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不是距離?聽聽籃球教練怎麼說

荷蘭籃球場上,又有多少辛酸淚。( ©Jerry Kuo攝影)
蘭人平均身高世界數一數二,這已不是什麼新聞。但為什麼在籃球這個高個子運動中,荷蘭人是鳳毛麟角,而且並不吃香?荷蘭人與頭頂天空的距離雖近,但與頂尖籃球殿堂的距離卻遠,這又是為什麼?筆者本著上面這個最單純的初衷,訪問了基層籃球教練 Paul Rosdorff(以下簡稱保羅教練),從他所服務的萊登(Leiden)籃球社團來簡單一窺荷蘭籃球。
保羅教練一輩子住在萊登,也打了一輩子的籃球,年屆耳順的他,現在為 BS Leiden 籃球社團積極指導年輕人和社會人士籃球知識,而且分文不取。事實上,萊登除了荷蘭最老大學和詩牆,其實還有個很「潮」的東西,那就是這個籃球社團與其所屬的甲組籃球聯賽球隊ZZ Leiden。
圖二
籃球教練 Paul Rosdorff 現在為 BS Leiden 籃球社團積極指導年輕人和社會人士籃球知識。( ©Jerry Kuo攝影)
「潮」字加引號,當然也是因為只有部分的萊登人覺得有籃球隊很潮,而且籃球在荷蘭也不甚普及,頂多是中學生體育課的填充項目,還有出社會的大人們茶餘飯後的青春遺產。不過,萊登的這隻 ZZ Leiden 來頭可不小,近三年獲得兩次聯賽冠軍,是近年崛起的強隊。ZZ Leiden 的名稱是從保險公司、也是 2006 年起的主要贊助商 Zorg en Zekerheid 得來,這種命名方式也如同台灣職棒的企業領軍,如高雄義大(犀牛)、桃猿 Lamigo等。
荷蘭開始出現籃球運動,最早可追溯至四十年代,而 BS Leiden 社團成立於戰後的六十年代。對保羅教練來說,童年記憶還不是非常遙遠。那時 BS Leiden 的硬體設施和現在完全沒得比,主場還是販賣牲畜的室內集散地,要進行比賽要先整理一下場地才行,「打到一半跌倒,要趕快去接種破傷風疫苗,」保羅教練笑說。「當然,那時看比賽通通不用錢。」那個年代,荷蘭電視上的體育節目也只有足球和滑冰可看。
隨著美國籃球的全球普及化,BS Leiden 也開始引進外籍球員。「本來隊上都是我們萊登同鄉,幾個打比較好的就一直打下去。後來,美國籃球越來越紅,我們的電視與報紙偶爾會報導,然後慢慢就有人找外國球員來這裡打球,包括東尼‧帕克(Tony Parker)他老爸。」
保羅教練沒有說錯。現在當紅美國職籃 NBA 球星、聖安東尼奧馬刺隊(San Antonio Spurs)控衛帕克,他爸爸Tony Parker Sr. 在七十年代末尾的確為另一隻甲組球隊 Flamingo’s 出賽過,而且還保有荷蘭甲組聯賽單場最高分紀錄:63 分。這個紀錄創於 1979 年,至今仍高懸未破。帕克的老爸無疑是荷蘭籃壇的第一名強力洋將。
但是,看到這裡你可能覺得奇怪,荷蘭籃球這麼早就「與國際接軌」,為什麼 NBA 裡面根本沒幾個荷蘭球員?攤開數據一看,NBA 至今只出現過五名荷蘭人,全都是身高 210 公分以上的高個;這也不算太意外,意外的是除了瑞克‧史密茲(Rik Smits)外,其他四名球員都可說是龍套球員,而非主力。
「說穿了就一個重點:經費嘛。你看看全國有多少年輕人瘋足球、踢足球?這麼流行的運動,當然吸引了很多贊助商啊,有錢才能把運動玩好嘛。」保羅教練停下來喝口咖啡。「你說史密茲啊,他也是天賦好加運氣好,雖然高中畢業才赴美,但大學四年中他學會怎麼利用自己的身高,這也是荷蘭籃球教育做不到的。」
20140424_Dutch_basketball5
籃球架與打籃球的人,在今天的荷蘭還算普遍( ©Jerry Kuo攝影)
