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生物藝術的學院教育:連結設計、科學與社會

目前在台灣,生物藝術(Bio Art)與生物設計(Bio Design)的實踐,主要來自於民間的社群,像是2012年底開始的台灣生物藝術社群(TW BioArt)這種自發性的社群組織。然而,生物藝術與生物設計至今仍未正式進入藝術與設計學院的教學系統內部。相較之下,位於西歐的荷蘭,作為一個生物藝術的重要發展國家,利用生物當作材料進行藝術創作或設計研究,已經相對成熟,幾個重要的荷蘭藝術與設計學校都有相關的科系或是課程,例如荷蘭海牙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 KABK)和荷蘭桑德伯格藝術學院(Sandburg Institue)。這篇文章將會以安荷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 DAE)這所學校為例,透過校友現身說法,介紹這所學校與生物藝術與設計相關的課程與科系,並從中觀察既有學院究竟如何藉由教學系統將生物藝術這個新興領域呈現給學生。

圖片來源:Adelaide Tam的設計作品。(圖片來源:Adelaide Lala Tam

 

Food non Food:從食物出發,省思人與食物的關係與各種生命的意義
來自香港的Adelaide Tam,今年剛畢業於安荷分設計學院(DAE)大學部的「食物非食物」(Food non Food)這個科系。在其中一件畢業作品「0.9 Grams of Brass」裡,Adelaide Tam蒐集了食品工業屠宰牛隻使用的子彈殼,將之設計成一個個迴紋針,並放置於販賣機中販售。當觀眾投下硬幣購買迴紋針的同時,會觀看到一支展現迴紋針製作流程的影片,形同親自體驗到牛被子彈射殺的過程。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於「肉牛」這個動物,在當代食物工業中的角色。透過這個虛構情境的購買行為,Adelaide Tam試圖提供社會大眾另一種感受「肉牛」存在的方式,並透過作品巧妙地挑動人類對於道德倫理的認知,迫使觀眾重新思考其他生物的生命價值。這樣的作品,以設計當作一種工具,建立出一個體驗過程,讓人重新感受人與其食物(另一種生物)的關係。在與筆者的訪談中,Adelaide Tam表示,最初要發展畢業作品時,老師是以「living matters」作為給大家的靈感源頭,讓每個人以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出發,逐漸開展出屬於自己的設計方向。

作品「0.9 Grams of Brass」影片連結
Adelaide Tam在訪問過程中提及,Food non Food這個科系保有DAE的特色,對於學生的發展走向保持高度的開放性。雖然系所以食物設計為名,但學生並沒有被侷限在食物這個主題,而是廣泛地在社會、政治、經濟、環境及科學等等領域,探索食物甚至是生物在當代社會扮演的角色,以及其與人類的關係。由於學生必須研究食物的生產過程及其源頭,對於作為食物來源的各種生物的知識就顯得十分重要。系上會聘請荷蘭當地優秀的生物藝術家作為學生的老師,例如以《The Incredible Shrinking Man》聞名的藝術家Arne Hendriks就是教師之一。他們會引導學生探索生物材料,以及利用創意的思考模式探索現存的食物文化,甚至提出新的觀點。除了擁有生物藝術家的師資之外,系上也會幫助學生開啟與科學家合作的契機,例如某一學期,系主任就曾將系上學生引薦給瓦格寧根大學(Wageningen University)的博士班學生。在生命科學領域,瓦格寧根大學一向是歐洲地區的領頭羊。其豐碩的農業相關研究成果,更是反映出荷蘭作為世界第二大農業出口國的實力。在媒合過程中,兩邊學生首先介紹自己過去的設計作品,以及科學研究方向,興趣相近的學生,自然便形成配對並開始合作。筆者認為,學校跟系所主管能夠藉由人脈關係,提供學生認識科學家的機會,甚至促成雙方合作,此舉對於剛起步的設計系學生來說,可以說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一方面可以深化自己的設計作品,同時也可以練習如何與不同領域的人合作。

