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不那麼知名卻又都蠻有一回事的市立美術館:格羅寧根、阿姆斯特丹和萊頓反映於藝術的城市印記

Lucas van Leyden於1527年的巨作〈最後的審判〉,收藏於萊頓的布料廳美術館(Museum De Lakenhal)。(圖片來源:©王升含攝影)

荷蘭的博物館雖然不比啤酒或從來沒有人真正知道內餡配方的炸肉球盛行,但每駐足一個城鎮,總能碰到幾個心儀的主題。這些遍布低地國的大多是公家或財團法人的知識機構中,有的探究航海和船隻、有的與你分享歷史、有的討論藝術(當然也有的逼你看他們號稱的黃金時期或歐洲中心典範下的畫作與器物)。如果這個博物館的名字含有「rijks」,那他就是國家級的組織,例如最有名的Rijksmuseum國立博物館;再者,有些雖然不到國立層級,但由全國/跨區域性的基金會或財團法人負責運作,例如同由梵谷基金會經營的Van Gogh Museum梵谷博物館(位於阿姆斯特丹)與Museum De Mesdag Collectie梅斯達赫收藏館(位於海牙);另外,各省分和城市也都有省級或市級的博物/美術館,例如到到處處的stedelijk museums(stedelijk略等於台灣的「市」)。最後這類,即是這篇文章的主角──雖然他們的經費和規模遠不如前二,但每個地區的美術館卻能依照自己的理念與方針,打造出截然不同的風光。由北到南,我選了格羅寧根的格羅寧根美術館(Groninger Museum)、阿姆斯特丹的市立美術館(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和萊頓的布料廳美術館(Museum De Lakenhal)為例,稍作介紹及比較。


格羅寧根美術館|Groninger Museum

格羅寧根美術館屬於該省博物館組織體系的一員,整體建築由來自米蘭的著名義大利建築暨設計師門迪尼(Alessandro Mendini)規劃。通常這種帶給設計師極大創作自由的工程,在我這般外行人的眼裡,總不免充滿古靈精怪的喜感。就像有一次朋友看了我在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前Damrak一排歪七扭八的建築立面前拍的照片後問道:「誒那房子是真的這樣歪歪的喔」後,我以「你想像房子能有多歪它們就是比那樣再多歪一點」回答他一樣(註1),格羅寧根美術館的建築體和室內設計就是有信心比你想像博物館能有多怪、它卻能比那樣再怪一些,卻又十分有道理地存在著。今年適逢美術館的二十五周年慶(恰巧年初又碰上Mendini逝世),約莫半年一檔的展覽於是著上與設計、工藝大為相關的套裝,此起彼落地頌唱Mendini與不同品牌的合作,貴至Cartier、潮如Supreme,和當然不可或缺的Alessi等,例如影片中的旋轉木馬就是由Mendini操刀的Alessi經典廚房用具組成。

格羅寧根美術館的外觀是艘在運河上快樂的船。(圖片來源:©王升含攝影)
格羅寧根美術館內,門迪尼獨有的「旋轉 Alessi 廚具」。(圖片來源:©王升含攝影)
格羅寧根美術館室內不只隔間的流線活潑,連展廳的背景顏色也樂觀得理直氣壯。


除此之外,格羅寧根美術館的其他定期展覽,也大多與科技和設計脫不了關係。這些展示空間的多媒體規劃,亦十分注重傳統美術館視覺外的其他感官刺激。當然,畢竟是荷蘭嘛,所以美術館(或說這個城市)的館藏少不了那麼幾幅荷蘭黃金時期的肖像畫、巴洛克時期的工藝品、和巴黎黃金年代的現代主義遺跡。特別的是,這些作品在整齊的單一深色牆壁上,被急遽濃縮堆疊,陳設的密度之高,幾乎宣告了策展與布展者的幽默。在這個不特別大的幾個樓層間,格羅寧根美術館用了自己的命運共同體–其打造者門迪尼(Mendini)的回顧展、多媒體空間、當代互動式的藝術、和地下室深處擠得一蹋糊塗的黃金時期、黃金年代和黃金器皿,以奪人的配色和空間規劃架構出了這個北方大(學)城的生機。

