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讀詩?「當楊牧航向荷蘭」譯者座談後記

筷子共荷國線上講座「當楊牧航向荷蘭」宣傳。(圖片來源:©蘇瑋璇Wei-Hsuan Su提供)

本文作者黃又嘉Yu-Chia Huang為荷事生非團隊成員,同時亦為「當楊牧航向荷蘭」講座主持人。


2020年就要結束,全世界從驚慌封鎖,到漸漸適應新的生活型態。拜成熟的線上通訊軟體之賜,許多好活動與活躍社群仍然不分地域和時區,透過網路不停歇地傳遞知識和資訊。荷蘭一個成立於2018年的線上社群「筷子共荷國」以讀書會起家,兩年下來致力於主題性的社群聚會,成為台灣人(或華人)在荷蘭的重要社群團體之一。

台灣現代詩史的重量級詩人楊牧年初辭世,而楊牧詩作的荷蘭文譯本,也正好在今年出版。台灣駐荷蘭代表處在收到譯作的同時,與筷子共荷國聯繫上,想藉由楊牧詩集在荷蘭的出版機會,一同紀念這位文學前輩。筷子共荷國與代表處首先邀請楊牧詩集的荷蘭文譯者,同時也是漢學家的Silvia Marijnissen,接著又找來荷事生非的團隊成員與談,一場跨文化與文學的對話就此展開。

這個簡單的邀請,開啟一個機會,不僅讓我和優雅又富有學養的譯者Silvia牽上線,接觸一個充滿活力的社群,也喚起那個學生時代曾在大學圖書館,翻遍書架上台灣詩人作品的我。今天這篇文章,將從一個與談人的角色出發,回顧當天的線上講座之餘,我更想分享作為一個讀者,我從荷蘭譯者Silvia眼中認識的楊牧和她的個人譯者旅程。以下節錄三首座談中討論的楊牧詩作,當中的兩首,我們也分別以中文與荷蘭文在座談中朗讀。


一、〈無端〉:記起翻譯的旅程

十月底的周末下午,在筷子共荷國主辦,台灣在荷代表處以及荷事生非的協辦下,我們與四十幾位同好者在線上相會。透過Silvia的譯者角度,參與者重新閱讀楊牧,也更認識這位在台灣現代詩史上留下重要一頁的詩人。由於活動為台灣荷蘭兩地連線,與會者更不限懂中文或認識楊牧的人,整場座談的定位在於:認識楊牧、認識楊牧詩作翻譯成荷蘭文的譯者旅程;以及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欣賞一首詩。

當楊牧航向荷蘭座談現場。圖片來源:參與者提供。


詩作翻譯的困難,也讓Silvia作為漢學家和翻譯者的角色更顯有趣。在荷蘭文與中文兩個截然不同的文化脈絡與語言架構下,譯者要如何在忠於原作與確保譯文可讀性之間做出平衡,當中的縝密思量,更是座談的精彩焦點之一。詩是富有音樂性的文類,對我來說,就像是文學中的音樂。譯者除了需要在上述的語意和可讀性中進行權衡,更要考慮詩的旋律性和韻律感。更別說荷蘭文與中文的文法、斷句、標點各有自成的系統和習慣,這些要素都增加詩作翻譯的困難度。

Silvia以〈無端〉一詩為例,在荷蘭文中,她選擇使用「絲巾」取代楊牧原文中平凡的「布帛」,乍看之下這並非完全遵照原文的選擇,但她有意識的決定,為的是要讓荷文譯本讀起來更有音韻感,這個選擇讓荷文的「鋪展(uitspreiden)」和「絲巾(zijde)」可以押韻(如下譯文),也更符合楊牧詩作富含音韻性的作品風格。對她來說,翻譯作者風格也是一種對原文的忠誠。

   ……
   老了以後
   是不是還能那樣舒展開
   像布帛在明亮的平面上
   艷麗地舒展,攤開?

   ……
   als ik oud ben
   zal ik me dan nog zo kunnen openvouwen,
   zo prachtig kunnen uitspreiden
   als een lap zijde op een glanzend oppervlak?


Silvia不否認,翻譯詩類似一種再創造的過程,要考量的除了文字,音韻,意義,還有情境和詩人風格。她說自己翻譯的時候,有時一首詩四五個譯本都不過分,但透過不斷反覆精煉語言,也讓她對詩作的了解更為透徹。她的楊牧荷文譯作《Ik kom van de zee(我從海上來)》從兩年前開始,於今年完成並在九月由荷蘭的羽翼出版社(Uitgeverij Vleugels)出版。

譯作當中集結了楊牧從1958年到2011年創作的72首作品,譯者與作者以文字共同走過這五十幾年來變化與領悟。在譯者的節選中,普世性的作品如〈給時間〉、〈孤獨〉;帶有台灣色彩和情感的如〈花蓮〉、〈海岸七疊〉也都收錄在其中。Silvia說,這些詩作彷彿帶人穿越另一個時空,給予人心靈上的豐富。

楊牧荷文詩作。(圖片來源:©黃又嘉Yu-Chia Huang攝影)
楊牧荷文詩作。(圖片來源:©黃又嘉 Yu-Chia Huang攝影)



二、〈本事〉:記得歷史

在座談中,除了談論詩人,談論詩作翻譯的旅程,我們也節選了幾首詩作以中文與荷蘭文朗讀。期間,我們沒有太多著墨詩作朗讀的重要,但朗讀之於詩,就彷彿演奏之於音樂,缺了一方就不完整。在預備講座的過程中,Silvia特別選出這首〈本事〉,說這是自己很喜歡的一件作品。〈本事〉帶著讀者回到歷史現場荷蘭,透過詩人於80年代在阿姆斯特丹的旅行,讓十七世紀的殖民歷史,疊影在當下旅人的記憶裡。

