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個平台看荷蘭解決食物浪費的群體戰思維:零浪費網絡(No Waste Network)& 廢物也很可口(Verspilling is Verrukkelijk)

圖片來源: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官方Flickr
近年來,有關「食物浪費(food waste)」的討論越加熱烈,帶出困擾人類且至今在全球消費系統依然無解的兩難:「當世界某些角落有大量人口飽受缺乏糧食之苦時,地球另一端卻出現糧食過剩且被丟棄的問題」。
這問題有多大?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簡稱FAO)統計,每年全球約有三分之一(13萬噸)生產的食物,在消費過程中被浪費,這量足以餵飽30億人口,相當於10個美國的人口。其中主要浪費的食物包括麵包(22%)、乳製品(17%)、蔬菜(14%)、水果(12%)、肉製品(7%)等。這問題直接導致的經濟損失僅是冰山一角,背後暴露出全球失衡的農糧系統,甚至隱藏更大的環境危機,例如能資源消耗及全球遲遲降不來的碳排放量。
當然,糧食浪費/缺口的問題已激發越來越多新創企業家,發展出創新產品和服務來解決,像是荷事生非2015年的文章「我很醜但我美味依舊-醜食物在荷蘭」介紹荷蘭企業Kromkommer、In-Stock從「長相醜陋的食物」發想出的商業模式則為一例。不止在荷蘭,全球不少國家都有相類似的概念和企業推出,像是英國的Toast Ale拿浪費的麵包釀成啤酒、德國科隆開張專賣要被浪費掉食物的商店「The Good Food」;包括在臺灣也有剩食餐廳「七喜廚房」、將剩食結合公益的「享米社會企業」等企業案例,都蘊含著「勿以貌取食」、「讓醜食也有出頭天」的中心思想。
相較降低全球碳排量或能源問題,解決食物浪費在眾多的環境議題中還算新,實踐方面也仍在發展和成熟當中。化「被丟棄的食物」為「新產品服務」在全球各地都尚未成為主流市場,即便近年來積極推動環境永續的荷蘭,這塊市場依舊是正待開拓疆土的利基市場(niche market),也因此努力的效果還有待評估。由於處理食物浪費議題的創新過程,牽涉到食品供應鏈各端的利害關係人的千百種想法。因而,荷蘭提出哪些策略和手法面對這個複雜的議題,值得我們多多探討。以下,本文介紹同樣針對食物浪費議題,但分別從不同角度切入的兩個網絡平台:一個是整合和提供資訊的「零浪費網絡」(The No Waste Network),另一個則為連結市場通路和零售業的「廢物也很可口」(荷文 “Verspilling is Verrukkelijk”;英文 “Waste is Delicious”)。從這兩個平台的做法,我們可以發現荷蘭人不孤軍奮戰,而是將餅畫大,一同打群架的團體戰思維。

 

匯整政府及研究的資訊整合平台The No Waste Network
零浪費網絡(The No Waste Network)」之成立,是由政府率先與研究單位合作,扮演資訊整合提供、教育及倡議的角色。零浪費網絡為三大要角的聯手,一是政府的農業自然管理與食品部(Ministry of Agriculture, Nature and Food Quality),二為食品科技為長的瓦赫寧恩大學食品與生物基研究所(Wageningen Food & Biobased Research),三則是由荷蘭多家企業組成的永續食品聯盟(Sustainable Food Alliance,荷蘭文Alliantie Verduurzaming Voedsel),此聯盟專注於減少食品製造和運輸過程帶來的環境衝擊、提升動物福祉及公平貿易的倡議。

圖片來源:The No Waste Network官網
平台提供不同種類的「工具包」,試圖讓有意減少食物浪費的企業組織降低上手的門檻,也比較能提高意願去執行,其中包含相關科學研究、國內外企業實務案例、食品相關法令規範的整理,可協助企業測量監控的工具及輔導單位等。此外,平台上也整理給對重視此議題的消費者現有的網站資源,例如聰明購物手冊De Bewaarwijzer(The savings guide)、由營養中心(荷蘭文Het Voedingscentrum; 英文The Nutrition Center)和瓦赫寧恩大學食品與生物基研究所共同推動的線上公眾倡議「食物大作戰(Foodbattle)」,以及市面上販售流通的一種量杯「Eetmaatje」,讓人煮飯時能精準的量米飯、義大利麵和北非小米(couscous)的使用量,降低食物多煮而造成的浪費。

 