格羅寧根美術館〈Exploderende kleur bij Skrjabin en Boulez〉展覽包括多屏幕的影像裝置(如圖)和大型立面編織。(圖片來源:©王升含攝影)
格羅寧根美術館〈Mondo Mendini〉一展以嫩粉紅定調,每個展間都像是放大版的Pantone集合。(圖片來源:©王升含攝影)


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

從格羅寧根往西南兩個半小時左右,便會抵達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的Stedelijk Museum(市立美術館)多年以來挾著引領當代藝術之姿,且設有具一定學術分量的圖書館,從來不太把自己當作「一座城市的美術館」經營。光探其坐落之地,就不難窺出它不凡的定位:Stedelijk美術館位於博物館廣場(Museumplein),左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皇家大會堂交響樂團演奏廳(Concertgebouw)、右有梵谷美術館、繞過梵谷的右耳後尚有荷蘭最著名的國立博物館。夾在三個全球性的藝文場地之間,「市立」美術館的層級自然躍升不少。

位於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廣場,被多個國家級藝文機構包圍的Stedelijk美術館(左二)。(攝影 + 製圖:©王升含。)
一流的地段外,阿姆斯特丹Stedelijk美術館的內部也不缺挑高的氣派緩衝空間。(圖片來源:©王升含攝影)


但Stedelijk美術館並非單靠地點取得其優勢。從成立以來,該館的藝術總監一直是荷蘭甚至西歐頗具指標性的任派,例如二戰以降將其推向全球當代藝術前鋒的Willem Sandberg。在展出的作品外,Stedelijk美術館的採購和收藏更是一大學問。市立層級的美術館經常在舉債買一件國際知名藝術家畫作/雕塑、和在預算內收購100個在地藝術家作品之間游移,若選擇前者頗易惹當地居民反抗(「為什麼要花超過預算的金額買一件外地人的作品?」)、依後者行事又不一定能成功提升自身地位或增加拜訪人潮。相對之下,Stedelijk美術館基於過去一甲子累積出的作為國際藝術先鋒的名譽,在前任總監Beatrix Ruf爆出類似回扣爭議之前,不但比起其他市立美術館更容易添購大量國際收藏,其歷年的藏品和歷任的藝術總監也大多高過單一都市可以撐起的高度。

這些特質,一方面確保Stedelijk美術館在全球現代與當代藝術權威機構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帶動其他重要美術館和藏家,將自家作品出借給Stedelijk美術館特展的意願。這股讓莫內、畢卡索、杜象等人的藝術真正成為一場跨出巴黎的流動的筵席的出借展品趨勢,加上Stedelijk美術館將藝術帶入民眾生活的使命,以及其與不同學術機構持續的合作關係,讓觀展者除了如下圖依序所示的伊薩·根茲肯(Isa Genzken)、夏卡爾(Marc Chagall)、和瑪莉亞·拉斯尼格(Maria Lassnig)外,亦能走進多元、不斷質疑現況、廣納非西方文化脈絡下的藝術空間。

阿姆斯特丹Stedelijk美術館現場。(圖片來源:©王升含攝影)
阿姆斯特丹Stedelijk美術館的展覽。(圖片來源:©王升含攝影)
阿姆斯特丹Stedelijk美術館不同時期的展覽現場,當中不乏從其他美術館借調的作品。(圖片來源:©王升含攝影)


萊頓的布料廳美術館|Museum de Lakenhal

從阿姆斯特丹南再行南下不到一個鐘頭,便會抵達荷蘭第一間大學所在的城市──萊頓(Leiden)。2019年中,閉館整修了三年多的萊頓市立布料廳博物館終於重新開張,並在期間將兩萬多件的館藏全部數位化上架官網(註2)。對照上述無憂無慮做著自己的格羅寧根美術館,和努力在國際當代藝術對話中取得話語權的Stedelijk美術館,萊頓的布料廳美術館既重視城市悠遠的歷史,亦致力在國際價值與秩序重新洗牌的當代思維中,摸索、建構出這座古老大學城的未來認同。

