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荷蘭求職:個人履歷、人際網絡與理想雇主清單

認真工作中的荷事生非團隊夥伴。(圖片來源:©黃又嘉 Yu-Chia Huang)
砌一壺茶(或咖啡),聊海外求職的酸甜苦辣
那天下午在萊頓(Leiden),氣溫已落至冰點,三個女人相約在一個朋友家聚集。朋友泡了一壺好茶,切上幾盤水果小點,在啪滋作響的火爐旁,大家天南地北地聊工作、聊文化、聊感情。身為在海外生活、工作的我們,共同經驗著跨越文化與在他鄉生存所需要的理性規劃、策略思考、數字計算(這些數字可以是年紀、帳戶、居留年限等等)。但看了很多、算了很多,回頭來看卻突然發現,「一個人隻身在外的情緒和壓力」,往往沒有被好好地處理。放眼坊間或網路上的海外求職分享,隨處可見前人提供的成功公式與攻略寶典。但是,這些海外求職管道與技巧之「公開」、「揭密」,似乎都預設著藥到病除。若服用後沒效(工作就是遲遲不降臨),則是求職者自己的問題了。
當下,我們幾位朋友不禁有感而發:「但決定每位求職者行動的關鍵和背後的心情,又有誰能看見呢?」其實,那些看似光鮮亮麗的海外生活和工作經驗,背後真正的酸甜苦辣,往往都是臉書上看不到的孤獨之旅。
去年的我,也剛好正經歷過海外求職的冷暖。在陽曆陰曆都是新年的此時,寫下一些在荷蘭求職的雜感,希望在一點經驗分享之餘,能以同樣是求職者的同理心,道出一點荷蘭職場的苦與甜。希望正要畢業的新鮮人,或正在職場思考轉換跑道者,都多少可以在以下內容中找到收穫與共鳴。
圖片來源:Linkedin
一、 求職前得先處理好「我」:履歷,動機信和領英(Linkedin)
想在荷蘭踏入職場,得先破「求職」這關魔王才行。我自己經驗過兩波密集的求職,一次是畢業後求職,一次則是工作兩年半後轉職。兩次都可算是跨領域求職,畢業時從人文學科轉入科技產業,幾年後再從科技硬體業跳入軟體業。兩次都面臨背景不足(非本科畢業)、語言能力受限(除了英文還有荷蘭文)、沒有人脈(新的產業和職位)、時間壓力(受限於簽證期限和一週四十小時工作外的零碎時間)等關卡。但透過許多前輩的引導,網路無國界的聯繫,親朋好友的支持,和無退路的決心,新工作還是在一年後降臨了(狀態顯示已被打暈)。
有人說,求職是一場自我行銷之旅,透過個人品牌的建立把自己銷售出去。不論我們目前的落腳點在何處,對我來說,求職更是一條漫長的自我了解、以至於自我實現的過程。談到求職或是轉職,前提是有一個「我」在其中。大部分人申請工作需要履歷和動機信,也都是在表達這個「我」是誰,並與「理想雇主」建立關係。因此,求職的出發點得先歸回自己。
我自己花了好長一段時間釐清自己過往的經歷(閱讀平台「八萬個小時裡」的職涯文章,對我幫助甚大,這裡也推薦給讀者 ,請見註1),與市場現有的需求做出比較和取捨,再加上一點運氣作為調味,揉擬出摸索前進的道路。撰寫履歷和動機信的過程漫長且繁瑣,且針對每間公司職缺都還得客製化內容,寫好再請好友幫忙給意見和修改語詞裡的盲點。但這些點點滴滴最終都會累積成更好的文件。建議求職者不妨多參考不同版本的履歷,尋求身邊朋友的意見,在來回的修正中,合宜的履歷將漸漸成形。
另外,在荷蘭Linkedin(領英)幾乎已經取代紙式名片,建議對荷蘭求職有興趣的讀者把Linkedin當作求職的基本功課,定期更新維護。除了Linkedin,其他平台如Indeed.com和Glassdoor也提供不少荷蘭職缺、公司評比甚至是薪水資訊。若稍微有點荷蘭文基礎,也不妨試試荷蘭人常用的Nationale Vacaturebank,我自己在Nationale Vacaturebank上是直接上傳英文履歷,在行銷和商業數據的背景下,也曾驚喜地得到幾個獵頭來電約面試的機會。
許多談荷蘭職場的文章,也都處理過「荷蘭文」這個議題。究竟在眾人英文普遍不錯的荷蘭職場,荷蘭文的重要性有多高呢?我自己是認為,既然都一腳踏入荷蘭了,就乖乖學吧!因此,建議把「正在學習中」與「有高度興趣學習」的動機和進度都放在履歷上,且避免太誇大。在某一次面試中,荷蘭主管看著我的履歷,說哦你會說荷蘭文啊,那我們就來考試吧!於是,接下來三分鐘全是荷蘭文的對話,求職者可得招架得住才行。
坊間對荷蘭的一頁履歷建議甚多,荷事生非也會陸續推出幾篇文章細談履歷要怎麼改,動機信要怎麼寫,因此這部分就恕我不在此多著墨。這篇文章想要著重的重點在於:在荷蘭求職,建立好自己的履歷後,請開始建立人脈吧!
二、在異鄉建立人際網絡:從線上打回線下
在荷蘭求職,幾乎沒有人不承認建立人脈網絡的重要。在今日大公司履歷幾乎都先經過系統篩選的自動化年代,找到對的人脈,便可能有相關人士在公司內部替你向上遊說,或在關鍵時刻把你的申請資料從人資爆滿的信箱內打撈出來。一個內部員工三分鐘的介紹,可能遠比你花三小時整理出來的黃金關鍵字履歷還有效。我自己曾在周六寄出精心撰寫且修改無數次的求職信,但五分鐘後就被系統秒拒,其中的錯愕不是「啊!如此有效率的組織」,而是「所有的努力都化為烏有」的嘆息。
在越來越多機器取代人力的年代,我們是否準備好重新運用人的特質,建立、培養、維繫關係?這將是進入職場前後都少不了的功課。在荷蘭身為外國人,請做好需要在沙漠裡開江河的心理準備。
(一)網路之外,還有就業博覽會
身在異鄉,人脈其實更為重要卻也困難。我自己一開始找工作的方式也是屬於被動派,透過Linkedin或喜歡的公司網站投工作,亂槍打鳥,投一間是一間,彷彿投越多被請去面試的機會就越大,這種海投的方式,無非是利用累積申請數量來安撫自己找工作沒進展的焦慮心情。幾個月後,望著自己的求職Excel清單只有不斷累積「拒絕」或是「沒有回音」的份上,我只好硬著頭皮開跑就業博覽會。畢竟,領英(Linkedin)可以是第一步,但不是全部。

