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護城河如何重見天日?荷蘭烏特勒支成功讓都市藍帶再生!

烏特勒支護城運河的今昔。圖片來源:cu2030.nl


大家還記得神隱少女裡面的主角白龍吧?他在湯婆婆的湯屋打工多年,直到碰見千尋才記起自己的真實身份,其實是琥珀川的河神。他在劇中說,當時由於城市開發,他守護的河流被填平了蓋起大樓,因此讓這位河神無家可歸,只好到湯婆婆湯屋打工… 在荷蘭中部大城:烏特勒支(Utrecht),有一條擁有數百年歷史的運河,其命運也是如此多舛。最初,這條運河主要建造來抵禦敵人、保護城市。到了近代,它卸下抵禦外敵的功能,本該功成身退、頤享天年,卻被人類給填平,歷經52年後才又重見天日。今天來介紹這條運河的曲折身世吧!


從防禦功臣到妨礙發展的都市河流

從下面這張16世紀的地圖中俯瞰烏特勒支,你會發現,這座城市的舊城區是被一條運河所環繞的,運河名為Stadsbuitengracht,建於十二世紀,長度大概有六公里。這條護城河幫城內的居民抵抗敵人的侵擾,而城外就是一片片農田。除了作為護城河使用之外,這條運河還有其他作用,例如養魚場、下水道,工匠們也透過這個運河輸送他們的貨物。

16世紀的Utrecht地圖。(圖片來源:HD wallpaper: 1652 Map of Utrecht, Netherlands, city, historical, public domain


到了1955年,隨著城市的現代化發展,烏特勒支對於汽車通行空間的需求比從前更加迫切,市政府決定在市中心以及附近規劃幾條道路讓開車來往的人更加方便。此時,一位來自西德的交通工程師 Max Feuchtinger提出了新的交通計畫,他打算填滿環繞城市四周的護城河創造出更多的空間,給車輛行動,並將它重新打造成一條由高架交流道組成的環形公路(如下圖所示)。此外,他也計劃在城內鋪設多條柏油路以取代從前貫穿舊城區的中世紀水道。

將填平運河的環狀快速道路計畫圖。(圖片來源:Max E. Feuchtinger, Verkeersplan Utrecht (Ulm: S.N., 1958), 95)


當時,大部分的烏特勒支在地人都對這個計畫抱有疑慮,但市政府以及其規劃部門相當滿意這個提議。且人們也一致認同西德的建設發展已經遠遠超越荷蘭,大家應該要採納來自繁榮大城市的這位專家的意見才對。當時的市長以及一些評論家認為,假如沒有這個公路開發計畫,會讓烏特勒支成為一個狹小而無聊沉悶的城市,「一個小而迷人的中世紀保護區,周圍是一些無聊的省級村莊」,一位當地建築評論家說(註1)。

而大家正在糾結到底要不要執行此計畫時,市政府聘請另一位頗富聲譽的荷蘭交通工程師 Johan Kuiper來到烏特勒支。這位荷蘭籍的工程師提出了另一個平衡意見的點子-將商業、零售場所搬到靠城市東邊的位置,這樣新的交通建設僅需要破壞一部分的城市舊建物。這個折衷的計畫雖然還是遭受一些反對,但因為當時正興起一陣城市現代主義的思想,比起19世紀的舊建築,民眾更期待見到高樓平地而起所帶來的進步意象。於是,在1966年Johan Kuiper版本的交通建設計畫被市議會核准,烏特勒支東邊的護城河被填平(或者說被引流到巨大的地下管槽去)。

Johan Kuiper版本的規劃圖(城市西北邊的運河將被快速道路取代)。(圖片來源:Utrecht corrects a historic urban design mistake


1968年,這項工程完工,一部分原本屬於 Stadsbuitengracht運河的部分被水泥與柏油路取代;除了作為公路使用,也有一小部分改為平面的停車空間。原本被世人稱為 Catharijnesingel的運河段,在施工完畢後被改名為 Catharijnebaan公路,這裡的歷史是不是跟神隱少女中白龍因為失去河川便逐漸失去、忘記自己名字的劇情很像呢?但這項計畫在被實施後也並沒有完全執行,在地方居民的抵抗下,整條環形的運河所幸僅有四分之一遭到開發。

被柏油路面取代的運河水道。(圖片來源:HOOG CATHARIJNE


睽違20年的都市藍帶再生

時間來到2002年,基於對生態、歷史保存以及城市永續概念的重視,以及對於車本主義的反動(汽車的依賴性再次下滑),透過一次針對「烏特勒支總體規劃」的全民投票,市政府聽到了市民積極呼籲恢復舊運河的聲音,並且在隔年展開了開挖工程。一位計畫的負責人Eelco Eerenberg 在採訪裡提到:「烏特勒支的人現在認知到,把運河填平是一個巨大的錯誤,我們經過多年的建設終於再次讓內城區被水與綠地包圍。」

1970年代與2000年代的烏特勒支對照圖。(圖片來源:Joining the circle: Utrecht removes road to be ringed by water once more

這一項改造計劃把曾經12道的馬路縮減成剩下對向各1道(可以從上圖細看看出),為這個區域加進更多綠地公園以及人民可以享受活動的公共空間,也使得道路更加友善於行人、自行車使用者。此外,計畫提供了附近居民乾淨的空氣、寧靜的街道以及宜居的城市生活,人們現在可以沿著這環形的運河邊散步、遛狗和慢跑等等。原本舊的水泥護欄被打掉並以更多的樹木和苗圃取代來恢復生態,這條連接到附近河川的運河不僅讓民眾的遊艇、小船可以開進來環繞城市一圈,更有助於改善水裡魚類的遷徙路線。

重見天日的運河。(圖片來源:cu2030.nl)

2020年10月,即使在疫情蔓延的時節,市政府為市民帶來這個好消息,隨著最後一段工程的完工、挖出了1400輛卡車的沙土,內城周邊的運河終於要重新注水串連起來了!他們舉辦了一個「為運河重新倒水」的活動,在市區內放了數十個印有烏特勒支市徽代表色的水桶,上面有個QR code 透露活動的時間地點並邀請民眾參與。最後附上下面連結是官方為邀請民眾參與活動所拍攝的宣傳影片,看完覺得好感動啊,整座城市又再次還地於河流了,增加了更多的親水空間讓民眾來這裡親近自然,等到了隔年春天還可以看到更多黃澄澄的毛絨小鴨跟在鴨媽媽屁股後面在水中划。

運河上優哉漫步的小鴨。(圖片來源:©李沛恩)
運河再度環繞烏特勒支。影片來源:De singel is rond


註1:
Verlaan, T. (2021). Mobilization of the Masses: Ducth Planners, Local Politics, and the Threat of the Motor Age 1960-1980. Journal of Urban History, 47(1), 136-156.


*本文為 Oranje Express 荷事生非與《城市學》合作產出,原文連結為:「百年護城河如何重見天日?荷蘭烏特勒支成功讓都市藍帶再生!」;經原作者和《城市學》同意轉載文章後刊登,未經特定授權許可不得轉載。


內容企劃&文字編輯:林千毓、陳亮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