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辨中追尋自我與正義—專訪荷蘭作家Maxim Februari

圖片來源:©Niek Stam。

馬克西姆・費卜瓦利(Maxim Februari, 1963-)來自荷蘭東部德倫特省,現為荷蘭當代著名的思想家、小說家與荷蘭自由派平面媒體NRC專欄作家 。具有哲學、藝術史與法學背景的費卜瓦利,其書寫的題材涉獵廣博,除了文學小說與散文創作,亦以哲學的角度,思索當代社會如何在法律人權與科技應用之間,取得平衡。 為荷蘭文學獎P.C. Hooft獎2020年度得主。歷年重要著作包含《當個正常人(暫譯)》(Doe zelf normaal, 2023)、《不可靠的敘述者(暫譯)》(De onbetrouwbare verteller, 2019)、《腫塊(暫譯)》(Klont, 2017)、《被建構的性別(暫譯)》(De maakbare man, 2013)《文學圈(暫譯)》(De literaire kring, 2007)等書。


「要在社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是需要時間醞釀的。」

2024年是臺荷開啟商業與文化交流的第400年,而今年的台北國際書展荷蘭為主題國,首次介紹多位在荷蘭舉足輕重、但著作尚未在臺灣出版中譯本的作家,馬克西姆・費卜瓦利便是其中之一。 在2024台北國際書展主辦方與荷事生非牽線的機緣下,筆者有幸搶先獲得訪談費卜瓦利的機會。透過幾週時間閱讀作家的作品,又查閱許多文評報導後,考量荷蘭與臺灣的社會動態,筆者才確認想要與他討論並介紹給臺灣讀者的內容。由於費卜瓦利探討的議題非常廣泛且深刻,加上目前最好入手的英譯本,只有作家記錄跨性別經歷的著作《被建構的性別》,筆者最終選擇以《被建構的性別》和新書《當個正常人》這兩本書,做為臺灣讀者認識這位作家的入門磚。


幸慈:在您眾多著作中,2013年《被建構的性別》在荷蘭面市,爾後也翻成英、西、土語版本暢銷歐洲。這是一本揉合跨性別身心理轉變的紀錄與提問的隨筆作品,也是向社會大眾揭示您變更性別的歷程。在您書中提及,彼時荷蘭的跨性別者需完成性別重置手術,才能向政府申請變更法定性別。而手術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以及門檻(財務與健康條件等等),對跨性別者而言皆是困境。12年過去了,如今荷蘭的跨性別者可憑醫療診斷書,免術換證;社會大眾也逐漸對跨性別有初步的認識。您對這樣的改變有什麼看法呢?

費卜瓦利:在我寫這本書並向大眾公開變更性別的時候,很少人對於「變性」或「性別重置」這類的字詞有概念,也鮮少人進行醫療的服藥與手術。我必須深入淺出,有時也得鉅細靡遺地解釋所有一切。我不是以個人回憶錄的方式進行書寫,而是針對跨性別族群如何在法律上爭取應有的權益,以及處理在社會與家庭之中,因身份轉換帶來的議題。以前,一些尚未完成性別重置手術的人們,選擇先付高額的費用更改護照上的名字,至少在稱呼上與開始服用荷爾蒙的外觀相符,更不用提日後風險高且人權受損(絕育等等)的手術。現在的轉變,的確是很大的進步。

值得玩味的是,在我成為跨性別者的那個年代,沒有充足的學術理論支持我的轉變,我需要以一位已具名氣的作家身份向社會大眾說明;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也可以暢所欲言。而今,除了大環境的氛圍不同,相關的學術研究隨之衍生,更多書籍、大眾媒體以此為題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可說,但也容易被各種敘事面向和理論所淹沒。但總而言之,做為當時打頭陣的先鋒,我是感到開心的。

Maxim Februari,2013,De maakbare man《 被建構的性別 》之英譯版:The Making of a Man: Notes on Transexuality。圖片來源:Maxim Februari 個人網站


