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跨進荷蘭:台灣荷蘭設計聚落

天晚上,由日式宿舍群改建的台南321巷藝術聚落一反往常的寧靜,熱熱鬧鬧地湧進了許多訪客:年輕學子、專業人士、合作廠商,其中還有好幾張外國面孔。他們聚集在公園路重新翻修的23號庭院裡,在藝術村中少見的這棟三層樓房前,投影螢幕與音響設備已經搭起,一角還有贊助商供應的荷蘭海尼根啤酒,熱絡的氣氛讓人以為來到了某場輕鬆的戶外音樂節。然而在節目開始後,輪番上場的講者卻是毫不馬虎,以俐落簡報介紹著各項專業設計與概念。他們的共同點,便是全都與荷蘭設計有關。

「台灣荷蘭設計聚落」是一處意圖使台灣與荷蘭設計得以相互交流與合作的場域。(圖片來源:TDDP提供)
這場大型的「Pecha Kucha」活動其實只是「台灣荷蘭設計聚落」(Taiwan Dutch Design Post,以下簡稱設計聚落)舉辦的諸多講座與工作坊之一。顧名思義,這個由國立成功大學初創、加上台南市政府與荷蘭公司三方合作的基地,正是一處意圖使台灣與荷蘭設計得以相互交流與合作的場域。
始於台南,續於台南
提起荷蘭與台灣的淵源,許多人第一印象都會想起近四百年前鄭成功和荷蘭人的一段牽扯,以及當時東印度公司在府城台南所建立的要塞據點。而這也正是位於台南的設計聚落最初的發想之一:作為一個曾經聯繫世界的歷史古都,台灣與荷蘭的關聯不應侷限在殖民時期的歷史,而是在後殖民脈絡的激盪下,重新建立起一個對等的、反思的關係。
於是今日設計聚落的主要任務,便是引介來自荷蘭各領域的設計師,在數周或一個月的駐村時間內,與當地學生或相關創意產業合作,並與C-Hub成大創意基地配合執行:或是分享理念與創業過程的講座、或是技術交流的工作坊,或是結合當地資源與人才完成新的設計。

TDDP的落成典禮邀請台南市長賴清德為嘉賓。(圖片來源:TDDP提供)
這樣的交流自然不只是單向進行,設計聚落另一方面也同時籌劃了台灣學子赴荷蘭參與設計公司的實習計劃。在教育部的海外實習計劃支援下,2015年十名成大學生分派到荷蘭不同的設計公司或工作室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實習生涯。從台南出發,台灣學生們體驗到的不單是更多的技術與經驗,還有更多的文化衝擊。而同樣的計劃也即將於2017再度開展。
無論何種形式,其中強調的是台灣不再只是被動地守在島國上接收外來洗禮,而是轉變為主動出擊的發想者。實際上設計聚落歷來的合作對象全都不約而同地強調,在台灣,尤其是在地的台南城市,給予了他們源源不絕的新靈感。
「這裡的工藝與工藝師非常厲害,如果你想要創作什麼,這裡有非常多機會。」
莉莉安(Lilian van Stekelenburg)是受邀的荷蘭設計師之一。她和其他設計師最大的不同,便是她在這之前便已深深愛上台灣文化,並且利用在設計聚落的駐村時間完成了以台灣傳統文化為出發的視覺設計企劃。在傳統廟宇工藝逐漸式微的同時,莉莉安看見了其中的工藝之美與文化傳承的重要;而她選擇為台灣保留傳統藝術的方式,不在於勉為其難地重製如今已失去信眾的工藝品,而是利用傳統所使用的物件與色彩,構思出屬於當今世代的新信仰依歸,使原本瀕臨滅亡的文化也藉此起死回生。
類似如此,設計聚落所執行的各項企畫不僅限於單純的產品設計,而是往往以文化交流為紮根,以此發展出新的創意與作品。
循環經濟,聚焦永續
「我想為台灣創造一個新的神明——永續發展之神。」莉莉安在介紹她的企劃時笑著說,而她所構想的「永續金娘」隱約也成了設計聚落的精神象徵。

莉莉安的「永續金娘」計畫。(圖片來源:TDDP提供)
雖然設計聚落至今舉辦的活動與邀請的設計師形形色色,但當中皆秉持著一項共同的設計原則:永續發展。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也正是設計聚落所訴求的宗旨,在最不耗損自然資源的條件下,結合文化創意進行重新設計。
領導設計聚落的總監白汎埔(Bart van Bueren)本身同樣是致力於永續設計的專家。他於荷蘭鹿特丹所創辦的事務所「汎埔漂浮結構建築公司」(Waterarchitect van Bueren)便專精於漂浮與永續建築設計。自從2012年應聘於成大後,白汎埔便持續在台灣推廣本身的專長與理念,並透過設計聚落的規劃與執行,不斷邀請更多志同道合的設計師前來共同效力。
也因此,各個工作坊的設計策略經常是利用回收材料發展創意,或是將天然資源推廣到最大運用的可能。雖然一開始難免給人一種「撿破爛」的印象,也的確有設計師與志工、學生們一起在路邊撿拾廢棄的保麗龍作為創造材料,但最後的成果往往能夠令人耳目一新:「這真的是廢棄材料做的嗎?」
於是,設計聚落的工作坊出現了利用垃圾製成的漂浮花園、有為蜜蜂打造的天然「旅館」,也有將菇類培養出肉質口感的新一代素食;另一方面,不少設計師專注於新環保媒材的開發,在與台灣當地經驗老道的工廠與製造商合作下,以新材料製造的天然塑料椅、液體瓷器、可重複拆解組裝的背包,以及環保拋棄式帳篷等等都逐一實現,甚至還有專門探討各種媒材可能的材料工作坊。
當然,也有像莉莉安這類注重台灣本身敘述的設計師,在尋求創新設計之外,更重要的是對當地人文的理解與互動。因此除了莉莉安的永續金娘形象,另外也有設計師創造出具體講述台灣歷史的故事箱;有和台南恩友合作,拋開階級範疇,讓設計製作與社會工作得以同時進行的循環經濟設計工作坊;也有以同志族群為核心對象,結合中西元素的時裝設計秀。永續精神,從來就不只在於實體產品的設計,還包含對一切生命平等與尊重的對待。
借鏡荷蘭,發揚台灣
「即使有最先進的綠能設備,真正綠生活的落實都必須回到觀念的起點:必須要有共同成就綠色家園的觀念、必須要有珍惜生命與周遭生活的觀念,更必須要有有效政策推行與全民配合的觀念。」(《荷蘭,小國大幸福》,新自然主義出版)
由於荷蘭近年在循環經濟上的卓著成就,新的「荷蘭學」彷彿成為永續發展的代言。也因如此,荷蘭在近兩三年的台灣媒體上忽然成為顯學,有關於荷蘭生活的專書出版,有「荷事生非」這類聚焦荷蘭的網路社群出現,政府機關也開始安排荷蘭參訪團,甚至還有媒體直接打出「台灣正在瘋荷蘭」的標語。但在借鏡國外的同時,必須避免的是溢美的憧憬,而是如何落實自身脈絡、發展原有特色。台灣荷蘭設計聚落便是如此在台南本土繼續活躍,迎接世界,擁抱自身。

作者介紹郭書瑄
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博士,擔任過科技部博士後研究員及竹教大藝設系兼任助理教授。著有《荷蘭:小國大幸福》,與人合著《新荷蘭學》,譯有《荷蘭不唬爛》,另有《插畫考》、《圖解藝術》等多部著作及譯作。現為柏林人妻兼職業作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