圖片來源:De Nationale Carrièrebeurs。2019年的活動將於4月5-6日於阿姆斯特丹舉辦。
荷蘭從每年年底在大城市如海牙、阿姆斯特丹等會定期舉辦就業博覽會,其中我跑過的The IamExpat Fair和De Nationale Carrièrebeurs就是例子。荷蘭組織IamExpat以服務在荷蘭的外籍人士為導向,其主辦的就業博覽會也包含了住屋、教育、語言學習等展攤。我個人認為可以走走看看,認識一些不錯的新創公司,但在工作機會的取得上,除非你有正相關背景且熟習歐洲語言(有中文職缺,頻率不高且競爭激烈),否則還是相對困難。De Nationale Carrièrebeurs (The National Career Fair)從其名稱就可以看出,它是一個國家層級的就業博覽會,當中的組織五花八門,從公到私由大到小都包。由於組織的多樣與繁雜,De Nationale Carrièrebeurs還給予各展攤適合的學歷和產業標籤,幫助求職者篩選適合自己的潛在雇主。對於想要了解荷蘭公司部門系譜的讀者,De Nationale Carrièrebeurs可以提供一個初步的索引。
在就業博覽會上一個個攤位排隊找人資和獵頭聊天,除了表達想要了解對方公司的興趣,更是藉機把自己介紹出去。就個人經驗而言,我把就業博覽會定位在了解產業和訓練自己與陌生人一分鐘自我介紹的能力,幸運的話就業博覽會可能會帶來人脈甚至面試的經驗,基本上來說大概就是名片一疊和一袋文宣與行銷產品。
(二)列出理想雇主,作為建立人脈的導引
如果說,就業博覽會是我從線上轉往線下求職經驗的序曲,《用兩小時找工作》(The 2-Hour Job Search: Using Technology to Get the Right Job Faster)這本書就是帶領我邁入主歌之前的間奏。在嘗試過線上申請、線下就業博覽會兩者都成效有限的節骨眼,我遇到了《用兩小時找工作》這本書。雖然起初帶點懷疑之心,但閱讀之下發現收穫甚豐,以下且聽我娓娓道之。

圖片來源:The 2-Hour Job Search
《用兩小時找工作》(The 2-Hour Job Search)的兩小時,指的不是閱讀時間,而是實踐其方法論的時間總數。這本書扭轉了我一個找工作時候的盲點:與其把找工作看作是一個累積「失敗」的挫折紀錄,何不讓找工作成為一個很有策略並令人期待的過程(註2)。The 2-Hour Job Search要旨在幫助求職者建立一份約四十位的理想雇主清單,並提供具體實例,訓練求職者一步步與理想雇主建立關係,直到取得合約。因限縮求職的範圍,這本書幫助我從茫茫職海中聚焦,進一步將求職從「未知的焦慮」,轉化為「求職的已知代辦事項清單」。畢竟職缺千百種,最終我只需要一份工作。
這份四十位理想雇主清單,顛覆了過往求職者往往習慣建立的「失敗清單」。作者透過幾個條件:「理想雇主釋放職缺的頻率(代表了公司尋人的急迫強度)」、「求職者動機的強弱(由1到5分評量你喜歡這份工作的程度)」、「人脈的有無(畢業生網絡或二三度關係等弱聯繫網絡存在有無)」等條件,幫助求職者排列出四十個理想雇主並訂好優先順序。書中進一步提供各種與理想雇主建立關係的方式,例如透過cold calls尋找潛在雇主裡的正確人脈、透過fan email約資訊面試等 (註3),逐步帶領讀者建立起一套人脈求職的習慣。
照著作者熱誠的指引,我建立起自己的理想雇主清單,照著清單排序一家家公司透過Linkedin、校友關係、弱聯繫等約人打電話或見面聊天。幾個月下來我也聯絡了大約十五位朋友或陌生人,用過數十個小時準備、執行、追蹤聊天內容。與人進行資訊面試的過程幫助我釐清自己求職的方向,並進一步透過業界人士理解產業發展、公司文化、和面試方向,這些資訊通常都是求職者無法從網站上的職缺看出端倪的。
老實說,關於《用兩小時找工作》(The 2-Hour Job Search)的技巧,我並非照單全收或全面執行,但回顧自己的求職經歷,我也不意外地發現,目前的雇主正落於清單的第十五位。由此看來,觀念的轉變與投入人際網絡的覺悟,是我去年在荷蘭找工作最大的助力之一。

