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水上住宅百百種(上)

1
出自荷蘭大師 Gerrit Rietveld (註1)的Summerhouse Verrijn Stuart,位於荷蘭中部Kievitsbuurt,沒有任何陸地交通聯結的「孤宅」,一切進出全靠水路。(圖片來源:Bruschwiler
期關注「荷事生非」的朋友們應該有發現,我們已經不是第一次介紹荷蘭著名的漂浮住宅,但這次不同的是,將以更有系統的方式帶領大家,完整了解各式水上住宅的種類與特色。你沒看錯,我是說「各式」,大家常聽到的「漂浮屋」(可參考《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人口增長的建築新解–漂浮屋與City Apps》),其實只是水上住宅的其中一種型態,而各式不同的水上住宅各有其限制條件與優點。如果你也嚮往「親水」的居家生活,就讓我們一起來探個究竟,在眾多花式水上住宅中,評選看看到底哪種最貼近你的理想「家」。
事出總有因
在正式開始介紹各種水上住宅形式前,請大家先想想看為什麼人好端端地卻要跑去住在水上?比起喜怒無常的水相,安定平穩的土地不是更適合人居住嗎?想好了嗎?想好了才可以往下看喔!
雖然個人選擇百百種,但筆者歸納了以下幾個主要的原因,現在來看看你答對了幾個:
●  我就在這裡出生長大阿!怎樣住水上很奇怪嗎?
這大概是古菲仕蘭人(註2)心中的OS。古羅馬時期大作家老普林尼(Plinius Secundus)是這樣形容他當時(西元一世紀)所見的景象:
無法分辨何處是水、何處是陸地,看來就像一片沼澤,有些房子在土丘上,但說是房子又好像比較像船。隨著海潮的時高時低,房子就這樣有時在岸上、有時沒有道路相連。
對他們來說住在水邊,並不是一個「選擇」,而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或者說他們就是一個習慣與水為鄰的民族。
●  人越生越多,土地就那麼少,要不然來看看能不能住到水上去好了。
過去的幾十年對著日漸居住飽和(是說日漸飽和,但對於來自亞洲超高密度城市發展的我們來說,事實上還是離飽和遠的咧!)的國土,荷蘭政府一直帶頭對無邊無際的大海大(在過去三四百年來,荷蘭人怎麼樣消滅沼澤地,建立可居住的土地,請參閱《是誰?讓荷蘭這麼低》一文 )。由政府帶動的開發規模果然不一樣,在本篇後半段將介紹這類不太受媒體關注的水上住宅形態。
●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我是智者我要住水邊。
當然不是說,住水邊的都是聰明人啦。但比起前兩個「不得已」的因素,第三個想講的是,「居民」的「自主選擇權」與被美麗「水岸/上空間」所吸引來定居的人家。台灣房地產廣告常說:「第一排無敵海景」,大概最能貼切解釋水岸空間特有的遼闊感,沒有貼近的鄰房、車輛的喧囂,只有一望無際的大海,是不是光想就心情好了起來?!
●  你們這些被房子綁在地面上的蠢蛋,我才不要跟你們一樣,我是浪子,隨時都要去飄撇。
不受拘束的遊牧民族不只在蒙古大草原上有,流浪大篷車也不是吉普賽人的專利,住在船上隨時可以遠走高飛,不是也蠻方便的?
●  我也不是本來就住在水邊啊!但水就一直淹過來我有什麼辦法!
這種情形在荷蘭倒是比較少見,畢竟身為控制狂的荷蘭人,怎麼可能讓水「不小心」氾濫成災,並且長期氾濫到影響居住環境!雖然荷蘭並沒有這種案例,但由於今天談到「水上住宅」,綜觀來說這種「後天水上住宅」在氣候變遷的現在,在國際上比比皆是,因此下文中將不再說明此種類型,以求完整還是在此一小提。
從風土到現代住宅都可以很親水
講完各種選擇水上住宅的原因後,接下來要探究的就是,到底水上住宅的類型有哪些?大抵上可以不同的構造方式分成以下幾種:Terp高腳屋漂浮屋兩棲住宅船屋;這五類水上住宅各有各自不同的環境條件需求與特性。
Terp
Terp 一詞源自菲仕蘭語,翻成中文是「人造山丘上的住宅群」。根據考古資料顯示目前以知最早的Terp始於西元前五百年,而最盛時期則在西元一千年左右。當時,菲仕蘭人為了與水爭地,以人造的方式修築土墩,再將村落配置在土墩上。
雖說是村落,但要謹記在心的是,當時人口社會規模與今日大不相同,四五戶人家就足以稱為「聚落」,若以今日的規模相比較接近「小規模集體住宅」的形式。現存最知名的遺址是位於菲仕蘭的Hegebeintum,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安排的戶外踏青一探究竟。
20150321_wierden
20150321_Hogebeintum1
希望你沒忘記荷蘭從前可是水汪汪的一片,分不清是沼澤、濕地還是海。這張考古模擬圖顯示了古菲仕蘭人以人造土墩為地基,在上方修築房舍的景象。再想像一下,隨著水位高高低低,Terp有時是小山丘、有時是孤島的,是不是頗有風情?!(圖片來源:Old Noordewier
Hogebeintum的Terp遺址,現在你看得出來遺址在哪了嗎?好啦!我承認這真的需要一點想像力。(圖片來源:wikimedia
高腳屋
台灣讀者一定對「高腳屋」不陌生,沒錯!在東南亞熱帶、亞熱帶地區「高腳屋」是傳統住宅形式的一種,或者學術一點我們稱它「干欄式建築」,這種以高架結構系統將建築物主體居住空間,與地面拖離的干欄式建築可不僅限於陸地,在泰國、新加坡等地區,高腳屋更是常見的水上住宅形態。
但今天我們要談的是以現代打樁技術,以直達堅硬地盤的鋼構樁腳支撐,創造出人工地盤再於其上興建住宅的「摩登高腳屋」。
除了建築技術的進步外,與亞洲干欄式建築的最大不同點就是「規模」。亞洲傳統干欄式建築規模較小,多以一戶住宅為單位(想想以傳統木構建材是能支撐多少東西),但在當代荷蘭既然要與海爭地,只有爭「一戶住宅」也太不符合成本效益了吧!
以MVRDV操刀設計的Silodam為例,整體開發內容一共包含157戶住宅、辦公室、工作空間、商店、其他公共空間,更貼切地說簡直是個小型水上都市(註3)。
20150321_Silodam2
20150321_Silodam
位於阿姆斯特丹西北岸的Silodam。(圖片來源:flickr#pnwbot
複合水上小城市。(圖片來源:flickr#Jasn
由於篇幅有限,也怕大家沒耐心看完,本篇就在這暫停一下。在下篇裡,我們將介紹剩餘的漂浮屋、兩棲住宅、船屋,並詳細告訴你水上住宅住哪最安全,希望在您選購下一戶水上住宅時有所幫助(大誤)。

註1:Gerrit Rietveld 為荷蘭二十世紀初知名的建築師,作品跨越建築拓及家具設計,是荷蘭風格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許你並不熟悉他的名字,但相信你一定見過他的「紅藍椅」。

註2:古菲仕蘭人(Frisian)是一批在西元七世紀到十世紀居住於現今德國、荷蘭以至比利時一代的日耳曼民族人種。傳說中擅長與海相處,並利用航運之便成為暢行的無阻的商人。

註3:想一睹風采的建築專業讀者可參考Silodam 網站,內有詳細導覽團報名資料,或者根據MVRDV的說法「租艘船從水面上看,更是欣賞Silodam的最佳角度」。

One Respons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