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首都的自問與自答:2018阿姆斯特丹We Make the City節慶

圖片來源:WeMakeThe.City festival 2018
2016年,阿姆斯特丹市打敗同為來自荷蘭的安荷芬市、義大利的圖靈、米蘭市、巴黎、柏林、維也納、格拉斯哥、劍橋等城市,在巴賽隆納之後,獲頒歐洲新創首(iCapital)的獎項。該獎項由歐盟於2014年首度頒發,旨在鼓勵與刺激城市創新,迎接未來的挑戰。
為慶祝這個得來無愧的頭銜,阿姆斯特丹市在2018年六月20-24日,舉辦「we make the city festival」(我們打造城市節):協同市政府、企業、學校、公民組織、社區、專業者與居民的串連,連續五天超過600位來自城市、國內與國際間的講者,在遍佈大阿姆斯特丹超過150個地點,針對當今城市面臨的主要挑戰,舉辦25個城市主題研討會、30場對談、50場工作坊、30條城市導覽路線、10場展覽,交流分享從社區到國際間的知識、經驗與交流,希望能在密集的激盪中創造更多作合作與創新的可能,從國內延伸到國際,將阿姆斯特丹經驗分享出去,也一如以往藉由延伸合作的觸角,發揮彈性與創意,從氣候變遷、食物與健康、都市運輸、廢棄物管理、科技與大數據、循環城市、城市裡的孤寂、教育、多元文化包容等等不同面向,尋找解決問題的可能。
這場號稱「全市一起動起來」,聚焦城市議題的節慶,由文化組織Pakhuis de Zwijger統籌,Pakhuis de Zwijger為一處由冷凍倉儲改建的文化中心,十多年來積極組織企劃不同面向的文化活動、支持都市研究、專業者發表研究成果、主動設定當代城市面臨的挑戰議題,邀請民眾、專家學者共同對談辯論,更將這些議題從阿姆斯特丹推上鄰合國人居環境大會等國際場域;是阿姆斯特丹贏得2016年的創新城市獎項的重要推手之一。點進Pakhuis de Zwijger的網站,琳瑯滿目的活動與講座,如同窺見城市多樣性之窗:從紀錄片放映、地方選舉議題辯論、城市廢棄物議題討論、城市遊戲地景講座到世界音樂派對,是城市重要的文化場所。因此平心而論,對久居阿姆斯特丹並關心都市議題的居民而言,這個節慶像是將Pakhuis de Zwijger平日在做的事情,集中火力五日連發。然而從作者參與的數場活動裡,依舊能觀察到不少有趣的觀點。

影片來源:WeMakeThe.City festival 2018 Recap in 193 seconds and 14,978 pictures

 

我們是誰,城市是什麼,又如何打造?
Pakhuis de Zwijger門口長期掛著一個小看板,上面僅有一個句子:「Who owns the city?(倒底是誰在擁有城市)」。這是近年來Pakhuis de Zwijger關注的主題,「we make the city 」也緊扣著這個主軸發展。當談論「誰」擁有「城市」與「我們」「打造」「城市」—句子裡的「我們」指涉的是誰?城市如何被「創造」?如何定義城市?「城市」所指涉是地理意義上密集的人居環境,或是概念上密集人居環境加上支持這個環境的基礎設施網絡?—總結由簡單的標語延伸的問題,節慶的主軸由此而生:當代城市面臨怎麼樣的挑戰?有什麼樣的機會發展出不同的可能?面對機會與挑戰,如何能讓最大公約數的「我們」—多元並容納不同的身份、種族、文化、意見,共同創造城市的未來?
大會手冊的前幾頁,策展單位丟出關於「我們是誰?」、「什麼是打造?」、「城市在哪裡?」的問答作為策展宣言,但如同荷式的公共討論,開放式的提問與簡答只是一個引子,同不同意並非重點,意在促發更廣泛的討論、思考與行動。