 

三、做健康的自己,並隨時做好準備
從海投求職信、逛就業博覽會、到豁出去透過人脈找工作的經驗,對我來說都同樣重要。編修履歷的過程幫助我認清市場需求,在精煉履歷的過程中不僅訓練文筆、更從過往經驗尋得可以行銷自己的籌碼。就業博覽會定位在了解產業,和訓練自己與陌生人一分鐘自我介紹的能力,並了解其實在[email protected]的背後,其實也是個和你我差不多的親切人類。有了前兩者的基礎,準備好自己在各種場合下,運用好奇心去面對人。「你正在做甚麼?」、「你的產業是甚麼?」、「擔任甚麼樣的職位?」、「遇到的挑戰是甚麼?」此外,可能幫助或給予建議指點的人,也可能不是在專業社群裡,而是出現在健身房、語言課、或是派對上。
「時間」往往是找工作過程中,一個給求職者帶來壓力的重要來源。不論時間背後代表的是經濟壓力、簽證到期的急迫性、或是逐漸累積的失敗挫折感,都令人有種「到底甚麼時候可以結束」的感覺。因而,在這篇談求職的分享裡,我也想提醒讀者,找工作的同時,健康和規律的生活扮演著平衡身心靈的要角。適當地在生活中置入例行公事(routine),不論那是工作(經濟來源)、課程(專業能力進修,或是學習荷蘭文!)、運動(健康的身體帶來好心情與清晰的頭腦)、充足的睡眠(恢復大腦長期記憶的功能)、家事(一個舒適的環境),也不要讓自己完全從社交網絡斷了線。畢竟理想的工作生活包含了平衡與健康,而平衡與健康是可以從找工作時期就開始培養的。

 

是小結,也是開場
回顧這篇「淺談在荷蘭求職」,我首先分享求職前如何思考「我」和準備好自己的履歷,在求職過程中,又如何透過線上(例如Linkedin)和線下(例如就業博覽會)的管道,在異鄉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人際網絡。此外,我自己收穫甚豐且想法突破的是,與其記錄自己求職未果的結果,不如花時間建立起一套理想雇主的排序清單。最後,健康和規律的生活,更是在求職階段就可以建立培養的。
整體來說,這篇文章不過是個人一點海外生活與工作心得的分享,希望對將要在荷蘭求職、或是在荷蘭思考轉職的你有些幫助或引發一些共鳴。若讀者發現求職與人際培養方法各地大同小異,那就再好不過了。荷事生非接下來將繼續針對「荷蘭職場專題」刊出一系列好文,從中我們將細談履歷和動機信的寫法、面試的準備與合約談判的過程,請各位讀者拭目以待。
註1:
八萬個小時(80,000 Hours)源於一個牛津大學在2012年執行的研究計畫,計畫獲得廣大的回響,後來轉型成一個非營利組織。該組織名稱中的數字「八萬」,來自於人一輩子大約的工作時數。如何幫助人極大化這八萬個小時的效用、並且達到利他主義的結果,即為這個組織的成立目的。八萬個小時志在幫助人找到自己的長處,並整合世界待解決的最困難問題與職場條件,引導他們找到可以貢獻自己最大影響力的位置。他們認為,有意義的職場生命就在這個公式裡展現(如下圖)。八萬個小時提供了大量的研究個案與實用方法,鼓勵入學前、畢業前、甚至進職場後的年輕人挑戰自己,並尋得有意義的職涯。
圖片來源:Part 8: How to find the right career for you
註2:
求職者往往透過Excel等文件檔來追蹤申請進度,但往往這份Excel清單就成為紀錄失敗的「失敗清單」。透過建立一份理想雇主清單,並結合書中提供的人脈求職技巧,作者希望每位求職者在打開自己的Excel清單時,看到的是動力和進展。
註3:
請參考《用兩小時找工作》(The 2-Hour Job Search)的步驟2。
參考資料
如何在荷蘭找工作–MBA畢業求職分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