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護照和循環營建:要翻轉產業,先翻轉思維

企業代表藉由荷蘭循環經濟週(HCEW)的平台簽訂策略聯盟合約。(圖片來源:Holland Circular Hotspot
年來荷蘭、英國、法國、蘇格蘭、芬蘭等國紛紛發佈政策白皮書,宣誓轉型循環經濟的決心和目標時程,營建業對許多國家來說,都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加上高汙染、高能源消耗量、高度密集的原物料使用量等特性,常常被列為循環經濟政策下的重點改革產業,其中「材料護照」 (Materials Passport)的應用,更是目前循環營建領域中討論最熱烈的議題之一。
荷蘭身為循環經濟發展的先驅,也宣告營建業的高轉型價值,並打造出許多具有前瞻性、指標性的建案,像是Park 20|20, Café de Ceuvel, Buiksloterham, CIRCL等案例。過去兩年台灣政府積極促進與荷蘭之間的交流,正是因為兩國擁有相似的地理條件並且都面臨資源匱乏的問題,希望借鏡荷蘭的發展經驗,透過五加二產業發展政策,將循環經濟的理念導入營建業。
重視合作精神的荷蘭人,經常舉辦各種正式、非正式的活動,推動跨區域、跨產業、跨國的知識交流。今(2018)年6月份的荷蘭循環經濟週(Holland Circular Economy Week, HCEW),大會接待了超過150位、來自20個國家的國際代表,其中台灣代表團更高達27位。為期4天的活動中,透過荷蘭案例分享、專家圓桌論壇、小組議題討論、企業參訪等活動,讓500多位參與者一起從六大面向– 營建、農業、紡織、塑膠、電子產品以及水資源管理,來探討循環經濟的現況與契機,並提供充足的建立人際網絡和找尋潛力合作夥伴的機會。扣緊循環營建和材料護照兩大主題,本文不僅提供筆者參與荷蘭循環經濟週(HCEW)的第一手報導,也討論推行材料護照的挑戰與機會,以及台灣邁向循環營建所需面對的問題。
2018 Holland Circular Economy Week交流時間。(圖片來源:Holland Circular Hotspot
HCEW中關於營建業的討論,除了再生能源、智慧電網、模組化設計、共享機制等應用較為普及的概念外,Thomas Rau以「人類只是地球的過客」為出發點的精彩演講,更涵蓋了材料護照對於邁向循環營建的重要性,以及思維改變的倡議。
Thomas Rau是循環經濟領域的指標性人物和重要推手。他宏觀的遠見和創新的能量,已造就許多循環經濟的里程碑(延伸閱讀:不再「擁有」─荷蘭建築師托馬斯.勞的循環設計思維(上)不再「擁有」─荷蘭建築師托馬斯.勞的循環設計思維(下))。例如,Rau創辦的商業模式顧問公司Turntoo,啟發Philips打造全球首創的燈光照明租賃服務,成為企業擁抱新形態經濟模式的最佳典範之一;身為建築師的Rau也將循環經濟理念實現於他的建築專案中,強調每一棟建築物都應該被視為一個資源銀行,各項設施使用的建材和原料來源都需要被記錄在材料護照中。
「任何廢棄物都只是沒有身分的資源」Waste is material without an identity. – Thomas Rau
材料護照是由質化和量化的數位資料組成,詳實記錄產品的構成元件以及原物料成分。以辦公室的椅子來說,從材料護照上可以看到這個產品是由椅背、椅座、椅腳、輪子等元件構成,而各個元件又是由更細微的元件組成,最後分析到原物料甚至化學成分的層面,如元件使用了金屬、橡膠、或塑膠等等。不同材料護照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一層一層的俄羅斯娃娃來想像,A產品中包含了B元件,但若B也有自己的材料護照,那它本身也是一個產品,其中包含了其他更小的元件。
材料護照能夠幫助使用者有效追蹤和分析建材原料,以利在建築物的生命週期中或是結束時,進行修復及回收再利用,讓原物料在封閉的循環當中不斷地持續創造經濟價值。
雖然已經有越來越多關於材料護照的討論,專家學者也都普遍認同這個概念的重要性,但目前的發展仍然屬於非常初期的階段,市面上可以看到的相關應用也較為分散,且多為示範性的案例,例如荷蘭的公部門建築Venlo City HallBrummen Town Hall;與阿姆斯特丹市政府互惠的商業園區開發案Park 20|20;以及由7個歐盟國家、16個單位組成的聯合研發專案Buildings as Materials Bank
「真正的挑戰不是環境的改變,而是思維的改變」The real challenge is not climate change, but mind change. – Thomas Rau
Thomas Rau在HCEW的演講中說出這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獲得廣大的迴響,也引發很多反思。材料護照的使用要成為主流,除了執行面的考量以外,利害關係人的心態轉變更為重要,很多企業對材料護照都展現高度的興趣,但實際上卻沒有人想當領頭羊,從HCEW的討論中,可以歸納出幾個重要因素:
保守心態
因產業結構複雜、供應鏈分散、承攬關係繁複不易管理、規避風險等特性,營建業在商業經營以及建造方法上都趨於保守,相對於其他產業來說,較不具有彈性和誘因去改變既有模式,這樣的心態尤其限制了研發成本的投入和新科技的導入。
資安考量
對大部分的企業來說,要互相交換資訊是一個很難跨越的關卡,除非有強烈的商業理由支持。另外,上傳建築物資訊到資料庫極有可能牽涉到機密性資料,所以資料庫必須提供強大的資安後盾,而且不同使用者的權限等級也需要縝密規劃。
資訊重疊
建築業中已經存在著各式各樣的證照,ISO, BREEAM, LEED, Cradle to Cradle等等,雖然目的性和驗證內容不同,不過仍然會有部分資訊重覆,如果各自需要不同的管理系統,對企業來說是成本的增加。單就材料護照來說,也已經有不同的平台提供類似概念的服務,一方面雖然展現了市場需求,但另一方面也為未來各品牌材料護照之間的整合帶來不確定性。
資訊落差
目前各國循環經濟的相關討論,主要還是由屈指可數的幾個重點單位在主導,大多為智庫型的機構。雖然有很多國際性的活動,但對話多留在同溫層中,沒有傳達到企業的執行階層。循環經濟強調的是整合性的變革,即使企業有心投入,也必須具備專業知識來盤點現況、規劃行動方案、以及了解短期和長期的影響。
Thomas Rau呼籲人為後果的總和造就了我們的現實生活。(圖片來源:Turntoo
「大部分的問題都來自關係問題」Most problems are relationship problems. – Thomas Rau
Thomas Rau認為在現在的社會,我們絕對有能力克服科技和財務面的問題,最難解決的反而是利害關係人之間的關係問題,例如政策制定、遊說、人類看待大自然的角度。如果是這樣的話,哪些方式可以加速心態的轉變呢?
