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大學裡的設計學院:荷蘭台夫特TU Delft建築學院和Urbanism碩士學程

2
Faculteit Bouwkunde建築學院正門。(© Alley Chu攝影)
TU Delft台夫特理工大學,相信對於有興趣留學荷蘭的學生並不陌生。這個號稱荷蘭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最具綜合性的理工大學,有著荷蘭第一、世界第四的理工大學光環,所以在這裡的台灣學生給了它「荷蘭版清大/交大」的綽號。台夫特理工大學的碩士課程皆以全英文授課,吸引著世界各地的學生前來就讀,國際學生的比例高達20%,因此不用擔心,不會荷蘭文也是可以過得好好的!
聽到它這麼顯赫的頭銜,實在讓人心生憧憬。不過來到這邊後才發現,原來台夫特只是個僅約十萬人口的小鎮,校園本身跟市中心差不多大;市中心用腳踏車騎個半小時就可以逛完,到聖誕假期,學生回家過節時還會呈現空城狀態,没有大城市的繁華熱鬧,往好處想至少是個適合念書的地方(嘆)。
雖然以理工科系為主,TU Delft的設計領域科系也相當出名,台夫特大學的建築學院是世界上最好的建築學院之一,荷文為 Faculteit Bouwkunde,簡稱BK。BK主要有五個碩士課程,分別為建築(Architecture)、房地產及住宅(Real Estate & Housing)、建築科技(Building Technology)、景觀建築(Landscape Architecture),以及本篇的主角Urbanism。
BK 以「Design by research」為教學重心,研究講究實務與創新設計並重,因此在這裡的台灣學生反而以建築和工業設計兩大領域為主,包括我自己,每年約5~10個台灣人前來就讀,而我所就讀的科系是建築學院底下的Urbanism碩士課程,以下就要來介紹,這個聽起來似懂非懂的Urbanism到底是什麼。
20150327_delft4
BK 建築學院看似古典的建築立面下,推開木質大門後迎面而來的卻是如工廠般的模型製作大廳,在荷文Bouw是指建築、kunde有科學和知識的意思 ,名稱裡帶有華麗又理性的複合特質也表現在建築系館的建築本身。(© Alley Chu攝影)
20150327_delft5
一樓走廊上STYLOS學生會辦公室和IT技術服務中心的霓虹燈招牌,如街道招牌式的霓虹燈標誌還有玲瑯滿目的海報文宣,象徵了這所學術殿堂莊嚴但不呆板的活力,並在在古典和現代的交錯衝擊下,激盪出源源不絕的創意思維。(© Alley Chu攝影)
Urbanism到底是什麼?
Urbanism中文經常翻成都市計畫或是都市設計,可是這些中譯詞卻好像沒能將Urbanism所代表的意涵完整地詮釋出來。事實上Urbanism是一個結合都市規劃、城市設計和景觀建築的跨界學科,教育上著重跨領域的綜合訓練,與台灣所熟悉的都市計劃學系相比, Urbanism偏重的更是設計導向而非規劃導向,同時,學生也大多以建築背景為主。
在課程安排上,Urbansim碩士課程為兩年制,第一年為課程教學與團體設計作業、第二年則是論文研究與設計。一學年總共分成四個季(Quater 1~4),每季約持續兩個月,比起台灣習慣的上下學期,四季的課程設計讓學習上更是緊湊密集 ,前三季是固定主題的必修課程,只有第四季才可以自由選課。
每季課程以研究與設計(Research and Design Studio)的分組合作課程為主,搭配該主題相關的教師講解授課(Lecture),讓學生除了有實作和討論外,也多方面了解該季課程主題的歷史背景、社會議題和既有研究成果和工具。
20150327_delft3
平日討論作業和教學的studio教室。(© Alley Chu攝影)
在評量形式上,設計課分別有期中和期末評圖,期末評圖結束後必須繳交團體或個人的報告(booklet)。課程主要採用分組討論授課的方式進行,通常由一到兩位老師共同指導,每週進行兩次設計概念討論。
以我目前就讀半年多的心得,Urbanism碩士的課程特色有以下幾點:
1. 教學方式多元化:校外教學、workshop、lecture 
Urbanism的教學方式除了一般授課形式的lecture之外,有時也會前半節先授課,接著安排不同主題的workshop進行即時練習,例如看電影片段畫出故事大綱,還有全班分兩方針對某議題進行辯論等等,增加學生互動。Workshop經常是以group work的方式,著重學生之間的討論合作以及向全班分享,因此也增加了學生自我表達的機會。
除此之外,新學季開始時,系上經常會安排現場基地調查或校外教學(excursion),由老師帶領學生認識各樣基地,有時甚至會在校外教學中的不同地點安排簡短授課,達到加深印象的效果。(雖然經常是很緊湊的行程,例如剛開學第一季的校外教學就是兩天一夜繞荷蘭一圈…)
