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2017年大選解析

2017大選右派傾出,荷蘭民意難以預測。(圖片來源:flickr#Patrick Rasenberg
蘭2017年第二院大選進入倒數階段,「超級星期三」在即,民調出籠呈現出以往不同的聲音。以下為看官們整理目前荷蘭政局背景及選舉戰況,也藉此窺探歐洲政局未來的可能變化。
荷蘭總體政情現況
目前第二院(或下議院)的運作是由2012年9月6日選出的議員擔綱,這些議員共來自11個不同的政黨,其中最大的自由民主黨(VVD)獲有41席,第2大的工黨(PvdA)則有38席,故選舉結束後再經過52天的磋商,才由這兩黨組成執政聯盟,進而由它們籌組內閣治理國家迄今。其他在野獲有比較多席次的政黨計有:自由黨(PVV)15席、社會黨(SP)15席、基督民主黨(CDA)13席;而在議會開始運作後,VVD、PvdA、PVV、50Plus等黨共有8名議員,因理念不合分別退出原屬政黨,這8名議員或自行組黨或跳槽他黨,致目前在第二院占有議員席次的政黨,從當初選完後的11個黨,變成16個黨。
2012年所舉行的大選,係原2010年所組執政聯盟之一的自由黨(PVV),因對執政龍頭自由民主黨(VVD)提出精簡143億歐元的預算方案不滿,憤而退出執政聯盟後,當時的總理Mark Rutte(VVD)因感執政聯盟的代表性不足,便向女王Beatrix提出內閣總辭,而於該年舉行提前改選性質的大選(Snap election)。
內閣現況概述
現行的內閣是2012年大選後,由自由民主黨(VVD)和工黨(PvdA)所組成。因VVD的議員席次較PvdA多,故內閣總理仍由上屆的Mark Rutte(VVD)續任,荷蘭政壇暱稱為:「第2屆Rutte內閣」(Mark Rutte II)。荷蘭中央行政機關設有11個部級單位,由VVD出任首長的計有:由總理兼任的政策協調部或稱不管部、國防、經濟、治安暨司法、衛生福利暨體育、以及基本建設暨環境等6個部;而由PvdA出任首長的則有:由副總理兼任的社會暨就業部、外交、內政、財政、以及教育文化暨科技等5部。
持平而論,2010年10月後,連續2屆的Rutte內閣,在經濟上的表現算是不錯,尤其是Rutte總理個人的表現深受企業界肯定。Rutte內閣為因應任內所面臨的金融風暴,曾咬緊牙根實施不受歡迎的撙節措施,例如:減少醫療支出或失業補助等社會福利措施,或精簡政府組織、延後退休年齡等,奠定了其後荷蘭經濟復甦的基礎。
過去7~8年,荷蘭的經濟歷經2次衰退的W型復甦,直至2015年起終於逐漸恢復真正的活力。去(2016)年荷蘭的經濟,無論是從實質GDP的規模、工業產出、進出口金額、房價、失業率、或消費者的購買力等來看,都已恢復或超過金融危機前的水準,因而當前荷蘭各界看待未來的經濟,在氛圍上可說已恢復原有的信心,並持較為樂觀的態度。
VVD的執政包袱
Mark Rutte內閣的撙節措施,雖奠定經濟復甦的契機;但荷蘭民眾長年來習以為常的社會福利卻已大不如前,因而引發不少抱怨。例如前一陣子中央政府將醫療照護的預算和責任,全部下放給地方政府;但因各地居民的年齡組合和地方政府財政狀況不同,故曾帶來許多轉型的陣痛,受影響的民眾怨氣沖天,這件事給主張下放政策的PvdA黨帶來很大的政治傷害,以致該黨雖有執政優勢,選情卻十分低迷。
2014年起,歐洲逐漸開始湧現回教的難民潮,到了2016年逃往歐洲的難民數更以百萬人計,其中97%的難民來自敘利亞,為如何收容或安置這些難民,或處理難民帶來的治安疑慮等問題,曾引發歐盟國家間激烈的衝突。2016年對難民持最寬容政策的德國,在科隆教堂前的廣場發生難民騷擾婦人的事件後,更引發各國反對收容難民的風潮,期間民粹主義大為抬頭,排外情緒高漲;故許多有識之士認為:英國脫歐公投過關、義大利執政黨下台、或德國、法國、西班牙、甚至一向溫和、開放的荷蘭等境內的極右派政治勢力高竄,都和難民因素有關。