   ……我們就可以這樣回溯
   帶著不忍割捨的溫情以及過量的冷淡
   若即若離,在悔恨和歡暢的時光巨流裏
   嘗試去那樣絕望地合作,以血以肉
   以頑強的骨骼,以一灘熱汗
   以子夜醒來對著窗外搖曳的柳影
   暗暗垂落的淚 ––– 我們就這樣回溯

   在阿姆斯特丹
   其實這一切都已經證明是遲了
   我的自尊比雷默卜蘭特的油彩更模糊
   而且一旦龜裂了終於將繼續
   崩潰下去,如畫面一隻滴血的凫
   一盞不亮的燈,一藍打翻的豆子


〈本事〉在荷蘭文翻譯作resumé,英文為synopsis,皆有回到源頭與回到事物本質的意思。楊牧以一個旅人觀點,看待80年代的阿姆斯特丹充滿歷史的建物與街景,他的記憶在十七世紀的荷蘭黃金時代與台灣的殖民地身分中切換。身處在300年後的殖民母國,他不僅擁有旅人好奇的目光,更有看待自己歷史殖民痕跡的複雜情緒。《好吧也可以—假使覺得這樣最好》,最終詩人無奈或是釋懷地嘆道,面對既成的過往,以詩為證,盼望歷史可以被回溯,當代的眼光也沾染了歷史的厚度。

在碰觸殖民歷史的過程,楊牧的文字保有一貫的優雅,卻也帶領當代讀者直視歷史的殘酷與自我的翻騰。楊牧的詩是溫柔的,他用文字搭建起一張張的畫面,鮮明有力卻寧靜。



三、〈給時間〉:記得詩人楊牧

我已經不記得是甚麼時候初識楊牧的作品,在我印象中,他是一個學者型詩人,住在那個有七星潭和奇萊山的美麗城市花蓮。今年再讀楊牧,已經在紀念一個逝去的長者,與此時刻讀楊牧的〈給時間〉,在混亂充滿變數的這一年,對於時間的流逝多了點感觸。〈給時間〉問的是關於時間、遺忘、記憶和死亡的問題。這些在哲學和生命上的普世性議題,超越了文化和生命處境,成就這首人人可品味與探究的作品。詩人筆道:

   告訴我,甚麼叫遺忘
   甚麼叫全然的遺忘
   ……
   當兩季的蘊涵和紅豔
   在一點掙脫的壓力下
   突然化為塵土
   當花香埋入叢草,如星殞
   鐘乳石沉沉垂下,接住上升的石筍
   ……
   它就是遺忘,在你我的
   雙眉間踩出深谷
   如沒有回音的山林
   擁抱著一個原始的憂慮


老實說,在每天忙碌的細瑣小事裡,我自己閱讀這種詩意語言的感受力生疏許多,但楊牧語言的精煉和意象的鮮明,很難讓人不仔細且反覆閱讀其作品。Silvia在講座中談到散文和詩的不同,相對於散文,詩是一個「鍛鍊概念(it gets things sharp)」的載具,詩人抽絲剝繭地鑄成一首詩,也讓詩作精煉地可以帶人直視事物的原貌。「時間」是個人造的概念,但不論我們知覺與否,時間的流動與痕跡就在遺忘與記得之間,無情地在事物刻下印記。楊牧用一首美麗與充滿畫面的小詩,領我們詰問這一個永恆的哲學問題。

筷子共荷國線上講座「當楊牧航向荷蘭」宣傳。(圖片來源:©蘇瑋璇Wei-Hsuan Su提供)


後記:我們為什麼讀詩?

講座長達一個半小時,當中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Silvia從與會者的提問中,更深度地去談她在台灣的旅程、與詩人的相會、詩作的討論與翻譯、與她理解到台灣文學與中國文學在荷蘭的了解與接受。Silvia共譯的《紅樓夢》荷文版也於今年完成交付出版社,與會者中也不乏期待的問訊。代表處也贊助數本《Ik kom van de zee(我從海上來)》詩集,贈與現場參與朗讀和提問的朋友。

2020年眨眼及過,我們或被新的事物吸引,或困擾於新的議題。即便是在這個打亂全球作息的病毒危機中,多數的我們還是忙碌地一天度過一天。常常有人談到詩太抽象,不知道如何開始閱讀;或今日人連閱讀的時間也沒有。我很能理解,詩作不過一頁文字,但我常常被思慮擾動的無法專注。但為什麼我們今日還讀詩呢?我相信生命中某些情境和體會,唯有透過詩才能傳達。詩就像是電影裡的空鏡頭,給予故事和對白一個喘息的空間,賦予事件適當的節奏和意義。透過詩人的眼,我們反覆去閱讀自己對於世界與生命的理解。不同人生階段來讀詩,也體悟不同的道理。

我是一個普通讀者,至今仍然被字裡行間的思想、情節、或作家建構起的世界和觀點吸引著。能夠再次閱讀這樣一位作者,認識一位來自另一個文化的專業譯者,備感榮幸。


附註

筷子共荷國臉書頁面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readerlandatnetherland

楊牧荷文譯作《Ik kom van de zee(我從海上來)》連結:https://uitgeverijvleugels.nl/andere-uitgaven/291-yang-mu-ik-kom-van-zee

作者楊牧(1940年至2020年)。花蓮人。本名王靖獻。台灣重量級現代詩人、作者、教師、出版者。著作等身且被譯為多國語言。

譯者Silvia Marijnissen。荷蘭籍漢學家。博士論文研究1949年後台灣現代詩,翻譯多位華語文學經典。目前定居法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