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風雨亦無阻:《風雨無阻》書評

《風雨無阻》書封。(來源:作者提供)
號稱「全世界小孩最幸福」的國家生養小孩,真如外界所認為一帆風順嗎?當母親的又該為了孩子風雨無阻、無所不能嗎?
拿起《風雨無阻》這本書,第一印象是作者朱瑄文不但寫了、還「畫」了這本書,圖作之豐富令人目不暇給。身兼本書圖、文、譯(原作在荷蘭以《Heel erg anders》書名出版)的她熱切地想用文字和圖畫讓讀者知道,在異國當媽媽和世界上所有媽媽一樣辛苦,也必須在關鍵時刻作出重大的抉擇。
20150710_Heel erg anders_02《風雨無阻》書頁圖(來源:作者提供)
小樂是瑄文的長子,早在四歲半就被確診為自閉症患者。「自閉」對世故的大人來說是略帶難堪和嘲弄意味的字眼,對懵懂的小樂則是一片灰沉沉的陰霾;何況自閉症雖非疾病,卻是個長久的狀態,而且會持續終生。當有至親被貼上這個「標籤」,無論是誰都輕鬆不起來的。
荷蘭是講究人性的國家,但也未必所有面向都十全十美。小樂所受的待遇就是個案例:他的自閉狀態令老師不愛、同學排擠,所有人都快失去耐性。身為媽媽的瑄文,除了本能地想保護他之外,因工作而分身乏術的她還能做什麼?
瑄文是能寫擅繪的作者,現實生活中身兼媽媽、建築師和小樂的心靈導師,無論是在紙上或現實中都堪稱全能代表。《風雨無阻》正是關於這樣一個命題:全能者也有其所不能,無法一帆風順就要隨機應變。瑄文在經歷許多掙扎後,選擇放棄現職、全心照顧小樂,並將這段心路歷程訴諸紙上。
20150710_Heel erg anders_01《風雨無阻》書頁圖(來源:作者提供)
若說「風雨」是「父母成長班」的必考題,那「無阻」的程度是父母應答的用心;瑄文在能力範圍內無疑將這份用心給最大化了。可喜的是,她並未落入「外國教育就是比較好」的窠臼,而選擇由自己的心眼觀察,然後用具體的行動實踐教育孩子的責任。
懂得放下也讓她看見不同的風景:小樂塗鴉的對象原本僅止於機械,但某次瑄文仔細觀察一幅繪圖後發現小樂竟然也畫了人物!這份小小的欣悅同時伴隨了大大的寓意──如果仍在職場奮鬥,恐怕就沒空欣賞孩子的作品、更失去了進一步了解孩子的機會了。
《風雨無阻》宛如日記,以繪本故事書的型態和第一人稱視角,將媽媽和小孩的喜怒哀樂娓娓道來,適合喜歡從個人角度看教養的讀者。棄職就子的決定雖有各種解讀,但從小樂的角度來絕對是個好的決定,正如瑄文所說,「建築師有很多個,小樂的媽媽卻只有一個」。
20150710_Heel erg anders_03《風雨無阻》書頁圖(來源:作者提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