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親子教養專欄」嬰兒會哭、孩子會生氣、父母會有情緒,但這些有什麼不對呢?——荷式教養下的情緒接納與規則建立

視覺設計:©Chao-Ling Ting。

本文作者Irene,是在台灣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兒童治療師,具兒童發展心理學和職能治療背景.目前住在荷蘭四年,育有兩個寶貝。

在台灣,嬰幼兒的「哭泣」通常是不受歡迎的,不僅搞得父母緊張,也常會造成周遭人的不悅。但「哭泣」是嬰幼兒唯一可以表達需求跟情緒的方式,不應被認定是「哭鬧」。筆者將從嬰幼兒「哭泣」入手,探討荷蘭文化在教養中,孩子與父母是如何面對情緒,與我們出身的亞洲文化有哪些觀念與心態上的差異,這其中又有哪些是值得我們借鏡之處?


孩子哭了,怎麼辦?

在台灣,只有在產房內的哭聲會帶來喜悅,往後,只要孩子一哭,父母就開始緊張的手忙腳亂;如果在公開場合,出於禮貌又或周遭不滿目光帶來的壓力,這些因素更加增強父母的焦慮感,甚至導致許多父母傾向避免帶孩子參與公眾活動,諸如:宴會、外出聚餐、藝文展演等,但這對父母跟孩子皆非好事。外出參與不同活動不僅能給予孩子更多良好的刺激,更是兒童間彼此學習互動的重要契機,而父母也無需為了照顧孩子,而終日困守家中,失去原本的休閒與社交。

筆者經驗到荷蘭人面對孩子哭泣的反應,與我們在台灣觀察到的情況非常不同,例如:當荷蘭爸媽推著嬰兒車在公園散步而寶寶哭了,他們會停下腳步看看寶寶的狀況,除非是有照顧的需求,若否,常是聽之任之,繼續悠閒地散步。在餐廳用餐時,若寶寶突然哭泣,他們會安撫寶寶,但旁觀的我們卻不會感覺到他們有任何的緊張或焦慮。

多數的台灣父母面臨同樣情況,往往是急著先把孩子帶離人群,在確定沒有照顧的需求後,則會千方百計地讓孩子不要繼續哭;而周圍路人多半會有以下幾種反應:面露不悅的神色、聲請現場的工作人員前來處理、甚或出言表達不滿或要求父母將孩子帶離……等,某些店家、場地甚至乾脆公告,禁止幼齡孩童進入或強制孩子必須保持安靜。

以上不論父母自身的心態或是外界施加的壓力,都在在給「哭泣」貼上負面的標籤,認為孩子是「哭鬧」,但同樣的情況在荷蘭,卻有如此大的差異,這不僅令人困惑,更值得我們了解、深思。

難道荷蘭家長不會因寶寶的哭聲而緊張嗎?他們不擔心影響到旁人的安寧嗎?與其比較哪個國家的文化對孩子的哭聲接納程度較高,筆者認為在這差異的背後,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需要被了解:在荷蘭的教養文化中,是如何看待嬰幼兒的情緒與需求的表達?


大家都是這樣走過來的,不是嗎?

猶記得當筆者第二個孩子出生後不久,身心都還在混亂中,根本沒力氣寫卡片給鄰居分享喜悅,反倒是隔壁的奶奶主動上門道賀。猜想大概是孩子的哭聲,讓她發現我們家有新成員加入。在這個預設下,我連忙致歉,抱歉沒及時告知,還讓孩子的哭聲打擾到他們。沒想到奶奶微笑地告訴我們:「孩子本來就會哭,這很正常。不用擔心會吵到我。大家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鄰居奶奶的一席話,實在給我很大的安慰,也開啟我用不一樣的心態去看待「孩子的哭泣」。往後的日子裡,我仍舊會擔心孩子的哭聲會干擾到他人,也擔心周圍的人會認定我是個不盡責的母親,沒有把自己的孩子管教好,這或許也是許多台灣父母的共同擔心。但荷蘭人的接納,慢慢改變了我。有幾次,路人們特地停下腳步,幫我一起逗孩子笑,或是傳遞理解的眼神,這使我逐漸放下心中的擔憂,學習接納孩子的哭泣,也接納哭聲背後孩子的情緒。

