過程只面試了一次,但也花了蠻多時間針對不熟悉的產業做功課,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分享面試前的準備,給好奇/正在準備面試的各位!

(通常正職工作的面試會有兩關以上、線上測驗、case study等等,我申請到這份實習只有面試,所以這篇文章會聚焦在「面試」的部分)!


快問快答:找實習的背景

產業和實習職位? 科技業Product Management Intern。位於科技業重鎮Eindhoven的荷蘭跨國企業,以傳統照明、燈泡、燈具起家,現在聚焦在智慧照明系統、及運用科技技術帶動永續發展。

學校有規定要實習學分嗎? 沒有,但聽說有當地實習經驗,之後找正職工作蠻加分的;即使之後不留在荷蘭,趁著留學期間累積歐洲的實務經驗、體驗荷蘭職場文化也是難得的機會。

大家都有實習嗎? 據我所知,這屆RSM的台灣人大部分在1–3月開始投遞履歷的都有找到實習,但系上蠻多歐洲同學希望能專注在課業上,就沒有實習,有可能他們年紀相對較小(大學畢業21–22歲)、加上歐洲人在求職上身份壓力和限制相對小,並不急著卡位。不過和其他亞洲人比起來,還是覺得台灣人真的蠻積極又勤勞,總是不停地規劃下一步XD

實習有薪水嗎? 有。無薪實習在荷蘭是不流行的!薪水不多,他們稱之為allowance(津貼),因公司和任務內容而異,大概落在300–1000歐元之間,有些公司會補貼交通費,對留學生來說是一個蠻好的累積經驗+貼補生活費的機會。

有因為疫情受影響嗎? 很幸運地,我是在荷蘭疫情爆發前(三月初)拿到offer、簽了約,四月初開始實習也沒被取消,到目前都是遠端工作,我三月~七月回台灣也還是能夠工作。

投了幾家?等多久?荷蘭的實習大部分要求一週五天全職,但系上到五月才完全沒課,所以我從二月底開始投履歷,投了13家,有一家做了線上測驗、本來要面試,但實習期間喬不攏。後來獲得另一個面試機會,也就是最後去實習的公司。2/29 hiring manager來信約面試,3/3上午線上面試,下午收到HR通知錄取。

求職平台? 這邊常用的有Glassdoor、Indeed、LinkedIn。我以LinkedIn為主、再連到公司官網直接申請。


面試前:知己知彼

1. 肉搜面試官

Hiring Manager直接寄信跟我約面試,所以我有先上LinkedIn和Google肉搜她的背景(國籍、學歷、之前的工作經驗)。我認為十分有用!因為她是Product Manager,我在youtube上還找到她在展覽會上受訪、介紹新產品的影片,除了對公司產品品項和理念有更具體的了解,也對面試官這個「人」有立體的認識,尤其對於非母語者來說,因為先看過影片熟習面試官的口音,在面試當下真的會有「我好像以前就跟這個人對話過!」的感覺,也比較不緊張~!


2. 了解公司、細讀職務內容

參考了前輩寫的荷蘭求職文章,我針對公司的各面向都做了大致的研究
#Core Value&Mission(核心價值)
#Company Culture(企業文化)
#Success Driver(成功的動力)
#Competitor(競爭者)
#Product Range(產品範疇)
#Project(近幾年和現在進行中的產品計畫)
#Job Description(細讀徵才網頁上的職務說明)

另外也讀了一些部落格文章,整理了身為一個PM該具備的Core abilities(核心能力)和挑戰

以下是我從筆記截圖下來的部分!

The Core abilities of PM。(圖片來源:楊雅淳 Iris Yang。)


3. 剖析自己

如果過去的經驗跨足不同領域,要想個好的story line把自己過去做的抉擇串連起來,至少讓對方留下你不是無頭蒼蠅、而是能思考再去嘗試、而且是個fast learner的印象。

想想對方為什麼要選我?在沒有特定專業的情況下,應徵的又是PM這類需要跨部門溝通的角色,所以想凸顯自己的human service strength(銀行:跨部門溝通能力、能和同事、主管及客戶建立良好關係,就讀社科院和商學院:能用多元視角看待一個事件的成因並分析)、flexibility(彈性、可塑性)、與adaptability(在不同產業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並發揮專長)。

有些面試官會問覺得自己的弱點是什麼,主要是想了解你的分析和自我察覺(self awareness)的能力。所以我也針對自己做了SWOT分析(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了解自己可能會遇到的挑戰、需要對哪些地方做精進,盡量展現弱點的一體兩面:優勢也可能是弱勢,像是對工作總是全力以赴→難以拒絕他人的要求、興趣廣泛學習力強→容易錯失發展專精技能的機會,並說明可能的克服方式。此外,我覺得平時多和別人交流、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也有助於自我檢視,有時候自己並不見得最了解自己的優勢與盲點(謝謝我的朋友們)!


