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者的孤寂:《暗殺》和小人物的創傷

圖片來源:電影劇照
到戰亂,禍福已難預料;而倖存下來,究竟是幸與不幸?荷蘭文學經典作品《暗殺》(De Aanslag),就描述了這一矛盾的情結。這本書由具猶太背景的名作家哈利‧穆里施(Harry Mulisch, 1927-2010)出版於 1982 年,是二戰結束三十多年後的跨時代反省,更探索了倖存者的人生意義。有趣的是,台灣文學中也有著類似的討論。
故事背景
《暗殺》的故事開始於 1945 年一月。 12 歲的安東‧史坦威,和雙親與哥哥住在荷蘭哈連。那時,荷蘭已經普遍瀰漫著戰爭即將結束的氣氛。一月的某一個晚上,在地方作威作福、被視為親德的荷蘭法西斯黨員法可‧普魯荷,在村中遇刺,陳屍史坦威家隔壁的闊威家前。萬萬沒想到,闊威爸爸和女兒卡琳竟把普魯荷的屍體移到史坦威家門前。安份守己的史坦威一家人,便莫名其妙地捲入了納粹清算的腥風血雨。
史坦威一家幾乎被抄門滅族,大兒子和雙親都死於這場「別人幹的暗殺」,小兒子安東卻倖存下來。他被囚禁在哈連市警局一晚,隔天就被住在阿姆斯特丹的叔叔保釋出獄。那一晚對安東的影響十分巨大,除了倖存之外,就是他與牢房中的陌生女子的對話。陌生女子意有所指地留下一句話:「誰做了這件事,他就是做了這件事。不是別人。」
背著前塵往事,安東接下來的人生始終鬱鬱寡歡,恍惚地在人生旅途中前進。他始終有個未解之謎:「為什麼普魯荷的屍體要被移到我家門前?」獨活的他,對周遭的社會脈動毫不關心,也感覺格格不入。他的精神狀態日益不佳,任由自己被困在心中的迷障。
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安東陸續遇到許多當年和這場「暗殺」有關的人物,像是稍來遲來的歉意般,一點一滴消除了他的疑惑。而最大的謎團,卻是到了 80 年代初期才得到解答。
在一場反核遊行中,安東遇見了當年住在隔壁的闊威家女兒卡琳。闊別多年,卡琳依舊輕易認出安東就是當年的鄰居小男孩。這場相逢對兩人都不輕鬆,因為無可避免的將會討論到那場「暗殺」。卡琳說,她和爸爸當時決定把屍體移走,僅是出於爸爸的私心──他豢養的蜥蜴在那年代是違禁品,怕納粹因為這場無關自己的暗殺而搜索自宅,然後把蜥蜴也給帶走。戰爭結束後幾年,爸爸就受不了良心的譴責自殺了,卡琳也離開哈連這傷心地。
「那為何不移到妳家左邊的亞茲家,而是我們家?」三十多年來始終困擾安東的問題終究要浮上檯面。「因為他們家藏了三個猶太人,我們怕這樣一來他們會全數曝光,所以…」卡琳悠悠地說。安東不禁仰天長歎,命運的偶然是這麼無情!然而,這次安東沒有耽溺在錯亂的時空裡,反而若有所思地離開卡琳,回到自己的兒子身旁,在群眾中默默並肩前行。
後人評價
《暗殺》的故事無疑是大時代下的一齣小人物的悲劇。但它也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人性的幽暗角落,並引導讀者尋思:倖存,是幸抑或不幸?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可以先看看一些分析家的意見。
荷蘭書評家 Daan Stoffelsen 認為「放下」是《暗殺》要告訴我們的最重要訊息。「不需要去找出誰有錯,因為有錯的人會自己來找你。」這符合書中安東人生後半段的遭遇,也呼應了陌生女子在牢房那晚留下的那句話:「誰做了這件事,他就是做了這件事。不是別人。」
但更殘酷的是,在戰爭中扭曲的量化死者觀念。另一荷蘭書評家 Hugo Brandt Corstius 指出,闊威家選擇嫁禍給史坦威家,無疑是出於戰爭氛圍裡那「救一個是一個」的想法,只是轉換了方向。嫁禍亞茲家,連同亞茲夫婦在內會死五個人;嫁禍史坦威家,最多就是死四個,事後證明只死了三個,「經過量化,三個看來當然不比五個嚴重」。但回首安東經歷的人生,以及那納粹統治的時代,作者想表達的其實可能是「史坦威家『必死』的三個人,還是比不知死幾個多少個別人嚴重」──因為獨活的安東其實生不如死。
於是我們可以這麼解讀:再亂的時代,命運的偶然其實有著那麼一點必然,而這必然來自於人性──加害者也好,倖存者也罷──的自私與軟弱。而倖存的小人物帶著不堪回首的往事,以及事過境遷後的認同錯亂,只能孤獨地走向人生尾端,這是典型的創傷症候群。於是,活下來是福是禍,成了這類作品另一個隱約的主題。
那麼,倖存是幸還是不幸呢?相同年代的台灣文學作品中,似乎也指向不幸的那一面,同樣也用小人物的遭遇抒發這樣的感嘆。《亞細亞的孤兒》中,胡太明經歷了太多錯亂的認同後,和安東一樣活了過來,卻落得發瘋的結局。就像作者吳濁流在序言裡自陳:「啊,胡太明終於發瘋了。有心的人,誰能不發瘋呢?」在那樣的亂世,發瘋似是倖存帶來的副作用。
也難怪,在葉石濤的《紅鞋子》和《牆》裡,巫正峯最後逃過惡戲的行刑後,沒有鬆一口氣,卻不禁說出:「活下去不見得好,以後的折磨不知多大!」身在亂世,倖存者總是脆弱又孤寂的。放下,似乎也是唯一的救贖。
關於《暗殺》這本書的更多細節,歡迎上 TJ 的閱讀記錄了解更多。
註:本書在 1986 年翻拍成電影,並榮獲該年度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首圖為電影劇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