知識交換
除了近年常見的高階論壇和活動之外,由下而上(bottom-up)的推力也很重要,是讓循環經濟概念主流化的關鍵之一。國際性的非營利組織Circular Economy Club(CEC)就致力於以市民的力量來推廣循環經濟,目前在70個國家都有在地代表策畫相關活動,任何對這個議題有興趣的個人或企業都可以參加。CEC在今(2018)年2月份舉辦了全球性的Circular Economy Mapping Week活動,台北市也是65個響應舉辦工作坊的城市之一,全球的參與者共同記錄了3,000多個案例,讓想轉型但摸不著頭緒的新創或企業可以初步了解市場狀況。
CEC Mapping Week資料庫案例範例。(圖片來源:Circular Economy Club
新型態的商業服務
有商業模式支撐的創新服務,可以提供企業適當誘因採用材料護照,加速循環經濟的轉型。如Thomas Rau在荷蘭推動創始的Madaster,是一個提供用戶登錄、管理、和交換建築原物料資訊的平台,平台的商業模式來自個人和企業戶的訂閱,用戶可以追蹤建物的效能、循環率、剩餘價值等數據。這些彙整過的資訊帶來多重的經濟意義,內部裝修或搬家時可以盤點資產、規劃原物料的再利用,以節省成本;減少與外部單位如保險公司、銀行、維修商、工程公司等連繫時的溝通落差;同時擁有多個房地產的企業,更可以透過Madaster的整合服務有效降低管理成本。Madaster 以建築物的材料護照為出發點,預計未來在奠定市場基礎後,將擴大應用層面至基礎建設、民生及工業用品。
Madaster數位資料登錄平台範例圖。(圖片來源:Madaster
跨產業的支持
金融會計業本身雖然沒有生產實質商品,但在經濟體系中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也應該與時並進,了解線性經濟對各個產業帶來的衝擊和風險,並制定回應方案,積極協助顧客轉型。今(2018)年7月初,荷蘭三大銀行龍頭ABN AMRO, Rabobank, ING共同出版了Circular Economy Finance Guidelines,明確架構出財務金融體系在循環經濟中的角色,並為金融從業者提出循環企業融資案的評估依循準則。在循環營建的轉型中,會計業的認列原則也勢必要進行改革,以充分反應真實成本,企業因消耗自然資源而產生的獲利應該要涵蓋外部成本;反之,企業投入對轉型循環有益的資本,除了認列成本外,也需要有機制來呈現預期的價值。
台灣要邁向循環營建,除了翻轉思維,更要加強整合能力
反思台灣的營建業,當然存在著更多的「關係」問題,首先建商以利潤為導向,在建材的選擇上少有考量環境和社會成本,且即使台灣勞動人口下降,年輕人購買力低迷,建商著眼於投資客的短期炒作,仍然大量開發建案,導致房價和空屋率雙高,市場供需失衡。政府雖然有在修正都更條例,但由於政治紛爭和既得利益者與都更支持者的意見分歧,目前法案都還無法通過。另一項政府積極推動的「防災型都更」,主要針對危險和老舊的建築進行重建和維護補助,雖立意良好,但執行上仍然困難重重,條例規範須100%的住戶同意才能進行,因此面積越大、戶數越多的建物反而越難達到條例門檻,對整體環境的改善程度有限。另外,民眾大多不願自掏腰包重建房屋,期待由建商來出錢,建商因為商業上的考量,完成重建後再以高價賣出獲得的戶數,更加劇了市場的失衡狀況,住戶往往僅考量自身的便利性和荷包,而忽略長期累積的環境和健康成本。
除了大環境的問題外,在各地零星的小型專案執行上,也看不到策略性的佈局,例如去(2017)年成立的「臺南市文資建材銀行」,雖運用了物資交換的概念,至今也已收存5,829件舊料,但使用目的限於修復古蹟和歷史性建築,且以捐贈為營運模式,缺乏經濟誘因,難以創造新市場或帶來轉型性的變革。
放眼未來,正在打造中的台北市循環公宅以及台糖循環聚落都明確地規劃了專案藍圖和目標,考量區域性的整合計畫,並從設計階段即導入建材護照,非常令人期待,也期許在這兩大示範性專案的執行過程中,推行者能夠建立永續的商業模式和健康的跨界合作經驗,成功帶動政府、企業、民眾以及各利害關係人的心態調整,讓結構性的問題獲得轉機,進而實現營建業的轉型願景。
參考資料
BAMB, Framework For Materials Passports, 2017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