顧名思義,布料廳美術館所在之處,就是擁有近400年歷史的布料交易廳。17世紀時,萊頓市除了是阿姆斯特丹以外荷蘭最大的書籍出版地外,也是紡織重鎮,布料廳因此成為城裡主要的商業場所。19世紀起,紡織業式微,市議會(city council)決定將這棟建築轉型成為具公共展覽和收藏功能的空間。也因此,今日的布料廳美術館的常設展,除了翻修期間移至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展出的鎮館之寶〈最後的審判〉三聯畫外,也佈滿布料廳建築和萊頓交纏的歷史痕跡。特別的是,在中規中矩象徵萊頓知識地位的風俗畫派(genre painting)靜物寫生外,這些展覽穿插著由當代藝術家為新開啟的美術館量身打造的搖曳著萊頓身分的訂製作品。

地球儀、圖書和器樂等靜物標示著萊頓貴為學術、人文古城的城市識別。(圖片來源:©王升含攝影)
用一幅以現代科技編織出的萊頓地圖,就像是撿到健達出奇蛋般,用一件作品滿足布料廳美術館的建築歷史、城市身分、和創新收藏三個願望。(圖片來源:©王升含攝影)


除了忠實地以傳統樣貌呈現萊頓記憶的上述作品外,布料廳美術館也大膽用了挑戰觀者視覺反應的創作,從各個角度刻蝕出就像來自不同方向的運河,世世代代綿延串流出的城市樣貌。例如下圖中Atelier Van Lieshout訂做的裝置收藏〈邁入未來〉(原文 Vooruit),用剛硬的金屬纏繞出紡織實踐譬喻、期許、甚至宣告萊頓亙久不衰的歷史地位。或再下一幅是布料廳美術館與萊登大學聯袂邀請Erwin Olaf重新創作萊登有名的1574年圍城之戰和十月三號解放日的架上作品。美術館裡有關這場戰爭的繪畫和器物放滿了整個展間,配上紅色的背景和盔甲,不仔細看還沒發現這件2011的大型攝影藝術裡,出現了iPod和耳機呢!

金屬紡織機裝置的局部、建築原有的拱門、和為了確保大家都很清楚這是布料廳而放置的「萊頓藍」織布。(圖片來源:©王升含攝影)
以紅牆和滿布著作品的舊式展廳裡,突然出現以現代科技偷渡進現代科技的對1574年萊頓解放日的致敬。(圖片來源:©王升含攝影)


寫在北方要塞、首都,和大學城之外

綜觀以上三個各有姿色的市立美術館,不難發現荷蘭地方城市藝文決策的高度自主性。撇開那些急著要透過藝術和文化宣揚國威及從世界各個殖民地遺留下(對某些荷蘭人而言是餘暉)記憶的國家級博物美術館們不論,偶爾逛逛廁所免費、一年四季又都有空調的市立美術館和博物館們,不失為認識一座城市對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想像的浪漫途徑。


註1:筆者沒有騙你們,這排阿姆斯特丹Damrak一帶的荷式典型建築(真的就是那麼)歪七扭八。

(圖片來源:©王升含攝影)


註2:將館藏上線是目前世界上不少博物館的趨勢和計畫。除了布料廳美術館以外,此篇的另外兩個機構之一的Stedelijk美術館九萬件左右的館藏中,也有大約三分之一已完成上架;而格羅寧根美術館目前則無大規模的數位化館藏。


博物館資訊
格羅寧根美術館 Groninger Museum
Museumeiland 1, 9711 ME Groningen
+31 (0)50 3666 555
https://www.groningermuseum.nl/

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 Stedelijk Museum
Museumplein 10, 1071 DJ Amsterdam
+31 (0)20 5732 911
https://www.stedelijk.nl/en

萊頓布料廳美術館 Museum De Lakenhal
Oude Singel 32, 2312 RA Leiden
+31 (0)71 5165 360
https://www.lakenhal.nl/n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