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新秀舞台-荷蘭Unseen攝影博覽會+節

攝影博覽會+節Unseen Photo Fair & Festival宣傳影片。
年來,荷蘭攝影創作領域逐漸走出自己的特色,和鄰近的德、英、法等地區差異很大,可從荷蘭各地大型相關活動看出些端倪,例如:NaardenNoorderlichtBredaUnseen等 。
其中又以Unseen Photo Fair & Festival為最新興的攝影博覽會+節,自2012年起,由阿姆斯特丹攝影博物館foam等機構發起,每年一次。所有活動在阿姆斯特丹舉辦,包含攝影博覽會(Photo Fair)和攝影節(Photo Festival)兩部分。在定位上,Unseen的使命是給新秀舞台,挑戰媒材並著重創造過程的展現。因此,活動中幾乎沒有「名作」,較有名望的藝術家如荒木經惟、Caio Reisewitz,所展出的也是他們較不為⼈知的系列作品。
Unseen 攝影博覽會+節
Unseen 攝影節(Photo Festival)的部分今年則擴⼤舉辦,將展覽藏在阿姆斯特丹許多秘密的角落。除了展覽外,也包含許多座談;工作室、私人收藏也都配合開放並舉辦活動。
02'Image District', Volkshotel © Joao Costa
03Open Studio Laurence Aegerter © Raymond van Mil
散落於城市中各處的展覽。’Image District’, Volkshotel。(© Joao Costa攝影)
私人攝影工作室的開放。Open Studio Laurence Aegerter。(© Raymond van Mil攝影)
戶外展覽「The Embarrassment Show」由瑞士ÉCAL藝術學校多名學生聯合展出,在陽光下的棧板上,揭露自己平時不可告人的尷尬事。策展人Erik Kessels認為創作者不能怕丟臉,如果只愛打安全牌、怕犯錯、怕被笑,那終究只會做出無聊的作品,不如去找其他事做。
04Embarrassment1
05Embarrassment2
The Embarrassment Show 。(© Sheng Wen Lo攝影)
The Embarrassment Show。(© Sheng Wen Lo攝影)
Unseen 攝影博覽會(Photo Fair)為整個活動核心,位於中央車站西側不遠處的Westergasfabriek公園。這裡百年前曾是個⼤型煤氣工廠,現在改建為公園與展覽會場;攝影博覽會即位於一個圓筒狀⽡斯槽中,展區呈派狀放射分佈,動線單純;圓心為吧台,可讓再也走不動的觀眾稍作休息。
06gas_building
位於Westergasfabriek公園裡,曾為瓦斯槽的建築空間,如今已改建為各大藝文活動的展覽場,也是Unseen攝影博覽會的重要據點。(©Dimer van Santen攝影)
本次博覽會共有54間藝廊參與,荷蘭、英國、德國等歐洲藝廊居多,亦可發現少數來自美國和亞洲的藝廊。博覽會通常只展示易賣的作品,觀眾可能無法在現場深入觀看和研究作品。創作者來自各國,年齡普遍低於40歲;展出作品⾵格多元,遊走於攝影之核心與邊陲;媒材運用十分自由,深具實驗性質。然而,僅管Unseen強調突破與創新,若與去年博覽會對照相比,則可發現不少⼿法重複出現,許多類似的畫面設計、拼組架構、⽤⾊風格被不同藝術家⼀再採用。創作過程中,參考他⼈策略與再試驗並非壞事,值得持續關注的是爾後作者能否讓創意延伸。因此,接下來就讓筆者介紹幾位值得持續關注的新秀創作。

亮點新秀創作
Rachel de Joode(1979,荷蘭)

07Rachel_de_Joode左圖:Hand Handling Clay, 2015。(© Rachel de Joode)
中圖:Sculpted Human Skin In Rock I & Sculpted Human Skin In Rock II, Installation view, 2013。(© Rachel de Joode)
右圖:Soft Inquiry I & Soft Inquiry II, Installation view, 2015。(© Rachel de Joode)
Rachel de Joode 的作品並非傳統平⾯攝影,許多立體物件具表演性質;她希望觀眾能在三維空間中實際感受。對於令她著迷的事物提問,並在探索過程中創作。不穩定、短暫的表⾯是她創作中常⾒的元素,例如:「皮膚」會隨時間流逝而變化,也會因⽑孔吸收所接觸的物質⽽改變。另外她認為可形塑的軟物質,例如:陶土是「全表面」,表面下藏有更多的表面。Rachel與這些表面互動,研究它們的暫態以及和時間的關係。

Inka Lindergård & Niclas Holmström (1985,芬蘭;1984,瑞典)

08Yet Untitled, 2015 © Inka _ Niclas_Grundemark Nilsson Gallery
09Becoming Wilderness VI, 2013
Yet Untitled, 2015。(© Inka & Niclas/Grundemark Nilsson Gallery)
Becoming Wilderness VI, 2013。(© Inka & Niclas/Grundemark Nilsson Gallery)
Inka和Niclas試圖探自然風景的魔力。幾年前他們在創作時發現,只要一有夕陽,群眾就會靜下來欣賞,彷彿進⼊另一層精神狀態。這使他們開始思考夕陽、山巒等美景對人的神祕震懾力;風光攝影的盛行也使人對美景有所期待。在《Becoming Wilderness》等系列中,他們希望透過許多方式解構夕陽的吸引力 — 介入畫面,將夕陽的顏色打在石頭上,或將反光粉灑向風景中,透過相機與閃光燈捕捉。

Clémentine Schneidermann (1991,法國)

025
elvisshop 001
Johnny, Elvis festival, Porthcawl Wales, 2014。(© Clémentine Schneidermann攝影 )
Souvenir shop, Elvis Presley Boulevard, Memphis Tennessee, 2014。(© Clémentine Schneidermann攝影 )
brian_nov 015
littleelvis 001
12The suit, Cwmbrân Wales, 2015。(© Clémentine Schneidermann攝影 )
13Little girl, Elvis Presley Boulevard, Memphis Tennessee, 2014。(© Clémentine Schneidermann攝影 )

《I Called Her Lisa-Marie》記錄兩地Elvis Presley(貓王)追隨者。南威爾斯小城Porthcawl每年舉辦貓王節;在大西洋另一端,美國曼非斯也同樣有一群追隨者。這些粉絲大多看起來像貓王,甚⾄至不用刻意裝扮就很像。貓王在他們人生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起床、結婚時都聽他的音樂;有些人甚至叫自己女兒Lisa Marie (貓王女兒名字)。這些人多半在生活上有些抑鬱,透過舉辦活動,逃到他們所建立的貓王星。儘管兩地在大⻄西洋兩側,在畫面中往往分不清拍攝地點 — 他們都住在「貓王星」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