20150327_delftQ1的戶外教學,人手一本在速寫。(© Alley Chu攝影)
2. 教學主題性明確、課程與設計緊密結合
Urbanism每季的課程都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讓每季都有不同的學習主題、和不同尺度的操作訓練。例如:Q1主要練習對都市形態的觀察,Q2著重空間、社會面向議題的連結,Q3則訓練較大尺度的空間策略規劃。因為主題性明確,學習上也比較有方向。
根據各樣的操作主題搭配不同的lecture,一方面授與學生對於此操作基地的背景知識,同時另一方面強化在操作此主題時學生可能用到的相關規劃理論,藉此達到設計課與理論課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的效果。而當中背景知識的介紹,對於不夠充分了解荷蘭國情以及背景資料蒐集上相較吃力的國際學生幫助甚大。
授課的講者除了系上老師之外,也會因課程內容性質的不同,安排不同的校外專業領域人士來進行授課,客座教授針對其專長領域進行教學,系所也不需礙於師資有限而讓老師教非其專長領域的科目,對學生的學習權益有較大的保障。在這裡,很有知識唾手可得的感覺,不怕不夠多,只怕不夠時間吸收。
3. 學生自由度高且重視學生自主性
荷蘭開明、自由的教育觀念體現在整體的教育制度中。在這裡上課老師幾乎不點名,也沒什麼考試作業,大多是只要期末交個報告即可,所以學生其實有一定程度的自由選擇要不要來上課。對於學費低廉的荷蘭及歐洲學生也許聽起來滿自由的,不過對於我們這些非歐盟學生貴鬆鬆的學費,還是會乖乖的上課去。在此貼心提醒,在這裡幾乎沒有人在上課睡覺,也很少有人遲到,更少有邊上課邊吃早餐這回事!既然決定上課,就認真嚴肅看待上課這件事。
此外,關於重視學生自主性這點,也算是剛來時最有感觸的地方。有別於在台灣多半是由老師規定學生該怎麼做,在這裡大多只給大方向的規範,剩下的就留給學生自由發揮,由學生告訴老師自己想做什麼,讓學生擁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展現個人特色。
怎麼好像都講好聽的? 來爆個卦好了
TU Delft的學術資源雖然在世界排名一直是名列前茅(請參考相關連結網站的排名),不過其行政效率與縝密度有時候實在令人不太滿意。雖然是個龐大的教學體系,但行政人員有限,因此在申請過程中若有什麼程序上的疑問,處理速度可能比你預期地緩慢許多,只能請大家多多培養自己的耐心啦。
至於縝密度的問題,以我個人經驗,當初申請時明明已經成功上傳電子檔作品集,卻收到回信說我沒上傳而被差點取消資格;之後拿到錄取通知後,向他們告知我確定入學時,又收到他們寄錯人的信,說我已經寄信向他們取消入學(是有多不想讓我念啊!),後來發現其他人也有發生類似事件的經驗,所以並非偶然。如果大家在申請時如果也不幸遇到,記得淡定淡定。荷蘭人也是人,台夫特科技大學名氣響亮,但行政人員也是三不五時會出包的,記得堅持自己的立場耐心說明,荷蘭人還是幫國際生耐心解決疑難雜症的。
想追求跨領域學習的你(妳),現在可以做什麼準備?
對於那些想要有機會同時與建築、城市規劃、景觀建築背景的學生互相跨領域交流學習,共同彌合彼此之間不同的專業隔閡的人,相信TU Delft的Urbanism課程是個不錯的選擇。因此,將來有意申請或已經申請,正在等待結果的人,我有以下小建議可以提供給你們:
對於較習慣文字或口語簡報的表現方式的規劃背景學生,建議盡量先加強自己的視覺化(visualization)能力和繪圖技能,電繪和手繪都是(不知道為什麼在這裡大家特愛手繪…)。而對於原本就具備這些技能的建築背景學生,除了精進自己的技能之外,也建議多訓練自己的邏輯思考能力,以及多關心都市相關理論與議題。
希望這篇簡單介紹對於想要申請Urbanism課程的大家能有所幫助,總之,Good luck!

相關連結
台夫特建築學院研究學程網站(英文)
The World’s Best Architecture Schools
Design Schools Hubs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4-2015

2 Responses

  1. xa

    嗨你好!您的部落格真的是太棒了,想找到荷蘭的資訊都找得到!想跟您詢問一下,我學的是電影,但是想申請這所得景觀設計,我需要去重新進修景觀設計的課嗎?作品集的要求事都要跟景觀有關嗎?感謝您

    回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