圖片來源:Adelaide Tam的設計作品。(圖片來源:Adelaide Lala Tam

 

社會設計中的生物藝術教學
除了大學部之外,DAE的研究所近年也開始設置與生物藝術相關的課程。這次訪問了於2017年畢業於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碩士班的台灣設計師劉亮均。他表示在他碩士二年級的第一學期,系上請了常利用生物材料進行設計創作的荷蘭設計師Eric Klarenbeek擔任那學期的指導老師。Eric Klarenbeek善於利用真菌、藻類等等生物當作材料,透過對於這些生物的材料研究,進行物件的設計。在那學期中,Eric Klarenbeek先給大家嘗試真菌培養的操作,並參觀荷蘭當地的生物藝術機構,例如位於阿姆斯特丹的Mediamatic。接著,每位學生必須在三個月內發展出一個自己的創作計畫,發展過程中每週會與老師討論作品的方向。整體來說,每位學生的創作方向都大不相同,有人專注於基因的研究,也有人主要在探討身體器官可否當作設計的材料。由於老師並不一定具備所有方向的相關知識,所以常透過自己的人際網絡介紹學生給不同的專家,學生也必須自己努力,持續與校外專家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藉此發展自己的計畫。根據劉亮均所言,有幾位學生當時受到生物藝術課程的影響,畢業製作也往這個方向發展。同時,這個課程也讓學生了解到,倘若要進行生物相關的研究與創作,與不同背景的人合作是一項必備的基本技能。除此之外,這樣的課程也開啟社會設計這個研究所的新願景,因為它提供了另一個路徑,讓學生探索過往該所畢業生較少接觸的內容,也就是──前端生物科技究竟會怎麼樣影響未來的人類社會,而社會設計師該怎麼透過「設計」去處理這樣複雜的道德與倫理的議題。

圖片來源:Timothy Liu的設計作品。(圖片來源:Timothy Liu)
結語:從教育系統開始著手,學習跨學科合作,以連結設計、科學與社會
綜觀來說,不管是Social Design或是Food non Food,學院系所都已正式引進生物藝術與生物設計的課程與師資。這應該是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現今生物科技可能對人類社會以及食物文化產生非常大的影響,而設計師若想在當代社會利用設計方法處理更複雜的議題,則必須在學生時代就開始接觸科學家,甚至學習怎麼跟科學家合作。這個現象一方面反應了荷蘭設計學校對於世界趨勢的敏銳,同時也反應了設計領域想要跨出自身領域範疇的野心。舉例來說,除了本文介紹的DAE提供生物藝術相關課程之外,位於海牙的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 KABK)也設有ArtScience Interfaculty這個科系,提供大學部與碩士班的課程。ArtScience Interfaculty的課程就是讓學生在科學與藝術之間探索,當中也提供生物藝術相關的教學。
最後,讓我們為這一系列的生物藝術的討論進行總結。荷蘭在生物藝術這個藝術、設計與科學跨領域的創作與研究中,已建立起一個完善的系統,且這個系統不光只是機構的設立、獎項的提供或是良好的補助系統,更是一個從進入學院就開始的整套教育模式。而藝術與設計教育,兩者均是一個設計師與藝術家在人生發展中的基石,尤其是當創作走向得開始處理與科學相關的複雜命題時,扎實的基礎訓練更是不可或缺的。回到台灣所在的東亞,生物藝術在近年才漸漸浮上檯面。例如,中國的中央美術學院已有生物藝術的課程,南韓在今年(2018)的大田雙年展主題也是生物藝術。然而,目前在東亞的脈絡,人與其他生物的關係,似乎與西方的脈絡不盡相同。那麼,當我們開始開拓這個領域的同時,學院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提供適當的教育模式給莘莘學子,將是東亞藝術與設計學院的學者與教育家該反覆思考的課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