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橋圓環Hovenring自行車道的新舊傳承

世界第一座自行車、行人專用的吊橋圓環Hovenring。( ©Henk Snaterse 攝影)
告!報告!發現有不明飛行物體正降落在安荷芬(Eindhoven)。原來是場誤會,那長得像飛碟的巨型發光體,其實叫 Hovenring,是圓環、也是吊橋、更是自行車、人行專用道,懸吊在安荷芬(Eindhoven)、菲荷芬(Veldhoven)、美荷芬(Meerhoven)三個城市交界處的幹道上方,其功能為便利、疏通與日俱增的「腳踏車流量」。當一群外國人聚在一起講荷蘭人是非時,常常譏笑他們如果不知道怎麼疏導交通就放個圓環,但這個圓環可是讓這些「歪果人」笑不出來啦!
Hovenring 是世界第一座自行車、行人專用吊橋圓環。當市政廳決議不挖地下道並尋求其他解決方案時,由荷蘭造橋專家 ipv Delft 所提議的吊橋圓環概念,成了理所當然的最佳選擇。不過此案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空間整合,四周圍既有公共設施與建築,嚴重侷限通往吊橋圓環斜坡的斜率,並且可使用空間有限,在幾經研究和討論之後,最後決議將整個十字路口下挖 1.5 公尺,為自行車和行人營造出一道較舒適的通道斜坡。(但仍然有當地人抱怨斜坡太陡,騎腳踏車上橋十分費力。)
20140317_Hovenring2
吊橋圓環Hovenring的立體圖。(圖片來源:ipv Delft 提供)
開通過程還有個小插曲,原定 2011 年 12 月 30 日通車,但一個星期後,發現纜線有異常震動的危險,又馬上封橋整建,之後耗時專家群半年的研究,才找出解決方案,在纜線上安裝兩種高、低頻率的不同避震器,危機才得已解決,Hovenring 終於在 2012 年 6 月 29 日正式通車。
Hovenring的細節影片

 

報告完新的設計,讓我們來聊聊舊的歷史吧!
也許你也曾和筆者一樣納悶為什麼在荷蘭城市中,主要交通工具會是自行車,而不是摩托車(身為臺灣人的直覺反映)?除了地勢平緩、城市面積小、低汙染、省錢、皇室幫忙推廣外,當然具有實質完善的自行車公共設施才是主因,其中又以遍佈全國大街小巷的自行車道為關鍵。
荷蘭目前城市中的道路結構源自於 70 年代的交通政策,扭轉二戰後以汽車為主的觀念,盡量把車流疏離於市中心,創造更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如果開車不方便,代步工具首選當然非腳踏車莫屬!有「車」自然要有「道」,聽起來似乎很合理,但其實這也有段可歌可泣的發展史。
一切回溯到二戰後荷蘭的重建,百業復甦、經濟起飛,越來越多人買得起昂貴的汽車,因此城市中的車流量迅速劇增,古老狹窄的街道不敷使用,只好拆大樓、撤自行車道,甚至連廣場都變成停車場,以容納龐大的汽車數量。但交通意外也接踵而來,光 1971 年就死了 3,300 人,其中 400 人為 14 歲以下的孩童,於是公民意識、社會正義抬頭,人民陸續走上街頭抗議,城市中過多的車輛不只扼殺人命,更毀壞城市、污染環境,要求政府提出解決之道,確保行人與自行車騎士的生命安危。
20140314_Hovenring3
為了讓孩子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中成長,腳踏車被大力推廣和使用。( ©Cindy Liao 攝影)
另一方面,1973 年全球碰上石油危機,迫使荷蘭政府必須尋求省油方案,宣導全民騎自行車的政策浮上了檯面。於是在 1975 年,交通部著手研究自行車、汽車分道的設計,並在海牙(Den Haag)和 Tilburg兩個城市落實,獲得驚人的成效。海牙自行車使用率有 30 ~ 60% 的成長,Tilburg 也有 75% 的成長,此模式便成了現代自行車道規劃的基本藍圖。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蛻變,荷蘭至今擁有全世界第一安全、發達的高品質自行車道網絡,也才有 Hovenring 的誕生。反觀臺灣,臺北市的 Ubike 似乎是半套政策,有車「沒道」,問題只解決了一半。到花東一趟,腳踏車與卡車同道,旁邊就是懸崖,看得是讓人怵目驚心。透過了解荷蘭自行車道的發展史,又能得到什麼啓發,這空間就留給你我。
你一定要看的荷蘭自行車道的發展史影片

 

參考資料
Wiki  Hovenring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