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尊嚴的老去-荷蘭與比利時老年照護

人口高齡化的影響,老年照護一直是荷蘭重要的議題。 (©安培淂攝影)
靜的巷子內,成排的綠樹後,一座兩層樓的連排長條建築矗立,堅實肅穆,泛著暗紅色澤,與周遭社區輕快的居家風情形成強烈對照。中軸線兩側,長窗按相同比例工整排列,像是學校一間間的教室單元;正中央的階梯緩緩上昇,微拱的弧形大門後,悠悠傳來鋼琴的柔美樂聲。
上午的音樂課,是否正開始呢?大門開啟,這座近百年的學校建築裡,卻已沒有老師與學生的身影。溫暖的暈黃燈光下,瑪莉雅彈著鋼琴,患有輕微失智症的父親靜靜坐在一旁。「這裡就像家,不會感覺到和病人在一起,他們被視為『正常人』。」瑪莉雅說。她特別從阿姆斯特丹來到位於荷蘭南部小城台夫特(Delft)的赫伯罕(Herbergier)安養院探望父親,這裡沒有門禁,家人可在任何時間來看望長輩,甚至住在裡面。
「當母親已無法照顧父親時,我和兄弟就開始為他尋找適合的安養院,看了許多地方,但發現公立的安養中心很可怕,門被鎖住人不能出來,裡面的人悲觀無生氣,照護員不足,房間規格統一無個性,我無法想像爸爸在這種地方;另一種則很豪華,還有演奏古典音樂的舞台,晚餐是三道菜的完整套餐,房間極大且非常貴,太不真實了。這裡剛好介於兩者,整體氣氛很舒適自在。」瑪莉雅說。
廢校轉型高齡者客棧
Herbergier的字義是客棧管家,顧名思義,這裡彷彿是高齡長者生命走到尾聲前的最後一間客棧。一反大型醫療機構的冰冷,從壁爐、地毯、掛氈,到溫潤的磁磚、牆上的畫作、樓梯口的花卉植栽,這間由舊校舍改裝而成的安養中心處處散發著溫馨與別緻的美感。
管家的責任在維持溫暖輕鬆的氛圍,沒有制式的時間表,一般安養院裡的失智或行動不變者多侷限在封閉區域內活動,在這裡卻不是這樣,他們可以自由走動,可依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節奏起床、散步、社交或接待來訪者,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協助煮飯或購物。活動時管家在一旁陪伴,亦在生活中關注各種個人需求,無論是游泳、看電影或討論電視節目。
abc_150715_bel_129261
協助老人生活起居的管家。(©安培淂攝影)
從四年前開幕起,舒適的環境以及體貼的照護模式即使得它備受好評,但由於最多只能住二十位老人,至今已超過兩百名顧客排隊候補。台夫特的這一間赫伯罕,只是全荷蘭連鎖的其中之一,像這種小尺度、以舊房舍轉化而成的安養院,已有四十多間。
「對我們來講,老房子很重要,整體環境就像長輩年輕時上學的地方,所以我們試著運用廢棄學校、修道院、農場、工廠,這些地方能使他們產生熟悉感。」護理師斯特林威夫(Jan Willem Stellingwerf)說。由住房協會(Housing Cooperation)籌資買下建物後,斯特林威夫即和一位專業管理人夥伴努力將舊校舍轉化為接待失智或不便長者的居所。
由於學校歷史悠久,被指定古蹟,若想重新設計利用,規定非常嚴格,比如前門立面不得有任何變更,因此他們將入口設計在後門,保留下古老校舍幽森的莊嚴感。內部要克服的技術問題更多,「包含消防、水電管線、窗台高度等都是很大挑戰,整修超過一年。」斯特林威夫說。
而今一間間的教室脫胎換骨為大小不一的溫馨公寓和餐廳、交誼廳等。一人一間平均四十到五十平方公尺的房內,可自行決定裝潢與隔間,為了盡可能營造熟悉的生活環境,家屬都會從老家帶來屬於老人自己的傢俱與生活用品,因此每個房間都透露出不同的品味與個性,而非全然一致的標準化配備。有的擺滿大量的藝術文物,有的放了一架鋼琴,老奶奶儘管行動不便仍精神奕奕地敲擊琴鍵。
為了避免長輩發生跌倒等意外,平整的無障礙空間是必備的基本設計,而在使用相關輔具時,維持長輩的行動自由,更是堅持的原則,「像這位退休的醫院院長,夜裡下床時曾不慎跌倒,雖然一般醫院常見的欄杆床能保證不會再次跌下來,但卻和我們的理念相抵觸。因此我們使用一種能調整高度的升降床(low-low bed),調整到很低時,床和地面的落差減少,即能避免摔倒,但仍可自由行動。」斯特林威夫強調。
除了快樂別無他法
除了行動自由、十四位工作人員和二十位老人緊密地生活在一起,赫伯罕內不提供情緒控制藥物,而是試著找出長者躁動、失眠的原因,一切環境規畫與照護理念,都在致力擺脫跟醫院或疾病有關的事物。
這種「去醫療化」的老年照護模式,在荷蘭已是普遍趨勢,位在荷蘭第二大城鹿特丹的人本(Humanitas)基金會可說是開拓與實踐此一理念的先趨。「當我一九九二年第一次來到這裡,一切管理都有著標準化的流程,工作人員穿著白袍走動,一切都被漆成白色或灰色,因為這被認為是『衛生』。老人被安排在六人一間的房間當中,唯一隱私就是圍繞在床四周的帷幕,他們漫遊在走廊,訪視的家人不斷地看手錶,恨不得能盡快離開這裡。」人本基金會執行長貝克(Hans Becker)回憶他首次來到這間傳統老人院的情況,當時他任教於伊拉斯莫斯(Erasmus)大學經濟學院已二十五年,被賦予帶領嚴重虧損的龐大照護機構朝向轉型的重任。
「當時它就像一個醫療組織,金字塔頂端是身穿白袍的工作人員,老人跟家人反落在底層,這是一個不開心的環境。我稱那是『悲慘之島』。」貝克說。取而代之的,並非什麼靈丹妙藥,而是回歸到一個看似平凡的「常識」,「年老無法治療,最好的方法,是讓他們『快樂』。」他強調。
由此發展出的「快樂哲學」,構成了人本基金會獨特且影響深遠的老年照護模式,這些安養院現在被稱為「生命公寓」(Apartment for Life),全荷蘭有十五座,共一千七百間房,可容納兩千五百位老人居住,不只引領了整個產業的革新,更影響了護理學校的教育方向。
「讓他們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是最重要的第一個原則。過去由護士決定老人什麼時候喝咖啡、應該吃這或不能吃那,但是唯一知道什麼對他最好的,是他自己,所以在這裡你可以吃任何東西,沒有住戶允許,護士不能進來,如果十幾二十天不想洗澡,也是由你來決定。」貝克說。
(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第206期2015.09

撰文/張子午(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