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荷蘭式教養的面紗——「荷蘭親子教養專欄」引言

照片來源:Irene Y. Ho


那年仲夏,我帶著五歲的大兒子準備前往泳池。 途經鄰居家庭院,只見鄰居太太慵懶地沐浴在陽光下,一本書蓋在她臉上,滿是悠哉。出於好奇,我目光游移地尋找這位荷蘭媽媽五歲大的兒子,只是庭院中似乎不見孩子身影。我看著身旁期待游泳而雀躍的兒子,心中閃過些許疑問:同為母親,在盡到教養責任的同時,我是否也能享有如此靜謐的獨處時光?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陪伴與介入,當中界線該如何拿捏才最好?」 ———— Ingrid, 旅居荷蘭10年 ————

記得那一年,女兒匍匐爬向樓梯,嘗試自己手腳並用,在狹小轉彎處奮力向上。我雖然擔心,但從那微小的身軀,看見女兒探索世界的巨大渴望,只好暫且把憂慮壓在心底,任由女兒獨自「上進」。直到某天,我與老公的荷蘭同事聊起彼此的育兒生活,才認識到不一樣的想法。對方的兒子只比我女兒大一個月,同樣會自己爬樓梯。荷蘭媽媽沒有攔住孩子,而是放心讓孩子試著靠自己的力量往上爬。我開始思索,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究竟哪些事情該插手,哪些事情則該放手?」 ———— Irene, 旅居荷蘭5年 ————


根據2013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F)所發佈的兒童快樂指數報告,將荷蘭兒童評選為「世界最快樂的小孩」。我們——兩位身在荷蘭的母親,也是本專欄文章的共同作者:Ingrid 和 Irene,確實觀察到,荷蘭父母普遍抱持比臺灣父母更為從容自在的教養心態。然而,這是否表示荷蘭父母在孩子教養的觀念上,與東亞背景的我們完全不同呢?

圖片來源: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UNICEF). 2013. Child well-being in rich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overview.


就我們多年觀察,荷蘭父母那套看似放任的教養模式,實則有其非常嚴謹規律的一面,同時兼具信任放手,讓孩子可以在摸索中自我成長。以下舉幾個筆者觀察到的現象為例,供讀者思考:

1. 荷蘭父母對於孩子的生活作息紀錄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寶寶們晚上六點半便上床就寢(註1),不論週間、週末、有訪客或聚會,作息時間多數都不受影響,時間一到,準時讓孩子就寢。

2. 當媽媽寶寶們(moms & toddlers)聚會時,幼兒們滿地爬來爬去、抓著東西便往嘴裡塞或因搶玩具而爭吵,媽媽們多半是輕輕一瞥,確認無危險後,便繼續輕鬆地聊天,基本上不做任何處理。

3. 下雨天時,學齡兒童(5~10歲)跟隨父母甚至在無父母陪伴下,踩著單車穿梭在學校與家裡,這也是荷蘭孩子的日常,少有父母因擔心孩子淋雨而開車接送。

從以上三個現象中,可以看到荷蘭家長對子女養育的過程,同時存在著紀律、放手與信任。這三個看似彼此有些矛盾的模式,卻是荷蘭教養的普遍日常。所謂的荷蘭式教養,在「世界最快樂的小孩」盛名之下,顯然蘊含著更深層的文化脈絡與價值思考,表面上顯得有些撲朔迷離,但深入發掘下去,必有值得值得我們反思、借鏡之處。

圖片來源:Photo by Yan Krukov from Pexels


究竟是哪些的環境條件與教育理念,在形塑荷蘭孩子的童年?這背後又有哪些概念或脈絡?荷蘭的父母看重哪些事情?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如何成長?心中又秉持著什麼樣的教育願景?教養出全世界「最快樂」的孩子是否是刻意為之,又或無心插柳?

為了能深入剖析荷蘭教養的精神與實踐,我們結合在地觀察、親身經驗、向荷蘭家長請益後的收穫,並整合文化差異與內心衝擊後,撰寫成一系列文章,一揭荷蘭教養的神秘面紗,帶領讀者探究我們經驗到的荷事教養文化衝擊、學習以及省思。

接下來,在與荷事生非合作的「荷蘭親子教養專欄」中,我們預計處理的主題,至少包括:「被接納的情緒」「勇敢嘗試—寬廣的犯錯空間」、「獨立卻互助的團體互動模式」、「關於自律」、「性議題,不尷尬」、「荷蘭的初等教育」、「來來來,歡迎大家一起病毒大升級」等等。從上述面向的荷蘭經驗出發,我們找出就算身在臺灣,依然可以參照的觀念與做法,盼望能給臺灣的家長、老師與不同場域的教育工作者,帶來一些不一樣的啟發。

2021年5月的母親節前夕,「荷蘭親子教養專欄」的引言正式與讀者見面,作為荷事生非與荷蘭i媽咪送給各位的媽媽節禮物。未來,我們每個月都將連載至少一篇文章,豐富這個專欄的內容,也請讀者們繼續給予我們支持。



註1:孩子年齡越小,就寢時間越早。1歲前,約晚間6點半上床,之後逐漸隨年紀延後就寢時間,直到小學階段,一般約20:00~20:30就寢。



內容企劃&文字編輯:廖冠濱、黃又嘉、陳亮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