荷蘭當然也面臨處理難民的問題,中央政府在規劃各地方的難民收容所時,疑似未盡妥善而引起許多地區民眾的反感;遂使多年來主張反回教移民、反歐盟、反歐元的極右派政黨PVV,由過去承平時廣受譏諷的情勢,倒轉成深受民眾青睞、愛戴的對象;該黨黨魁Geert Wilders因而常攻占國內外主流媒體的版面,成為荷蘭當紅的政治人物,目前看起來PVV有望成為本次選舉最大的贏家。
至於執政聯盟之一的PvdA雖有執政優勢,但施政上似不若VVD黨般恪守政黨原有的核心理念,再加上黨內兩大山頭間常生齟齬等,在在都讓原支持該黨的選民失望,紛紛倒向其他如GroenLinks、50Plus等左派政黨。依現行民調顯示,該黨選後的議員數可能會折損過半。
目前選前局勢
根據《荷蘭民意綜合指標》基於EenVandaag/Intomart Gfk、Ipsos、I&O research、Kantar Public、LISS Panel、以及Peil.nl等各民調機構的調查結果綜合顯示,PVV在一段很長的時間內都呈領先的局面,尤以今年1月8日曾以35席領先第2名VVD的23席時,領先的差距最大;但目前領先的幅度逐漸縮小。依該綜合民意指標2月24日最新的結果顯示,有14個黨將可獲得席位,其中8個黨可望獲得10席以上,依序分別為PVV(24-28席)、VVD(23-27)、CDA(16-18席)、D66(15-19席)、GroenLinks(15-17席)、PvdA(11-15席)、SP(11-13席)以及50Plus(7-11席)。
PVV原本一馬當先,現在卻和VVD形成拉踞戰,一般認為原因有二:第一是許多原本支持PVV的選民,在投票日近後,心中對該黨純荷蘭人優先的極端排外政見,以及荷蘭應脫離歐盟的立場仍懷有疑慮。二是VVD的Rutte總理曾一再表示PVV雖係從VVD分裂出去,政黨理念或有許多重疊之處;但選後他絕對不會和PVV合組執政聯盟,致使PVV的支持者逐漸了解到,若把選票投給PVV,而該黨卻無法執政時,不如把選票投給VVD。此一微妙的趨勢在2月20日荷蘭企業界公開挺Rutte總理後,VVD的聲勢愈發受到很大的鼓勵。
選後預測局勢
如以目前民調對各主要政黨可能獲得的議員席次來看,要組成「執政聯盟」至少要3~5個政黨的議員數才可能過半(76席);由於有些政黨已明確地表明不會和領先的PVV合組執政聯盟,因而主流見解認為選後PVV極有可能會步當年PvdA的後塵,成為最大的在野黨。鑒於現行執政的VVD因Mark Rutte總理個人的政治魅力和不錯的執政成績,外界多認為VVD可能於選後挑選CDA、D66、GroenLinks、或PvdA等政黨合組執政聯盟,屆時可能會出現「第3屆Rutte內閣」(Mark Rutte III)。
但若仔細研析1977年和1982年大選的選後局勢時,會發現都是呈三強鼎立的局面;當時偏左的工黨(PvdA)雖兩度都是選後的最大黨,1982年時獲得的議員數(53席) 更多,可是若偏右的基督民主黨(CDA)和自由民主黨(VVD)堅不與渠合作時,PvdA除淪為最大在野黨的命運外,並無其他選項。
然依現行民調顯示,目前主要的8個政黨可能獲取的議員席次相差不多,加上荷蘭選風因難民問題、烏克蘭入盟問題等,致反歐盟的情緒高漲;使得一向主張親歐的政黨陷入苦戰,有些政黨(如CDA、PvdA)的領袖在競選時常有意無意地切割親歐的立場。在此風潮下,若選後出現PVV稍大、其餘7黨差不多大的微妙局面,致執政聯盟出現多種可能的組合時,PVV是否真如主流看法般,完全沒有執政的機會,似也稍嫌武斷。

延伸閱讀
黨中民主–荷蘭CDA黨員大會第一手直擊
荷蘭選舉面面觀(一):依政黨比例組成的上下議院

作者介紹沈建一
駐荷蘭台北代表處經濟組組長

本文獲駐荷蘭台北代表處經濟組授權轉載及簡易編修,原文刊載於荷蘭-歐盟經貿觀察第56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