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是如何從荷蘭病,走到公民自主的能源轉型?

荷蘭東部小鎮 Loenen 的綠能合作社。(圖片來源:©吳心萍)

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正為2050淨零排放努力,國土面積與人口相似的荷蘭,也已推動一系列能源轉型措施,大力推動綠能的發展。本文作者心萍於2023年12月至荷蘭 Apeldoorn 南邊的小鎮 Loenen 考察當地的綠能合作社。同時,在瓦赫寧恩大學 (Wageningen University & Research)安排下,她也參訪了幾個地面型光電案場。以下,心萍將以幾個面向說明,在俄烏戰爭過後,荷蘭能源轉型推動的關鍵並非在技術,而是「人」。


地震到戰爭的動盪

荷蘭於1959年發現的大格羅寧根天然氣田。1973年的能源危機,荷蘭因為出口天然氣而獲利,但也因過度依賴天然氣,造成製造業的衰落。此現象被經濟學家稱為「荷蘭病」(註1)。

葛洛寧根的天然氣產量豐富,蘊藏4,500億立方公尺天然氣,可抵歐洲在俄烏戰爭前從俄羅斯進口的3年用量。荷蘭不在地震帶上,但天然氣田卻自1960年代開鑽以來,引發過1,594次地震,當地逾8.5萬座建物受損(註2) 。也因此,荷蘭政府不得不在烏俄戰爭的緊急時刻下,宣布2023年10月起停止開採天然氣,更將在今年10月關閉11座天然氣田(註3)。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曾建議歐盟需要發展60GW的太陽能以彌補進口天然氣的空缺(台中火力發電廠裝置容量為5.78 GW)(註4),荷蘭在歐洲並不算幅員遼闊的國家,其裝置量也照樣衝到歐洲前4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更進一步提高民眾加裝太陽能的意願,筆者的當地友人便表示,戰爭開打後,社區許多鄰居都聯繫太陽能系統商,但系統商接單太多,已經忙不過來。

圖片來源:Europe to add 58 GW of solar in 2023


關鍵不在技術,而是人

促成荷蘭能源轉型的,最主要是人民的意識。荷蘭人早期就有一起蓋堤防的生活經驗,也因此,現在很多社區就自然而然地,一起蓋社區電廠。這種稱為「公民電廠」的形式,荷蘭大約有700家,參與群眾約有11萬人以上(註5) 。不只太陽能,荷蘭有陸域風機的公民電廠,甚至還有結合節電、儲能的社區型虛擬公民電廠(Community-based Virtual Power Plant, cVPP)。

此外,政府的支持也是關鍵要素,荷蘭的風力及太陽能,並非只有大廠商可以做,更看重公民的力量,荷蘭的國家氣候法鼓勵陸域風力和太陽能,應有50%的資金來自公民,雖不強制要求市政府入法,但也創造了市政府援引此原則的空間,讓市政府可以等到集資的公民超過門檻才放行(註6)。此外,在台灣裝設光電板賣給台電(躉購),通常要10年回本,荷蘭在戰爭後,只需要3、4年左右就回本。可以想見推動再生能源發展,需要經濟及政策的支持。


地面裝光電,也可以務農

在台灣,近期綠能對農業、農村的壓迫時有所聞。而荷蘭緯度高,其實發電的條件照理並沒有台灣好;同時,荷蘭也是農業大國,理應會擔憂或抗拒綠能在空間使用上對農業的排擠但荷蘭卻找出了並存的方式。如這座位於荷蘭東部與德國邊界附近的 Babberich 的 Emmerichseweg 的覆盆子農場,覆盆子為需光量較少的作物,即使在高緯度的歐洲種植,仍需使用的黑色網布遮蔽6成的光照量。為此每年汰換的黑網布成為果園的日常開銷,而且,也容易造成鳥類的傷亡,現在則利用半透明的太陽能板遮陰。這樣的做法,既不傷害農業,保護鳥類,也增加農民的收入。

圖片來源:©吳心萍

另外,荷蘭在治水上,過往以擅長蓋風車、堤防等硬體建設與水爭地與抗洪聞名,但現在的荷蘭則懂得和水共存,如滯洪池,而這座光電場,就是和滯洪池結合的,場外還提供電動腳踏車免費充電。


荷蘭的光電,能有以上的多元發展,並非只是技術進步而已,最重要的,是因為將民眾置於能源轉型的中心。在荷蘭生活過的人,大概都有經歷過的文化衝擊就是:荷蘭人願意花很多時間先達成共識,但共識達成後大家就一起推動。臺灣則往往是很倉促的推動,後面再被不同立場的人一再推翻砍掉重練再重練。有句話說,一個人走雖然可以走很快;但一群人一起走卻能走很遠,希望台灣的能源轉型之路,也能和公民一起,走得長長遠遠。


註1
關於荷蘭病的源起、病徵與荷蘭如何從荷蘭病恢復,請見:
陳亮宇,2016,20世紀的荷蘭病與隨後的荷蘭奇蹟(上)
陳亮宇,2016,20世紀的荷蘭病與隨後的荷蘭奇蹟(下)

註2
林宜萱,荷蘭天然氣田開採導致地震頻仍 能源巨頭與國家爽賺16兆,太報,2023年2月26日。

註3
Dutch Government to permanently shut Groningen gas field, Offshore Technology, June, 2023

註4
Darrell Proctor, New Report Shows EU Solar Installations Rise Nearly 50%, POWER, Dec.,20th, 2022

註5
NORDIC ENERGY RESEARCH Energy Communities

註6
Procurement guide for community energy, REScoop, 2023


內容企劃&文字編輯:陳亮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