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送禮哲學大不同-荷蘭禮物的以表心意

送禮學問多,東西大不同(©Cindy Liao攝影)
誕和新年剛過,接著又要迎來春節,逢年過節,自然想到送禮的問題。中華民族從古至今有著禮尚往來的習俗。可這「禮」到底是怎麼個送法,筆者在中國大陸住了 21 年、在荷蘭住了 6 年,對於東西方之間送禮的差別可有不小的衝擊。
還記得小時候,每逢過節媽媽帶著我去爺爺奶奶家送禮的場景:大包小包,水果零食。好像送的件數和內容還有講究,每件東西都有一定的象徵意義。而現在,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都被一個簡單的紅包取代。當然,可以說是現代人變得實惠了,因為收到這種「禮物」的人可以自由支配,各買所需;但換個角度,也可以說是現在的「節」味兒輕了,因為那些大包小包不僅僅只是水果零食,也充滿著一種氣氛,告訴大家「過節了」。
說到紅包,親戚朋友家的小孩每到過年就會特別開心,因為可以收到壓歲錢。不過,在互給壓歲錢的時候可要注意了,收了多少,再送出去多少都是有講究的。不能別人給了你家孩子 800 ,你只給別家的 200 ,那樣會被人說成不懂規矩。看來,光光禮尚往來還不夠,其中的蹊蹺還得自己好好捉摸。
相比繁文縟節的東方,荷蘭社會在送禮這方面似乎要簡潔許多。對他們來說,送多送少無所謂,在乎的是那份心意。一盒巧克力、一袋咖啡豆或是一束鮮花也能讓他們樂半天,很容易滿足的樣子。倘若你沒興致去擠耶誕節期間繁忙的商店、不去為他人挑選禮物也無妨,不會被人稱作「不懂規矩」。在他們看來,送禮是一種個人行為,不受傳統禮節約束。能收到禮物自然開心,收不到也不會失望。似乎在這樣的社會裡生活更輕鬆更隨意些。不過這跟他們的「自我主義」也是有很大關係的:凡事以個人為出發點,不會過多地考慮他人的看法。
接下來要談的這種送禮就沒那麼輕鬆了,即是送上司之禮。如今的中國,想要在一個單位「混」下去,逢年過節不給上司送點禮,難保他/她明年還會對你那般「悉心照顧」。不過,這禮一般都是偷偷送的,也只有跟領導關係好的人才有資格送。送多送少與領導的級別成正比。內容嘛,以現金居多,實惠!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領導們習慣了收禮,下屬們習慣了送禮,哪年不收不送似乎還覺得缺了點什麼。
而在荷蘭,情況似乎是相反的。每到年終快過聖誕的時候,每個員工都能收到企業的一個聖誕禮包,來感謝員工這一年來的辛苦付出。就算上下級之間的「禮尚往來」也都是基於個人情誼,不會有其它想法參雜其中。下級不會指望在「表示心意」後,老闆會對其關愛有加。因為在荷蘭,除了憑本事說話,基本沒有別的競爭標準。說到這裡,不得不感慨荷蘭人對「禮」的想法之單純啊!
所以在這裡我們有了幾種不同的表情:中國大陸的上司–心裡喜笑顏開,表面卻要故作冷靜;大陸的員工–心裡糾結萬分,表面卻要恭恭敬敬;西方的上司–看見員工努力工作收到禮物,很開心;西方的員工–一年的工作得到了小小的獎勵,很欣慰。這樣的幾副面孔,似乎便可以說明「送禮」在中國和荷蘭之間的差別了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