商機串聯及通路合作的新創平台Verspilling is Verrukkelijk
除了透過縮小知識落差著手的「零浪費網絡(The No Waste Network)」,一年前,另一個從商業角度切入的平台也形成。由荷蘭MVO Nederland為協調單位,串聯荷蘭18家新創企業(註1),推出「廢物也很可口(Verspilling is Verrukkelijk)」的平台。Verspilling is Verrukkelijk平台的主要協調單位MVO Nederland前身為荷蘭經濟部設立的組織,旨在協助連結荷蘭各企業(尤為中小企業),透過彼此合作,試圖共創更大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簡稱CSR)影響力,此網絡如今是歐洲最大的永續商業網絡。
許多的平台成員企業皆是提供剩食設計的相關餐飲服務,比較常聽聞的像是將販售不完的蔬果製成湯包、醬料罐頭類產品;或是把被超市丟棄的水果製成冰茶及酒類等飲品。但也有些企業的產品挑戰了我們的想像,像是將漢堡肉一半的成分放入咖啡渣種植的袖珍菇,用咖啡渣、橘子皮和油製成的香皂。除此之外,也有新創企業的商業模式不只侷限在解決食物浪費,也結合「食物銀行」和「待用餐」的概念,以買一碗湯、捐贈一碗湯的形式,協助社區弱勢。
「廢物也很可口」平台目前串聯荷蘭18家以解決食物浪費為目標的新創企業。(圖片來源:Verspilling is Verrukkelijk官網
由於平台成員以中小型新創企業為主,各自擁有的資源、市場影響力都有限,因此平台以「群體戰」方式將市場的餅一起擴大,2018年平台計畫針對三項著手:零售通路(retail)、餐飲服務(catering)、及推出的年終驚喜包(荷蘭文Eindejaarsgeschenk,英文End of Year Gift)。在零售通路方面,比起新創企業單打獨鬥,平台的合作,較容易以提升整體品牌能見度。Verspilling is Verrukkelijk在今年三月,成功和一家在瓦赫寧恩的Jumbo超市加盟連鎖店(Jumbo franchise)合作,讓一些平台的產品成功上架於該店。另一個以群體力量打入市場的例子,便是因應年底假日的「年終驚喜包」,平台將成員多品項的產品包裝成「年終禮盒」的方式,禮盒以B2B(Business to business)商業模式切入,因為年終時企業往往會發送贈禮給員工和商業夥伴,平台企圖透過「禮盒」的行銷概念,傳達「廢物也很可口」的背後理念。

圖片來源:Verspilling is Verrukkelijk官網
這三種手法都是近一年才推出,目前談執行成效似乎太早。以策略面來看,針對餐飲服務和年終驚喜包兩大管道,除了目標對象較直接且單純,平台較可利用「客製化」的方式推出,讓產品背後的社會環境理念成為附加價值,容易說服合作客戶買單。相較之下,零售通路屬於硬碰硬的市場,把目前還是小眾的產品直接和其他(主流)產品競爭。在多數消費者對價格較敏感的市場中,價格偏貴的剩食產品要成功打入消費大眾的心需要長時間經營,關鍵在普遍消費者對環境意識的程度。換句話說,透過零售通路推銷具環境意識的剩食產品,某種程度也是一窺消費體系接受度的測試。正因零售通路是市場主戰場,Verspilling is Verrukkelijk平台這一年和零售通路的協調過程遇到許多困難,像是因為不少全國性的超市(像Albert Heijn、Jumbo)都有嚴謹的物流規範,能溝通和調整的空間有限,不易尋找適合的物流夥伴。為此,Verspilling is Verrukkelijk找到一家永續產品的零售物流商Eco-Groothandel合作,Eco-Groothandel以經銷商的身分,在其網路商店中,推出全系列Verspilling is Verrukkelijk平台各企業的產品。此外,近期平台也開始計畫將「食物浪費」的意識推廣到食品供應鏈的不同端,像是平台預計在超市推出先導性計畫(pilot project),將超市周圍餐廳未販售完的食物拿來運用,以冷凍的形式販售,提供消費者另一種速食的選擇。
結語:串聯消費者、企業和政府的團體戰才能解決食物浪費
臺灣這幾年在食物浪費的討論上很熱烈,不少大型企業將這概念結合到企業社會責任的計畫當中,也越來越多新創的社會企業試圖賦予「剩食」、「醜食」新的生命意義(re-purpose),然而多數新創企業卻也同時面臨著永續消費市場有限,而企業無法規模化的困境。目前臺灣漸漸在不同議題上也有以網絡串聯的平台出現,像是社會企業的平台的社企流、永續發展及企業社會責任(CSR)的平台CSRone永續報告平台等。然而多數平台都扮演「資訊整合和提供者」的角色,試圖創造更多同產業或跨產業的資訊交流。類似Verspilling is Verrukkelijk運用中小企業夥伴關係一起創造更大市場,而非只是各自佔地為業的策略聯盟,相對少見。儘管Verspilling is Verrukkelijk平台目前僅成立一年,其影響力及能真正帶來的改變有待商榷,但以追求共同理想,並一起將餅畫大的團體戰模式,或許能帶給臺灣企業組織一些不一樣的刺激。
最後,食物浪費問題因為牽涉的層面和幅員廣泛,單靠新創企業「化腐朽剩食為神奇美食」的創新思維,是無法有效解決現消費體系存在的三分之一食物浪費量,提升中大型企業以及消費者對食物浪費的意識是不可忽略的關鍵。因此以長遠來看,不只企業和研究及政府要更密切的合作,企業透過產品服務和消費大眾溝通食物浪費的重要性,並連成一陣線,才是有效讓失衡的糧食系統轉型的解決之道。
註1:這18家新創企業包括:InstockThijsTheeBetuwse KrenkelaarDe BokkenbunkerKromkommerSoupaliciousGlorious BastardsAND CheesetradeGRODe VerspillingsfabriekCoco ConservenYespersPotverdorie!Twisted JamsDe TweedeBeeBlueDe Lekkere ManThe Ketchup Project
參考資料
FAO. (2013). Food Wastage Footprint. Impacts on natural resources.
The No Waste Network官網
Verspilling is Verrukkelijk官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