仔細研究了一下其他曾經在NBA亮相的荷蘭球員後,保羅教練的話再次得到印證。兩年多前才從 NBA 消失的荷籍球員賈蘇瑞奇(Dan Gadzuric),可是擁有美國籃球名校 UCLA 的學歷;另一位前荷蘭籃球國家隊長、甚至打過 NBA 冠軍隊的艾爾森(Francisco Elson),進 NBA 前也打過歐陸多隻名門球隊,但在 NBA 的生涯只能以浪人形容。也許正如保羅教練所說,他們似乎沒有像史密茲真正學會使用自己的身高。
「不過,話說回來,身高也是學不來的。」語畢,他若有所思地看著筆者。
20140424_Dutch_basketball1
NBA 著名綽號「荷蘭佬」的史密茲(來源:flickr#TownePost Network
這裡就不得不談談史密茲的厲害了。提到 NBA 又提到荷蘭人,絕對不能不知道綽號「荷蘭佬」的史密茲。他在 NBA 打滾十二年、現已退休,退休時仍值當打之年,但他不為眾多合約所動,都以「生涯規劃」為由婉拒。他擁有典型歐陸球員投籃準度,生涯命中率在 NBA 史上前百名;12 年生涯都待在印第安納溜馬隊(Indiana Pacers),並與知名球星大嘴米勒(Reggie Miller)合作無間。他生涯最知名一球莫過於 1994 年東區決賽第四戰中,終場前 0.1 秒致勝一擊。史密茲在 NBA 獲得的成功讓他成為荷蘭籃球界家喻戶曉的人物,至今荷蘭許多地方籃球場內都還掛有他溜馬隊 45 號球衣。
這麼說,史密茲無疑就是那根 NBA 中的荷蘭鳳毛。再回頭來看,為什麼荷蘭培養不出能在世界籃球舞台發光發熱的球員?除了經費與資源外,保羅教練認為還有兩個理由。「訓練的多樣性差美國太多了。人家一個球隊可以花錢請各種名堂的教練,然後採用各種你想都沒想過的訓練方式;我們 BS Leiden 的青年隊,教練都是像我一樣自願的呢。」
20140424_Dutch_basketball2
20140424_Dutchbasketball

保羅教練有教無類,不分男女老少( ©Jerry Kuo攝影)
另外一個理由就很匪夷所思了:裁判素質。「荷蘭籃球圈並不大,能吹判的裁判又都是那幾個,吹到後來難免會有所偏袒,哨音自然也不公正、不專業。想想一個十六七歲的年輕人在這種吹判下打球,觀念都不知扭曲多少了,更別說球技進步了。」
在荷蘭籃球界裡打滾這麼多年,保羅教練看盡了滄海桑田。「當初 BS Leiden 社團也是靠一群是好朋友互相幫忙才成立的,但觀念也因而無法進步。像裁判就是一個例子。明明還有很多優秀的裁判可以吹判年輕人的比賽,但 BS Leiden 就只會找固定合作的裁判,其他社團也只會找他們信任的裁判。」也難怪,保羅教練做出了一個更大膽的結論:「我覺得從八十年代起,我們的籃球就沒有再成長了。沒有錢,玩來玩去都那一套嘛。頂多是年輕一代越來越多人把打籃球當嗜好而已。」
儘管如此,看到越來越多年輕人和社會人士──至少在萊登地區,透過媒體接觸到 NBA 秀味十足的籃球後想打籃球,保羅教練還是相當欣慰的。「有動機學習籃球,我是一定會教的。」由於他熱心教球,並時常出現在大小球賽的觀眾席上,使得他在萊登籃球圈大有名氣。
不過,今天大家讚嘆、欣賞甚至崇拜的籃球員都已經不是當年他所熟悉的球員了,手機電腦看的籃球精華影片都是花俏的運球姿勢,而非扎實的搶板卡位。「沒關係,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史密茲在哪裡,如果運氣再好一點我們可能還會有荷蘭帕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