幸慈:在書中,您描述了服用睪固酮之後身體與心理上巨大的變化,我覺得這些內容對於了解跨性別族群的需求和現象,非常實際和受用。這讓我想起這幾年來,臺灣在免術換證和性別友善廁所的討論。因為文化和習慣,臺灣的學生宿舍和廁所,基本上都會在性別上做出區隔,而部份人士認為有未施術的跨性別族群(此指男跨女)在女廁裡性騷擾女性的隱憂,因此不願跨女性人士進入女廁。我想這是基於對跨性別的認知不足,導致錯誤的想像與指控。像這類的偏見,不只貼了標籤,也傷害了跨性別族群。雖然說這本書出版已有一段時間,但目前的臺灣,還是很需要這樣的書籍做為參考。

費卜瓦利:這也是我這次拜訪臺灣時,特別想談的內容之一。我成長的荷蘭和幾年前拜訪哥倫比亞的經驗,讓我體認每個國家有各自的國情與習慣,面對的問題都不相同。回應這個話題,服用荷爾蒙之後的身理變化,在外觀上就已經有很明顯的差異。你想想,這些人要求未施術的女跨男人士上女廁,或是男跨女人士上男廁,主要的順性別族群會感到自在嗎?這樣的措舉,事實上同時造成雙方的不適。當然,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對方真的很難想像跨性別到底能有多大的轉變。

這本書是我進行荷爾蒙療程不久後寫的,依照我當時的狀態進行記錄。12年過去了,我的心境和身體狀態和早期有些差異,近幾年來,我在思考是否能另外增加篇幅,或是用其他方式出版。舉例來說,我以男性身份生活好久好久了,荷爾蒙帶來的轉變,一些過往關於身為女性的感覺與想法,其實真的很難喚起,早已不復記憶。

另外,在寫這本書的當下,我尚在適應自己性別認同和性傾向的轉變。從往日的女同到現在的異男,如何在不同性別和身份之間拿捏分寸,對我來說是相當複雜的。這導致我當初在書寫時,有些過度顧慮以男性觀點做為主體進行陳述,是否符合兩性平權或女性主義者的期待。然而,隨著時代推進,社會的權力結構不同以往,女性的聲音與權力大幅提昇,撼動一直以來由「老白男」把持的霸權。不過,社會可以容納不同族群進行大量的流動和討論,總體而言,這是件好事。有趣的是,過去的我,身處在小眾的同志圈和跨性別圈,而現在的我,反倒成了「老白男」這個主流群體之一。


幸慈:雖說如此,但您當時也是面對真實的自己,勇敢做出這樣的抉擇。我相信這對很多還在過程的跨性別朋友來說,是很大的鼓舞。您這次首度拜訪臺灣,有什麼話想對臺灣的跨性別族群說呢?

費卜瓦利:我很幸運,在跨性別的過程中,我沒有受到太多的歧視和負面經驗。(筆者按:在書中仍可見部份大眾向作家提出探人隱私、可稱上冒犯的問題。)我的建議是勇於開啟對話,耐心解釋。你無法要求整個社會在短時間內立刻理解你的處境,所以適度給他人時間理解,是必要的。但你可以做的,是保持你內心的平靜,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民主的法律制度,需要不斷地審視和調整,
有些時候,甚至必須保留讓公民挑戰或衝撞現有體制的空間。」


幸慈:接下來想談談您去年出版的新書《當個正常人》。在這本書中,您探討在當代社會中「民主」和「數據化科技」之間的扞格。因為此書尚未有其他語言的譯本,我們目前只能從網路上的書評推測您細談的內容。想請教您討論的是社群軟體上常見的假消息、資訊戰、以及言論自由或相應的法條規範嗎?

