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防禦:阿姆斯特丹防線與新舊荷蘭水線

新荷蘭水線(Nieuwe Hollandse Waterlinie)之一段。(圖片來源:NOS: Nieuwe Hollandse Waterlinie stapje dichter bij werelderfgoedstatus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遊客如果走訪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仍可在市區見到一些自中世紀至十七世紀以來,因防禦工事留下來的遺跡。像是最初為堡壘、現為過磅起司的測量所(Waag),如同「望你早歸」的歌詞場景、被人們冠上淒美浪漫之名的眼淚塔(Schreierstoren),以及矗立老運河畔的淚水塔(Montelbaanstoren)等等,都是此類的例子。

不過,由於工業革命後,火砲的射程與準度大大提高,阿姆斯特丹市決定在過往的防禦基礎上,以首都為圓心向外輻散半徑 10-15 公里(也有另一說為 15-20 公里),建立一條新的、火砲射程之外的防禦線。

1874 年通過的《防禦法》裡(荷語:Vestingwet/英語:Fortification Law)詳盡地規劃和編列了所需的預算,「阿姆斯特丹防線」(荷語:Stelling van Amsterdam/英語:Defence line of Amsterdam)便於 1880 年動工至 1914 年間完成,形成一條由 42 個要塞和 4 個砲台圍繞而成、總長 135 公里的防線。

究竟這條阿姆斯特丹防線有什麼特別呢?事實上,防線上的要塞、城牆、壕溝與堡壘等人類工程,都還不是防線的核心,阿姆斯特丹防線真正的防禦主體,其實是──「水」,這不愧是幾世紀以來與海爭地的荷蘭人擅長的招式啊!那麼,究竟荷蘭人如何以水變魔術,建立起「水」防線呢?。


由要塞和洪氾區構成的阿姆斯特丹防線

阿姆斯特丹防線的基本設計理念,是將須德海(即 Zuiderzee 南海)的水引入防線範圍內的洪氾區(inundations, 3~5 公里寬,圖中深藍區域),在三天內淹沒完畢。

這片洪氾區的水位要達到一種「水軍船無法航行的淺、陸軍馬無法前進的深」的高度(約 40~50 公分),防線上的要塞則存有足夠的食物、水、燃料和軍事裝備(約半年的量),以便遭到敵方包圍時,可爭取時間等待外部救援。雖然洪氾區也存在高度差異,但荷蘭在新舊「水線」的工事上已經積累很多經驗,因此得以做到平均高低窪區域的水深淺。

整條阿姆斯特丹防線,依順時針分七段陣線:
1. 南(須德海)陣線 Zuiderzee front
2. 東南陣線 Southeast front
3. 南陣線 South front
4. 西南陣線 Southwest front
5. 西陣線 West front
6. 西北陣線 Northwest front
7. 北陣線 North front

阿姆斯特丹防線(Stelling van Amsterdam)示意圖。(圖片來源:Wikipedia: Stelling van Amsterdam


雖然這條防禦線完工後從未經過測試,但確實產生了威懾作用──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荷蘭政府立即於當年 7 月宣布全面動員,這些要塞馬上開始運作。為了製造火場並保留可觀測到敵人的能見度,荷蘭人砍掉要塞前的所有植被;洪水仍待命,達到備戰水平。因此有人認為,阿姆斯特丹防線和新荷蘭水線,是當時德國決定不入侵荷蘭的因素之一。

一戰後,由於飛機加入戰場,擋不住飛機的阿姆斯特丹水防線失去了軍事意義,但它真正解除軍事地位,得等到兩次世界大戰都結束的 1963 年。戰爭結束後,阿姆斯特丹水防線上的要塞們也放乾洪水,回到動員前狀態。如今,這些要塞仍作為倉庫之用,有的也成立了博物館和藝術中心。

由於這條「阿姆斯特丹防線」是原本荷蘭水線(Dutch waterlines)防禦系統的改進版,所以 1995 年 9 月,兩者一起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申請,並於次年一同名列《世界遺產名錄》(World Heritage List)。

雖然歐洲各地也有其他的軍事防線,例如安特衛普防線、巴黎大區、布加勒斯特和哥本哈根等等,但阿姆斯特丹獨特地利用「洪水氾濫系統」來設計軍事防線,且至今都保存地完好無損,是其他軍事防線遺跡無法相提併論的。

有趣的是,2017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曾以「阿姆斯特丹防線」為主題發行了 5 歐元的紀念幣。


新舊荷蘭水線(Oude/Nieuw Hollandse Waterlinie):從十七世紀起,守護荷蘭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前面提到,「阿姆斯特丹防線」是建立在過去荷蘭水線工事的基礎上。那麼最初的荷蘭水線又是怎麼來的呢?

