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親子教養專欄」團體中的自在與互助:荷蘭文化下的的團體教養

視覺設計:©Chao-Ling Ting。

本文作者Ingrid在台灣出生,於泰國、加拿大與台灣就學與成長。畢業於台大心理學研究所;荷蘭SKJ註冊心理師,具兒童臨床心理學與英國文學背景。


當我聽到敬重的皮特斯太太,這位有一成年女兒與一青春期女兒的荷蘭媽媽,告訴我:「她支持孩子參加排球隊的原因,只是因為打排球可以讓孩子感到快樂。」我腦海中第一時間冒出大大的問號,就這麼簡單?沒別的更深入的原因?按照一般亞洲父母的思路,通常不會只為了「快樂」,而是希冀以運動作為媒介磨練孩子的心性、品格、合作能力等,在鼓勵的背後,往往都有更複雜的動機。

「就這樣子嗎?」我狐疑地問道。

「哈哈哈,就這樣子呀!」皮特斯太太以她招牌的爽朗笑聲回應我。

「那你會希望透過參與體育活動,磨練孩子的品格或心性嗎? 像是鍛鍊毅力之類的?」我不放棄地追問道。

皮特斯太太想了一下,說道:「這點我還真沒想過耶!不過,除了打排球讓她很開心以外,有一件事我也很在意,就是她能否尊重在團體中與自己能力不同的隊友,並與隊友們通力合作,而非只是想表現自己的球技。」

「所以你是說,即使隊員間的能力有落差,依舊必須彼此尊重,所有的成員們都可以容許在球隊中享受運動的樂趣?」我訝異地與皮特斯太太確認我的理解,因為在我成長過程中,團體運動多是校隊性質,不夠優秀的成員,在團體中會遭受同儕跟教練很大的壓力,假若因自己的能力不夠而導致比賽失利,這樣的隊員在團體中大多很難有容身之處。

「是呀,我覺得我的孩子應該要能接納及尊重其他隊員,即使某些人在球技上是比較弱的,她也要學習與他們一起合作,這樣的學習比競賽的輸贏或她個人的表現更重要,也更有意義」皮特斯太太認真的回答我。

皮特斯太太的分享,像是一塊重要的拼圖,讓我逐漸拼揍中荷蘭教養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面向——團體的教育。


謎樣的荷蘭小學

荷蘭的學校不排名次,學生間不會有成績上的競爭與比較,如此異於亞洲文化的教育體制,並未令我感到驚訝,畢竟東西方在學校教育上的不同,早已人盡皆知。然而,荷蘭教育體制,還是給我不小的衝擊,首當其衝的就是學業的習得與評量模式。荷蘭的小學完全沒有作業,回家也不帶任何教科書,孩子在學校到底學到什麼?在學業上是如何成長?學校當局究竟是如何評量孩子的學業表現?這些問題對我來說始終是個謎,直到我深入了解荷蘭小學教育背後所看重的價值,心中的疑惑才逐漸被解開。


荷蘭教育體制背後的核心理念:人際社交與團體互動更重於學業

在荷蘭的教養文化中,普遍存在著一個重要的觀念,即重視社交互動的能力,更勝於學業成就,且從幼兒時期開始便深刻地落實這一觀念。荷蘭的義務教育由四歲起,在小朋友一、二年級(相當於台灣幼稚園的中班與大班),主要的教學內容皆在培養孩子的人際社交能力,三年級才開始進入字母書寫與算術等基礎學科能力的教學,相較於學業成績,老師會更在意孩子是否開心地跟班上同學打成一片。

雖然所有的孩子都必須在特定年紀入學,但能否升上三年級,年齡跟認知上的發展都非主要考量的因素。是否升上三年級,主要合併以下兩者的評估,分別是老師的觀察與每年的CITO考核。若孩子的認知表現足以進入三年級的學科學習,但孩子在自我概念、同儕互動、與成人互動及自主能力等幾項核心發展上,呈現尚未準備好的狀態,老師就會與家長討論,建議給孩子再多一年的時間,讓孩子能照著自己的步調成長。

混齡是荷蘭小學一、二年級的常態,不同年紀的孩子,即使在同一個班級中,老師會依據年齡不同的給予孩子不同的標準,例如:剛入學四歲的孩子,認知上能數出1~10,社交發展上能與其他孩子一起共享遊戲空間、即將升上三年級的六歲孩子,能數出1~100,並在人際互動發展上,進階到能與其他孩子一起合作完成教學的目標。在整體的教學上,孩子們一方面會依循著規劃好的教學進程前進,另一方面也會被引導發展出專屬自己的能力(例如:繪畫、樂高建構、算數、認識字母)。

一、二年級是奠定孩子具備穩固「小學生能力」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能自由選擇想要發展的能力,同時學習與其他同學有良好的人際互動,並在需要時懂得主動向老師尋求幫助,之後才會跨入那些需要有長時間專注的學科學習階段。

