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偏差少年的轉捩點:荷蘭JJI Het Keerpunt司法少年收容機構

當時無人居住的少年舍房,房間內配置一張單人床及書桌,另有對外窗戶讓室內顯得明亮。(圖片來源:©Amy Chan)


20世紀初期,荷蘭政府制定的兒童法(Kinderwetten),宣告獨立少年司法體系的成立,並揭示應創造對少年及兒童更友善的司法氛圍,並且採取更具教育性及治療性的措施,來達到以教育取代懲罰的目的。儘管如此,掉進司法體系的少年仍舊需要被安置,其被安置的處所則擔負起協助少年重返社會的重大責任。荷蘭政府為了讓安置處所的運作更有效率及彈性,採取了政府出資及監督,由專業的私人基金會營運的模式,本文介紹的JJI Het Keerpunt 司法少年收容機構即為其中一所。


偏差少年的守護者

穿著休閒格子襯衫和牛仔褲的機構經理克里斯(Chris)走進外觀看似一座城堡,圍繞著綠意盎然的庭園,如果不注意四周高聳的鐵絲圍籬,這間位於荷蘭南部馬斯垂克(Maastricht)地區,由營運的司法少年收容機構,還比較像是間氣派的飯店。

「這裡以前是一間修道院,過去如果家中有行為異常,或是家境貧困的男孩,都會被送到這邊來寄宿,在這接受教育和照顧。因此,這樣的歷史讓我們覺得守護少年是我們被傳承的使命。」已經投身非行及偏差少年相關工作12年的克里斯表示。

此一以荷文「轉捩點」(JJI Het Keerpunt)為名的機構現由私人單位聖約瑟夫基金會(Jeugdzorg St. Joseph, SJSJ)基金會營運,此基金會專職協助行為違常的少年,涵蓋精神疾病、問題行為以及犯罪的少年。除此之外,基金會也負責營運另外兩個少年收容中心,收容有問題行為及精神疾患的青少年。

位在機構內大禮堂的收容少年作品展示區域,展現少年豐富的創造力。(圖片來源:©Amy Chan)


逐年銳減的荷蘭少年司法收容機構

荷蘭的法律規定,刑法罪責能力的最低年齡是12歲,原則上,未成年的犯罪人在少年司法體系中受審,然而,法官可考量犯行嚴重程度及行為人特性,對未成年犯罪人宣告成人刑法中的刑罰,即使如此,法官裁定的刑罰很少會比原本少年體系來得高,少數嚴重的未成年犯罪人也僅被判處8年的刑期。

由於少年法院對於少年犯多裁定社區服務、安置到行為治療機構以及其他刑罰替代方案,少年司法收容機構自2007年的15所銳減到今年只剩7所,其中有3所由荷蘭矯正機構管理局直接管理,而另外4所機構則委由私人基金會營運,包括SJSJ基金會在內,但仍受國家矯正機構管理局管轄及監督,機構的預算也來自政府,與其他由私人基金會營運的少年收容機構相同,須遵循法律以及當局相關規範。

會到少年司法收容機構的少年以12歲至18歲為主,少年收容年齡上限可達23歲,收容對象以偷竊及暴力犯罪為主。機構收容的對象可以區分為短期收容以及長期收容兩大類:短期收容的對象是待裁定及被裁定需以拘留作為懲罰的少年,拘留時間為一日到六週不等;長期收容的對象則是觸犯刑法且被裁定需受強制安置措施(PIJ)及矯正治療的青少年,收容的時間則為二年至八年不等。若為16歲以下的少年,法院每年會評估是否延長其收容。16歲以上的少年則為每二年一次由法院評估,若矯治效果不佳者可以延長收容期間,此外,需接受心理治療的少年,最長可能在收容機構待上八年。

荷蘭逐年減少的少年司法收容機構意味著,大多數的非行少年能夠被社福體系承接,即使進入司法體系之中,由於少年司法體系中法官多以轉向處分,或是社區服務等替代處分,讓少年不需要被收容或安置在機構當中。

JJI Het Keerpunt之任務為維護社會安全並協助少年重新適應社會,該機關共有100名職員,核定容額為56名,收容對象為少年法院裁定安置之少年,目前僅有36名少年在機關內。機構以強制住宿環境,將少年暫時隔絕外界影響,藉由團體及個別化之處遇,輔以專業的行為治療,矯正少年觀念與行為,並對精神疾患之觸法少年治療(註1)。

「我們認為只有暫時將少年與外界隔絕,才有可能讓他們全心專注在自己身上,選擇對的方向前進。」克里斯認為強制住宿是必要的手段之一。

但如果少年無法適應團體生活呢?

「如果有少年若無法適應團體,就會改成單獨接受治療的方式,直到他狀況穩定後,再評估是否適於回到一般收容團體中,我們這裡有全荷蘭最大的個別處遇(ITA)部門。」克里斯詳細地解釋道。

過去作為禮拜的大禮堂,目前空地部分做為展示區域,四周的房間則為宗教輔導室,提供少年各種宗教信仰服務需求。(圖片來源:©Amy Chan)


少年在機構內的一日:從日常作息學習回歸正軌

一位少年經判決後,將由囚車從新收中心進到矯正機關,抵達機關後,會先讓少年單獨於等待室等候,隨後進行身體檢查、照片拍攝及指紋捺印,最後前往盥洗室梳洗更衣後才算完成新收報到程序。

每位少年均分配有一間個人寢室,房內有基本的傢俱及浴廁,房內可以自由佈置。為保有個人隱私,房間內部無設置監視器。克里斯表示「即使寢室門上有加裝門片的瞻視孔,我們也不會隨意打開觀看房間內部。」

