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下的荷蘭育兒經:玩具圖書館與二手市場

對於玩具,荷蘭父母喜歡先從二手市場下手。(©Cindy Liao 攝影)
世界唯一沒有界線的事情,約莫就是父母為孩子操煩打點的心。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就是這樣一筆賠錢生意。尤其是在養兒不為防老的西方,這是一個血本無歸的生意,父母得到的唯一報償,就是被愛與需求的快樂,看著孩子茁壯的快樂。家長雖然樂意為孩子付出一切,但在後經濟危機時代的歐洲,家長不得不思考新的方式來滿足孩子的需求,最懂得省錢的荷蘭人便開始以租借取代購買,用勞務交換取代昂貴的保母與各種服務,而越來越熱門的二手市場,不僅便宜,更符合物盡其用的環保新思維。
養兒好花錢
根據統計,在荷蘭要養育一個孩子直到成人,至少要花費 11 萬歐元;雖然每個家庭花費在孩子身上的錢實際差距極大,但根據荷蘭中央統計局的調查,平均來說有一個孩子的荷蘭家庭花費家庭總收入的 17% 在孩子身上,兩個孩子則是 26%,三個是 33%,四個的話就高達 40%。試想家庭總有房貸車貸水電等必要花費,扣除掉孩子的花費,還剩下多少經費可以讓可憐的爸媽買件新衣服?加上近年來經濟不景氣,政府對托嬰的補助也大幅縮減,許多家庭因此從雙薪轉為單薪。 荷蘭父母的荷包逐漸縮水之餘,新的消費形式也開始浮出水面。
玩具圖書館
比如說,玩具是不是一定要用買的呢?其實小朋友對玩具常常是三分鐘熱度,明明在別人家裡玩得很開心,家裡買了同樣的東西卻完全沒有興趣。對喜新厭舊的孩子來說,玩具圖書館(Speelotheek)其實是最好的選擇,只要一年交 15 歐元的會員費,就可以將心儀的玩具帶回家玩;弱勢家庭則免交會員費。 創立於 2003 年的玩具圖書館,目前在荷蘭已有 190 餘家分館,旨在藉由廉價的玩具出租體系,打破階級間的資源不平等。
除了租借玩具,玩具圖書館也舉辦遊戲時間,讓幼兒們可以一起嬉戲玩耍。這對時常是由母親照料、鮮少進入托嬰系統、也因此少與其他孩子互動的新移民幼兒來說,更是意義重大,讓他們有機會學習團體生活中如互助、互讓等價值的重要性。玩具圖書館也可避免幼兒接觸的玩具過於性別先決,因為一般人贈禮總喜歡「投其所好」,給女生娃娃、給男生汽車,卻變相地阻絕了幼兒接觸另種玩具的可能性。
二手市場
如果一定買的話,今日的荷蘭父母也喜歡先從二手市場下手。畢竟孩子成長的步調如此迅速,昨日的最愛,今日可能就成了小娃娃的玩意,「大孩子」再也沒興趣了,棄之可惜,留著又佔空間,不如拿出來賣吧。運氣好的話,真可以用原價不到 1/4 的價格買到全新一樣的東西,舉凡玩具、幼兒衣物、傢俱與用品,都可以在荷蘭最大型的 Marktplaats 二手網站上找到。除此之外,新媒體也是二手市場的新桃花源。利用免費、即時的社交網路如臉書與 What's App,地區性的二手物品販售與交換市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方便人們就近交易;不僅讓閒置物品得到新生,區域性交易避免長途運輸,也有益於環保。
交換勞務
但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不只是商品,我們需要的是人們在必要時幫我們一個小忙。在人力極為昂貴的荷蘭,任何一點小服務都所費不貲,舉凡生病時讓人幫忙來遛一下狗,或是請人幫忙照看一下孩子,甚至是被生活折騰地全身酸痛需要好好來個指壓按摩;這些小小的需求如果能夠被滿足,人們對自己生活的觀感必然會大大提高。但時常這也是被擺在優先順序最後的幾項需求,因為它們並非「必須」,而錢已經用到了盡頭。最近一個新的勞務交換系統(Amsterdam Swapshop)剛剛浮出檯面,它鼓勵人們開口要求協助,同時回報以一個自己做得到的勞務。「我最近覺得背好疼,也許來個背部按摩會有幫助?」一個新手媽媽說,「我可以幫你考個蛋糕。」很快地,她收到一個專業按摩師的反應,用她的蛋糕換到了一次免費按摩。
走出資本主義的孤獨角落
玩具圖書館、二手市場與交換勞務系統,這些新的「廉價」措施其實有一個共通的特色,它讓人們走出以往冰冷、純金錢交易的買賣關係,真正地走進彼此的生活。一台二手自行車不只是「舊貨」,它是一個孩子愛惜過、有著美好回憶的物品,它的交易涉及更深層的人性互動。當一個孩子到玩具圖書館遊戲,他玩的不只是遊戲,而是在學習在群體中自處。而勞務交換系統則讓人們走出現代生活的孤絕,走入群體之間,向外求助也從中發現自己對他人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家長如此以身作則,讓孩子明白金錢與物質不是一切,教導他們要尊重他人、愛惜物資、樂於助人。
或許沒錢也不是那麼一件討厭的事呢!

作者:Agnes Chen
全文轉載自荷蘭在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