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斯特Holst Centre的穿戴裝置魔法(上)

霍斯特中心Holst Centre所開發的可撓式OLED光源。(©Cindy Liao攝影)
世界十大科學園區—荷蘭埃因霍芬科技園區中,隱藏著一個年輕的研發機構:霍斯特中心(Holst Centre)。2005年成立至今不過十年光景,已經成為軟性穿戴科技領域中重要的歐洲代表機構。
霍斯特中心的命名是為了紀念荷蘭的工業先驅霍斯特博士(飛利浦研發中心的創辦人)。這是一家由比利時imec以及荷蘭應用科學研究中心TNO共同撥出資源成立的研發中心,成立的宗旨在於降低科技公司的研發成本——它號稱是業界的「共享研發機構」,提倡的概念是共同研發(open innovation)、共享獲利。
為企業分攤研發風險的平台
今日科技日新月異,各家公司彼此競爭研發速度,想在市場上比對手更快一步推出科技產品。這麼一來,導致許許多多的重複研發,讓各家公司研發成本不只是越來越高昂、還是種科技浪費。
霍斯特中心的成立就是要解決重複研發的問題。他的商業模式為:各家贊助企業將自身的研發業務以更低廉的方式外包給霍斯特中心;由於得到多家企業在同一類似科技項目上面的贊助,中心得以用更有效率的方式產出研發成果。最後,所有贊助企業得以用「非獨家授權」的方式取得技術的使用權。
舉例來說,本來A公司自己研發軟性電路,必須聘請10個博士、30個碩士、購買一條實驗室等級塗佈線、無塵室、真空裝置等等研發設備,燒三年–假設總價是1億元;現在,A公司只要贊助霍斯特中心3,000萬,在一年內就可以得到研發成果,並且取得專利使用權(雖然是非獨家使用權)。而對霍斯特中心來說,同一個科技項目上他可能得到十家廠商的贊助,每家出資3,000萬,總值3億;此外,還能得到各個贊助商設備與知識上的資源配合,於是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技術開發,因為他得到的資源比單一廠商多了數倍。
這麼美好的研發模式真的能順利推動嗎?我們直覺地會聯想到,企業應該都是各懷鬼胎,才不願意跟人分享技術。但是事實上,霍斯特中心已經存活超過十年,研發人員從20人成長到200人,合作企業遍及歐洲大陸以及亞洲,包含SONY、SAMSUNG、Philips都是他的贊助企業,已是最好的證明。
霍斯特中心的這套商業模式並非世界首創,「共享研發」這個概念中最成功的研發機構,就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多媒體實驗室(Media Lab)。借鏡Media Lab的成功經驗,就會發現「共享研發」必須建立在合作企業「完全沒有」的新技術領域中,才會有企業願意贊助支持;如果今天共享研發中心推動的領域,是一個常見、早已殺得腥風血雨的市場技術,那麼企業貪婪的本性必然不會願意與人共享科技成果。
無所不在的穿戴裝置
所以,霍斯特中心所關注研發的科技領域到底是什麼呢?其中一項便是「軟性穿戴系統」。
霍斯特中心的科學家介紹他們開發的軟性、可拉伸的半導體光源,可以運用在指示器、背光模組、穿戴裝置、甚至是光療上面。(來源:youtube#HolstCentre

2011年,Google預告即將推出Google眼鏡,Apple公司則是在Steve Jobs過世後預告將推出Apple watch作為下一個時代的主力產品—大約從那時候開始,軟性科技就伴隨著穿戴裝置而生。人類對於科技與電腦的想像進入了另一個紀元:我們渴求著一種穿戴於身上、與生活融為一體的電腦裝置。
五年過去,Google Glasses收掉了,Apple Watch領銜的各種智慧錶與手環並沒有真的大量普及(與手機相比);曲面的電視、彎曲的螢幕、電子紙,也都還沒有真正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穿戴裝置叫好不叫座,消費者不捧場,創投收手,投資人心冷,但是我們不得不問–真是如此嗎?任何科技的真正普及之前,都會有一波狂熱的小高潮,以及一個沮喪的冷卻期。當穿戴裝置在市場上遇到窒礙的時候,科技界對於可撓裝置的熱忱卻不見消滅–為什麼?因為穿戴裝置就是未來。
所有穿戴裝置的失敗,大體來說可以歸咎於三點:耗電、連網問題、以及使用者體驗不佳。首先,想要在輕薄短小、甚至是柔軟的裝置裡面安置一個高電量的電池,以此時此刻的科技是相當困難;而一個三不五時就要拿下來充電的穿戴裝置,讓人冷感。再者,今日不能連網的裝置簡直無用,不論是塞一顆Wifi晶片或是藍芽模組,都會讓裝置有過熱的問題,而且對電量來說更是一大殺手。最後,目前我們似乎還沒有真正摸索出穿戴科技的應用型態–無論是手錶或手環,功能都與你手上那隻萬能的手機類似,那麼為什麼我們要穿戴一個「額外」的裝置在身上?
這些問題有辦法解決嗎?我個人相信,這都只是因為其他科技的要件還沒有到位而已,很快穿戴裝置的未來就要到來:各大實驗室與廠商紛紛推出分散型的軟性鋰電池、中國前幾個月推出號稱第一顆商用石墨稀電池(超級電容)、越來越多廠商投入軟性太陽能板的開發、手機大廠開始推出無線充電裝置,這些科技趨勢都在告訴我們,不出多久,電池的問題就會被解決,就算電力還是不夠,處處能充電、隨時能充電的時代也要來臨了。
無線傳輸的科技更是進步神速,目前當紅技術正是所謂的低耗能藍芽(BLE)。隨著越來越多團隊釋出BLE模組的開源設計圖以及韌體,會有更多廠商與個人投入藍芽技術的應用。Wifi晶片已經被各家開源板開發商列為必備產品,幾乎每個禮拜你都會看到更直覺、更好用的Wifi開源板在Kickstarter上面公開募資。因此,我也認為無線傳輸問題在這兩年內就會被解決——就算裝置本身無法連到區域網路,只要能用不連續波連接到你的手機就行了。
20161118holstcentre2
霍斯特中心與比利時imec共同開發的生理訊號感測平台晶片:MUSEIC
。(圖片來源:Holst Centre官網
最後,如何創造一個更加直覺的穿戴裝置,並且與手機做出區分?我認為關鍵在於手勢控制以及其他類比訊號的分析。假如穿戴裝置可以直接分析使用者的姿勢、身心狀態、甚至是腦波狀態,並且做出反應,那手機大概就可以收起來了。目前,手勢識別晶片或是陀螺儀裝置正是各大科技媒體關注的焦點,也是廠商相信可以解決穿戴裝置困境的關鍵。無論是肌電感應、聲納回饋、紅外線深度測定、影像識別、甚至是磁場控制,各種姿勢識別技術都有大團隊在發展,而且每家都說2017年就會推出。
穿戴裝置的未來不是不會來,只是時候未到——起碼霍斯特中心是這樣相信的。
是不是很想一探究竟到底霍斯特中心搞出了什麼新研發?那就請千萬別錯過下篇的介紹。

繼續閱讀霍斯特Holst Centre的穿戴裝置魔法(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