圖片來源:©punkelephant攝影。
活動第一天下午的論壇「Together」裡,主辦單位邀請了來自墨西哥、倫敦、聖保羅、孟買、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的專家與學者,共同談論他們在面對自己城市治理議題的工作裡,學習到的價值與經驗。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來自墨西哥市,領導創意智庫「城市實驗室」的GABRIELLA GÓMEZ-MONT,開場便問在場所有參與者:我們是否談論足夠的失敗經驗?當我們對政策、規劃或任何城市發展失敗的原因與現象有足夠並深刻的理解,才能在萬千困難之中,小心翼翼避免重蹈覆轍。不同於墨西哥市的經驗,來自倫敦,協助城市應用科技面對轉型的Dan Hill,則分享了在城市轉型的過程,如何透過設計思考、科技輔助、城市與社會教育學的概念,一步步引導市民改變舊有的認知,共同面對並參與城市無可避免的轉型。這些觸及城市發展根本價值的討論,一步步帶著參與的聽眾去思考,怎麼樣的城市行動與價值,是我們所想要的,在繁雜的表面現象裡,哪些重要的價值無法讓步,例如民主、合作、分配正義、多元的機會、包容多元文化、種族的環境,是這些價值鞏固了城市擁有自我進化的可能。

圖片來源:©punkelephant攝影。

令人眼花撩亂的活動與講者大串連裡,還是偶有令人感覺價值錯亂的時刻出現。例如在開幕大會上,前腳文化與創新研究組織Waag Society總監Marleen Stikker談到科技與城市發展時才說到,真正的智慧城市的展現必須得涉入到社會政治經濟體系的轉型;後腳杜拜智慧辦公室總監Aisha Bin Bishr在分享快樂城市,卻又談到對他們杜拜而言,快樂城市意味著就是智慧城市,西方社會中許多人害怕科技發展帶來的控制,往往以喬治歐威爾的小說「1984」中的「老大哥」作為隱喻,然而對他們而言,科技的控制就像是慈愛的父親照顧著眾人。同場活動不同講者的價值差距差距令人傻眼,但轉念一想,能創造這樣的舞台,讓不同意見、姿態、目的、意識形態參與、形塑城市樣貌的行動者,有找到彼此的機會,想想這種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包容,也許就是阿姆斯特丹精神吧。
政治正確的國際多元?
有趣的是,觀察主辦單位邀請的與談人名單,很明顯可發現主辦單位有心安排會談裡不同性別、多元文化、種族的代表的比例平衡。儘管與會群眾不一定得同意與談人們的論點,也不一定認為來自其他城市,因邀而來的菁英們的觀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儘管質疑邀請各地不同性別、種族的代表的濃厚政治正確性,是因為這比邀請來自阿姆斯特丹市不同社區多元種族、性別的代表站上大會舞台來得容易,但也不得不佩服主辦單位的用心企劃。無論國際或國內大型會議裡,白人、男性觀點與數量總是主宰,至少在這個節慶裡,參與者的多樣性,緊扣著「我們」的多元:讓來自不同種族、文化與性別的專業者站上舞台,一起宣誓城市未來的可能。

女性為主導的開幕座談。(圖片來源:©punkelephant攝影)
從歷史角度觀察,阿姆斯特丹的成功並非偶然,城市的活力、創新與多元並非肇因於強而有力的市政府主導。相反的,數百年來,城市的繁榮與進步,從與水爭地、填海造陸、建築堤防抵擋洪患、市民共同集資成立東印度公司甚至近代社會住宅發展,一直是民間市民、公司、公民組織與政府的多方合作的成果。如此「阿姆斯特丹經驗」有如城市的DNA,以彈性與創造力持續帶領城市往前,面對當代與未來的城市挑戰。
結語
五天緊湊的活動,無論是大拜拜也好、展現城市動能也罷,節慶作為一個形塑都市論述的載體,真正的意義並不是設定某種政策目標或創造標語示的宣言,雖然這樣的場合,吸睛而空泛的場面話總是比真正的辯論來得多一些,批判的力道比歌舞昇平的意象弱一些。比如說:談論當代城市議題面臨的機會挑戰,卻獨漏了阿姆斯特丹近年面對數量暴增的遊客與隨之而來的房地產飆漲,使得居民日常生活持續從市中心撤退,市民如何看待這樣的城市危機?當「縉紳化」(gentrification)已經從都市地理學的概念入滲到街頭巷尾市民談論的話題,「我們」該往哪裡去?城市是否還有「我們打造」的空間?但回過頭想,也許這樣博覽會式的節慶意義,成就的是促成參與活動的市民與專業者相遇,開啟創造緊密互動連結的機會:也許在哪場活動、講座或工作坊裡,誰與誰的相遇,激盪出新的合作機會、開啟破格改變的契機。當空泛的語彙蒸發在城市上空之際,如此無法掌握卻又充滿無限可能的氛圍,也許就是創造力的氣味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