行文至此,我的思緒回到皮特斯太太提及她重視的團體互助。這樣的教養思維,與荷蘭的教育體制是如何相互搭配,而形塑出荷蘭獨特的團體教養模式。要更進一步思考這個問題,就必須回到我自己的孩子初上小學時的情況。

視覺設計:©貝拉 Cia Yun。


揭開荷蘭小學的神祕面紗

每天早上鐘聲響起,孩子們一窩蜂地擠向校門口。一開學,老師就明確地告訴家長,學校允許父母陪伴一年級的小朋友進入校園的建築內,協助孩子在教室外的走廊掛好外套與書包;但二年級的孩子就需要「獨立」完成上述兩件事,父母只能在建築物外揮手告別。

進入教室後,孩子們先是圍成一圈坐著,分享昨日下課後所發生的事情。穿了新衣裳的孩子們會一起在圓圈中唱跳新衣歌,向大家展現擁有新物品的喜樂。今天是你,明天是他,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於圓圈中分享,享受眾人的關注。

進入課堂教學後,除了每月規劃的教學主題外,課程會在固定時段,讓孩子們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項目操作,例如:拼圖、用珠子排圖形等,但不論選擇的項目為何,時間一到,所以的孩子必須集合,若是已經完成項目的孩子,必須將所有的物品收拾歸位,未完成的孩子,則可以把寫有自己姓名的牌子置於上方,放進下次待完成的特別區域中。

孩子在享有自由的前提下,同時學習遵守規範;而在學習方面,孩子的不同興趣與不同的成長速度是受到尊重的,不會有硬性標準跟同儕間的比較,只有為自己選擇負責的要求。

學校內沒有班級競賽,班級內沒有排名,即便是體育比賽上的成就,或全國性袋鼠數學競賽(Math Kangaroo)上表現,在班上或學校內都不會受到特別禮遇。同儕間不比較成績,也不會知道彼此的成績。孩子們只需要與自己的發展作比較,要今天比昨天更往前跨一步。一個孩子若在的閱讀、算術或其他科別上力不及於多數的孩子,也不會招來譏笑與排斥。


結語

就如荷蘭兒童流行合唱團 Kinderen voor Kinderen 於2019專輯中 「自己的步調」(Eigen Tempo)這首歌中提到,每個人有不同的 talent(特長),每個人有自己的 eigen tempo(自己的步調)。你好,我也好,每個人不同,但在團體中,都能擁有一個自己舒適的位置,快樂自在地做自己。

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我當然是喜歡荷蘭的團體教養模式,但也深知如此的文化,並非一朝一夕能建構起來,在美好理念背後是無數的堅持與努力。我同時體認到,自己心頭也必須有一把明亮的尺,持續維持環境與風氣給予孩子寬廣探索與伸展的空間,但是這絕不是忽略「自我要求」的藉口,如同之前的文章所談論,紀律與自由並重,這才是荷蘭教養文化的精髓。

荷蘭是個崇尚自由、沒有制式標準的國度,唯有從自己做起,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引導他們認識自身的「能」與「不能」,才能帶領孩子習得「為自己負責任,為自己設立目標,並建立自我要求,去達成自己設立的目標」之能力。


註1
以筆者孩子所居住的城市為範例,每學期學校都會發給孩子一本,由居住地市政府所統整的各體育俱樂部所提供的體育課程資訊,孩子能與父母一起選擇試上課程,參與後,選擇喜好的體育活動,並加入俱樂部參與其所提供的課程。至於球隊,一般球隊都以社團性質為主,此文中所提的排球隊亦非競賽級的球類社團。


註2
荷蘭兒童很早便開始團體生活,並於滿4歲隔日即進入小學。政府將相當於台灣幼稚園中班與大班的學程納入國民義務教育中,為小學8年的一年級(Groep 1)與 二年級(Groep 2)。


註3
中央考試發展研究院 (Centraal Instituut voor Toetsontwikkeling)或簡稱CITO,是荷蘭發展與管理的考試和測試的組織。小學階段的CITO考核(Toets)一般一年1~2次,主要作為客觀評估與追蹤學童自身,以及與同年齡孩童相比較下,在知識理解與不同技能上能力表現上的差異。


註4
Wiskunde Kangoeroe (Mathematical Kangaroo) 是一個超過77個國家/地區舉行的國際數學競賽,於每年於3月的第三個星期四舉行,國小與國/高中階段共有6個級別的參與,題型不僅限於選擇題形式。除了基本的計算技能外,此競賽還需要啟發性的思維,毅力,創造力和想像力,邏輯思考與其他解決問題的策略能力。


註5
Kinderen voor Kinderen(即兒童為兒童之意)為荷蘭廣播公司 BNNVARA(原名:VARA)的兒童合唱團。該廣播公司自1975年以來每年都發行一張帶有新兒童歌曲的專輯。


內容企劃&文字編輯:廖冠濱、黃又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