舊荷蘭水線(Oude Hollandse Waterlinie)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紀初期,拿騷的莫里斯親王(Maurice of Nassau)提出一個構想,他想打造一個基於水的防禦系統,目的是使現今南北荷蘭省成為島嶼,周圍環繞的水線,可以從須德海(即Zuiderzee南海、今Ijsselmeer愛塞湖)一直延伸到瓦爾(Waal)河畔的霍林赫姆(Gorinchem)。(見下圖,藍色是引水淹沒的地區,藍色左邊的區域則為水線保護的「島嶼」。)

1629 年,弗雷德里克·亨利王子(Frederick Henry)將該計畫付諸實踐。果然,這道舊荷蘭水線在 1672 年法荷戰爭(或第三次英荷戰爭)期間,成功阻止了路易十四的軍隊征服荷蘭。由此看來,舊水線建造後不到 40 年就證明了其價值。

舊荷蘭水線(Oude-hollandse-waterlinie)示意圖。(圖片來源:Wikipedia: Oude Hollandse Waterlinie


至於新荷蘭水線(Nieuw Hollandse Waterlinie)的工事,則可回溯到 1815 年。當時,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中失敗,荷蘭聯合王國成立後,決定對水線進行進一步的擴展和現代化改造。荷蘭人將部分水線移至烏得勒支(Utrecht)以東,成為新荷蘭水線。

這條新水線在接下來的 100 年間,成為主要的荷蘭防線。1870 年的法普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這條戰線發揮良好的防禦嚇阻功能,讓荷蘭免去遭受攻擊的命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臨之際,荷蘭人決定依靠更東部的格里佈水防線(Grebbe Line)為主要防線、水線為次要防線。然而,二戰期間,這條格里佈水防線被德國以空降部隊破解。和法國馬奇諾防線一樣,這條水防線未能發揮防禦功能,德國人轟炸鹿特丹,並威脅下一步將攻擊烏特勒支和阿姆斯特丹,最終迫使荷蘭人投降。

二戰後,世界局勢進入冷戰(1946~1991),荷蘭的禦敵目標轉為蘇聯,遂有修建第三版水線的聲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在西歐防線中沿用艾瑟爾水防線(IJssel Line, 1953-1964),在艾瑟爾水防線(Ijssel Line)和海爾德蘭省(Gelderland)的東邊加固防空、機關槍掩體、指揮所和醫院,以保護荷蘭綠心西側的任仕達(Randsta)都市區。

萬一發生入侵,萊茵河和瓦爾河的水將分流到艾瑟爾河(IJssel),從而淹沒河流和周邊土地。但該計畫從未經過戰爭洗禮,荷蘭政府也於1964年(或說1968年)將其拆除。


結語

地處低窪、幾世紀以來與海爭地的荷蘭,一向以水利工程聞名世界。當各國的軍事防禦工事,多以要塞、城牆、壕溝與城堡等為防禦主體時,荷蘭人卻曉得利用「洪水氾濫系統」作為其防禦工事的設計理念,獨到地結合人類工程與天然地景。

無論是阿姆斯特丹防線、或者新舊荷蘭水線,都讓我們再次驚嘆荷蘭人對「水」的巧妙運用。


*本文為 Oranje Express 荷事生非與《故事StoryStudio》合作產出,原文連結為:幾百年來與海爭地的荷蘭人,竟築起一道水之防線?要塞和洪氾區構成的「阿姆斯特丹防線」,經原作者和《故事StoryStudio》同意轉載文章後刊登,未經特定授權許可不得轉載。


理解荷蘭超過四百年的新舊水防線與阿姆斯特丹防線的歷史,以及荷蘭人以「水」為基礎打造防禦系統的設計理念後,蘭學館未來將繼續介紹走訪過的「阿姆斯特丹防線」遺跡,並分享在碉堡或防禦工事附近的活動回憶與紀錄。請讀者拭目以待。


繼續閱讀

世界文化遺產之旅:阿姆斯特丹防線上的茂德碉堡、水盾展覽館與韋斯普要塞


延伸閱讀

雖說「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但在實際應用上,還是得考慮兩地地勢、氣候的不同而調整。歡迎各位透過對臺北市工務局林士斌簡任技正,以及屏科大土木工程系丁澈士教授的專訪影片「【地球證詞導讀】20200821 – 水資源大未來 與水共生的荷蘭」,了解目前台灣如何管理水資源: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與下列相關主題網站
Stelling van Amsterdam UNESCO WERELDERFOED (有遊客中心網址和各個區的休憩活動介紹)
Stelling van Amsterdam EEN STADSMUUR VAN WATER(有各個碉堡的英荷語介紹)
Rondomkijken.nl (有各個碉堡的畫面與荷語介紹)
Defence Line of Amsterdam
Stelling van Amsterdam, an early Dutch military floodwater system
Stelling van Amsterdam
Defence lines of the Netherlands(荷蘭防線)
Dutch Water Line (荷蘭水防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