費卜瓦利:如何在社群軟體上分辨資訊的真假,的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但事實上,我這本書主要的焦點不在假消息,而是討論當法治社會以數據做為規範人民的工具時,可能產生的問題。首先,我們需先定義何為「正義」。再者,這是「誰」心目中的正義?機器、演算法背後的程式語言(code)與指令(command)是由誰來制定?在探討這整個結構的過程中,「人」與「民主」的角色至關重要,但我們忽略了社會正義的形成,是需要人們反覆挖掘探究,不是單純的對或錯就可一言概之。如果我們放任政府體制依賴科技掌握一切資訊,成為社會規範的唯一準則,不給予彈性和容錯空間,公民便逐漸喪失獨立思考和討論現行法規不足的權力了。

這正好可呼應我們一開始談的免術換證。正是因為有人對法律提出質疑和要求,才有後來法規的修改,跨性別族群的權益才被正視和保護。所謂的「正義」和「合法」,並不是萬年不變的單一標準。民主的法律制度,需要不斷地審視和調整,有些時候,甚至必須保留讓公民挑戰或衝撞現有體制的空間,才有機會成長和進步。若非如此,我們和單純服從命令的機器人有何區別?

Maxim Februari,2023,Doe zelf normaal《當個正常人(暫譯)》。圖片來源:Maxim Februari 個人網站

幸慈:如您所說,現在的科技發展速度飛快,舉凡AI、ChatGPT等等,快到有時我們都還來不及消化和思考,就把自己的隱私和個資都傳送出去了。例如臺灣大眾對於隱私權的概念,目前尚在摸索和認識的初階時期。以前幾年的疫情為例,為了有效率施行國家的防疫政策,大多數的人是可以「相忍為國」,犧牲討論保障隱私權的對談機會。當然,現在大家慢慢開始重視資訊安全的議題,不過公民需要時間去理解,政府的做法也是關鍵。

費卜瓦利:無論在荷蘭或臺灣,我相信人們注重隱私權的程度不一定相同,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公民應該有知且選擇的權力。是以我們必須思考民主和數據之間的界線,不能盲目相信科技,也不能輕易放棄自己的法律權益。科技可以是很好用的工具,但取決於我們如何使用它,還有人們對於自主權是否有自覺。


專訪,只是思考的開端

在這場專訪中,費卜瓦利的言談非常親和且富含優雅的幽默感,對於有這個機會介紹這位作家給臺灣讀者,筆者深感榮幸。在結束專訪後,一直縈繞在筆者心中的待解之題,是已經非常習慣凡事科技、數位化的臺灣人,要如何認真地去思索被科技主導所帶來的危機?

近年來的危機,一如公務機關的資料庫數據外洩到中國,又如個人的個資被詐騙集團利用等等。資訊安全相關的法規建立非常緩慢,加上目前政府成立「數位發展部」的權責與定位也並非完全明朗,人民該怎麼合理主張自己的權力?而荷蘭法制對於隱私權的保障,可以如何成為臺灣的借鏡呢? 以上這些問題,是筆者事後的一些思索和想法。期待作家訪臺時,能與臺灣讀者產生更多文化與思想上的碰撞,開啟追尋自我與正義的道路上,永不停歇的對話與思考。這些終將成為改變社會的力量。


(本文與 2024「台北國際書展」荷蘭主題國館策展及展場設計團隊 MVRDV 合作)


馬克西姆・費卜瓦利個人資訊

馬克西姆・費卜瓦利官方網站:https://www.maximfebruari.nl/

馬克西姆・費卜瓦利將在2024台北國際書展出席國際沙龍講座,「馬可西姆‧費卜瓦利談新書《當個正常人》(暫譯)」,詳情請上台北國際書展官方網站查詢:https://www.tibe.org.tw/tw/calendar/59/5004

延伸閱讀大觀光時代:專訪Ilja Leonard Pfeijffer,從一本文學暢銷書聊起


內容企劃 & 文字編輯:陳亮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