4. 做一堆筆記

以上查的資料,我把他們全部整理在一份word檔,也有一份比較隨性的手寫筆記,主要是發想自己的經驗和能力與這份工作可以如何連結。因為是線上面試,所以可以把筆記準備在手邊,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時比較不會不知所措!



面試時:盡情發揮

荷蘭的面試和大部分台灣公司的面試一問一答不太一樣,比較像是聊天、討論、評估彼此是否是合適的工作夥伴。30分鐘的線上面試很簡潔俐落,沒有被問專業問題,甚至有人會覺得,面試前準備了一大堆,結果面試好像很容易?!但其實所有的準備都不是白費功夫!


1. Introduce yourself and motivation 自我介紹+動機
我的自我介紹分成三個部分
(1)一般的背景介紹(大學主修、碩士學位、過去的工作經驗、興趣)
(2) Why me?
把你對這個職務的了解和自己的經驗結合、強調自己的適任性,也是展現自己對這個職位的了解程度。
「As mentioned in job description, PM重視跨團隊合作和多工處理,像是追蹤project進度、和行銷團隊溝通了解business goal、和工程師溝通使用者需求、和財務取得報表來分析銷售狀況等等。而我過去在銀行或社工領域,都有很多扮演connecting role的經驗,在上級主管和客戶間協助溝通、協調決策過程來達到雙贏的目標。」
(3) Why this company?
先讚賞和認同公司
“ Because I’ve been passionate about sustainability and humanity, and I think your company is doing great things.”
再回歸到自己:「雖然我從來沒待過科技業,但之前在金融業工作也有接觸到綠色金融和責任投資的概念、像是貸款給投資在綠能產業的企業戶等,透過比較間接的方式來投入永續發展。現在,我想嘗試以更直接參與一個綠能產品的設計和發展過程,而公司又是one of the top 10 greenest companies in the world! 因此很符合我的職涯期待和興趣。」


2. 主管回饋&介紹團隊和工作內容、是否符合我的期待
面試官介紹工作內容前,也有針對自我介紹回應:「妳對PM的工作內容了解很正確,就像樣妳剛才說的,我們團隊正在……。」

另外,這個部分除了聽,也可以運用事前準備的題材,適時給予回饋。

我跟主管說我有看過她針對某產品拍的影片,我也很認同這個理念、把科技運用在不只是照明、而是bring more energy saving into everday life,結果原本嚴肅的主管有點驚訝,還突然害羞地說 「阿那個影片很久以前了耶~」之類的話


4. 讓我問問題,我問了3個

團隊的國籍和專業背景組成?
如果我有機會進入工作,有什麼技能或知識是我能先準備好的?
每天的工作行程、daily routine大概長什麼樣子?
最後主管回饋說她很喜歡我multidisciplinary background(跨領域經驗),但她要再跟同事做最後的評估,會盡快回覆我,當天下午就收到HR的恭喜信件!

以上,沒被問到刁難的問題,但覺得是一個有充分表達自己的面試!有一種「幸好我有好好準備」的感覺,當對方問A,除了回答A,還可以再附加B,也就是準備好的亮點,可以讓自我介紹更完整和有說服力!

另外,事後分析主管錄取我的外部原因,可能是因為她也是來荷蘭留學、留下來工作的印度女生,我前一個實習生也是亞洲人,所以她可能偏好給亞洲人機會(?)


心態:實習、疫情、求職

二月初課業很忙、論文才剛動工、對自己的志向也不清楚,系上課程什麼都有學到一點,所以有關聯的職位都投投看,像是human resource、banking、product management、marketing。

一開始拒絕信收到心如止水,看到關鍵字”Unfortunately”、“We are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也很稀鬆平常,然後安慰自己「也是啦~哪有那麼好找!」然後認份繼續投履歷。

一開始想說如果到四月還是沒找到,就直接找正職吧~

最後拿到第一個也是唯一的機會、遇上COVID-19疫情爆發、開始遠端實習。現在實習進入尾聲,又進入找正職工作的泥淖中,也不時想著頂多找到年底、回台灣也沒關係啦~ 也常常幻想當一坨爛泥、能生活下去就好了~

人生總是不會照著安排好的腳本走下去,不知道最後會走到那、前景也不是非常樂觀、回台灣也沒什麼不好,但也不想輕易放棄、總能有讓自己再堅持一下的理由。

Do your best to remember it’s okay to not feel okay right now.

保持平常心、不過度焦慮、好好睡覺吃飯過生活,我想也是疫情當下求職的你我的目標,我也還在對這部分做努力,希望能允許自己用舒適的方式尋找、等待機會,在異地找到自己的生活座標。

但對每一次的機會全力以赴,不辜負自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