荷蘭人普遍覺得孩子哭泣、生氣、會不開心等情緒反應,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在筆者經歷到的台灣文化中,我們常將情緒貼標籤,「這是正面情緒」、「那是負面情緒」,正面情緒可以表達,負面情緒則必須隱忍。從小我就被教育要做一個乖小孩,難過的哭泣、憤怒的吼叫,這些情緒反應是不被允許的。然而在我自己的孩子在荷蘭出生後,這樣的觀念開始有了改變。

我發現,當育兒的生活少了情緒歸類的框架,取而代之的是對情緒的接納與理解,這使我更有力量與彈性來陪伴孩子成長。

視覺設計:©貝拉 Cia Yun。


接納不是縱容,如何教導孩子規則?

荷蘭爸媽會接納孩子的情緒與情緒反應,但同時也會建立規則,不讓孩子仗著情緒反應而為所欲為。女兒在兩歲上幼兒園之後,開始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和要求,當要求沒被滿足時,也會有不滿的情緒。

有一天我到幼兒園接女兒回家,她因為想繼續玩而在校門口大哭。老師對她說:「現在是放學時間,大家都回家了,明天才能再來玩。」她聽了非常生氣,哭著想往教室走。老師告訴我:「我知道妳女兒還想玩,也知道她因為不能進教室而生氣,但我們需要讓她知道規則。」當下慌張焦慮的我,試著同理女兒的感受,跟她說:「媽媽知道妳還想在教室玩,但是現在已經放學了,我們不能進去玩,所以妳好難過,好生氣。」她聽了之後,哭得更大聲了。過了一段時間,她還無法馬上走出情緒風暴。我便接著說:「沒關係!生氣可以哭哭,媽媽會陪你。」我不斷同理她的感受,這樣過了幾十分鐘後,她終於安靜下來並能聽清楚我的話:「媽媽知道妳現在真的很生氣,還想在教室玩,那我們先回家,明天再來玩,好嗎?」她揉揉眼睛,答應跟我回家。

隔天放學,我忐忑不安地去接女兒下課,擔憂昨天的戲碼是否會重演,卻意外發現,她一看到我,便主動向老師揮手再見。我和女兒同時學到一件重要的功課:在別人面前,我們能表露自己的脆弱,而這樣的表露並不會使我們更加無力,反而帶給我們更大的力量去成長。她能因難過生氣而大哭,也能學習消化不滿的情緒和接受合理的規則。而我則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而馬上抱走或斥責女兒,而是與當下的情緒跟感覺共處,並試著接納它們。等待情緒風暴離去,又是一片海闊天空,再安安穩穩地踏出下一步。


互相接納彼此的情緒

從職業婦女轉換成全職媽媽後,疲憊的育兒生活常帶給我許多失落與無力。所幸,荷蘭的文化與環境對情緒的尊重與體諒,給我足夠的空間與時間來安頓自身狀態,並能理解孩子們跟成人一樣會有情緒,進而找出更有溫度與益處的處理方式。

在這些經驗當中,我領悟到當孩子有時間消化情緒,而我也能接納這些情緒時,他們的情緒表達將漸趨成熟。隨著孩子成長並開始能理解他人的感受後,我也能逐漸將重心放在更多接納自身的情緒上。例如:當孩子們不遵守規則時,他們也該知道媽媽會生氣。這一來一往之間,身為父母的我們需要溫柔而堅定地與孩子溝通,讓孩子從生活經驗、從父母身上,學習到如何適當地表達情緒;父母也能藉由這個過程,舒緩育兒的疲憊與肯定自己的努力,藉此營造一個關係上更沒有張力、生活中更沒有壓力的家庭生活,這將會是一個舒適、自在、從容的家庭生活。


下一篇荷事生非親子教養專欄,我們將探討荷蘭教養文化中如何鼓勵孩子勇於嘗試,並給予其寬廣的犯錯空間的主題著手,分享筆者在其中的觀察所見,敬請期待。


內容企劃&文字編輯:廖冠濱、黃又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