此外,少年需學習家務及利用洗衣間洗滌衣物,藉此培養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至於表現良好的少年,則可利用外出時間自行購入食材並在公用廚房烹飪。購買物品的金錢,來自政府每週發10歐元的零用金。18歲以上的少年可購買香菸,若為被允許外出者,還可利用外出時間購置其他物品。但若為課堂所需之書籍及其他文具,職員將會通知家長另外匯入少年的私人帳戶,而非直接給予其金錢。「和練習處理家務一樣,少年也要學習怎麼樣合宜地使用金錢,這都有助於他們離開機構後,能夠獨立生活。」克里斯解釋為何少年需要事必躬親,學會打理自己生活。

身高近兩公尺的克里斯彎下頭,穿過迴廊來到機構裡的一間音樂錄音室說:「我們的少年很喜歡來這裡創作,音樂的確有種魔力,讓他們可以暫時脫離一切的煩惱,這也是我們創建音樂錄音室的目的。」這間音樂錄音室每日有固定開放時間,由一名職員在現場管理,少年可事先預約使用,藉由音樂的力量療癒心靈,並賦予其自由發揮的空間。

配備齊全的音樂錄音室需事先預約,此空間給予少年創作及抒發的空間,因此十分的熱門。(圖片來源:©Amy Chan)


倘若有少年不受管束及失控呢?

當收容少年情緒不穩且有暴力傾向時,少年將會暫時獨自監禁於隔離室。隔離室裡所有的一切都有泡綿保護,且除了床之外幾乎空無一物,就是要避免少年有任何機會可以自傷或自殘。此空間遠離其他居住區域,可以避免該少年的聲音或行為影響其他人。克里斯補充道:「獨居監禁對身心的傷害很大,我們儘量不使用隔離室,只有在非不得以的情況下才會使用,也會請臨床心理師前來評估少年的身心狀況。」

提供少年實際操作的工作室,當時的經理克里斯為我們解釋動手做和學習對少年的重要性。(圖片來源:©Amy Chan)


復歸社會的最後一哩路:教育與家庭支持

進入機構之後,並不意謂著少年的學習就此中斷,少年會被分配到8至10位的小團體,每個團體都由兩位輔導員共同帶領。機構共收容了36名少年,分成兩個短期團體,各收容10人,以及兩個長期團體,各收容8人。區分成團體之設計,最主要是要讓少年學習與人相處之道,輔導員可觀察並隨時指導。

少年也會依程度分班接受教育,為了讓少年能與外界有適當接觸,機構也有限度的開放少年瀏覽部分網站。除了一般課程以外,少年也可到工作坊學習一技之長,每間工作室由一名職員負責管教4名少年。「讓少年可以動手做,可以賦予他們自信心和自主性,我們很鼓勵他們不要只是空想,而是要真的去做。」克里斯邊展示木工工作室裡的器具一邊說道。

當然,少年要能夠順利復歸社會,家庭的支持和漸進式回歸社會扮演重要角色。

在機構內,除了因情緒不穩且有暴力傾向而受獨居監禁的少年外,每位少年皆可以在週間或週末與家人接見,但接見是採預約的方式,訪客需通過門衛處的安全檢查,確保沒有夾帶違禁物品(如毒品及武器)至機構,訪客可以到會客室或少年的寢室接見。接見不但可以藉由家庭支持的力量提升少年的矯治成效,更可以讓少年不因受到監禁而中斷與家庭的聯繫。

為使少年能夠在釋放前逐步適應社會及協助少年出監的就業,JJI Het Keerpunt會評估個案外出工作的可能性後,向國家矯正機構管理局提出申請,經審核通過之少年,最初會由職員陪同其外出工作,隨後逐步讓其單獨外出工作。此外,表現良好的少年可以被允許外出,每次最長可達76小時。

「我們機構職員的角色其實是一座橋,協助少年得以從機構走回社會,看到他們能夠在機構內學習獨立自主後離開,就是我們最大的成就。」雲淡風輕中,蘊含著克里斯對少年工作的深刻熱情。


註1
荷蘭法律規定,刑法罪責能力的最低年齡是12歲,原則上,未成年的犯罪人在少年司法體系中受審,然而,法官可考量犯行嚴重程度及行為人特性,對未成年犯罪人宣告成人刑法中的刑罰,即使如此,法官裁定的刑罰很少會比原本少年體系來得高,少數嚴重的未成年犯罪人也僅被判處8年的刑期。

會到少年司法收容機構的少年以12歲至18歲為主,少年收容年齡上限可達23歲,收容對象以偷竊及暴力犯罪為主。機構收容的對象可以區分為短期收容以及長期收容兩大類:短期收容的對象是待裁定及被裁定需以拘留作為懲罰的少年,拘留時間為1日到6週不等。

長期收容的對象則是觸犯刑法且被裁定需受強制安置措施及矯正治療的青少年,收容的時間則為2至8年不等。若為16歲以下的少年,法院每年會評估是否延長其收容;16歲以上的少年則為每兩年一次由法院評估,若矯治效果不佳者可以延長收容期間,此外,需接受心理治療的少年,最長可能在收容機構待上8年。


*本文為 Oranje Express 荷事生非與《報導者》(The Reporter)合作產出,原文連結為:戒癮與少年機構「公私協力」,荷蘭以信任與自由讓觸法者復歸社會,經《報導者》(The Reporter) 同意轉載文章及原作者編修後刊登,未經特定授權許可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荷蘭司法處遇機構」系列文章
1. 毒品成癮者復歸社會的最後一哩路:荷蘭戒癮之家Spetse Hoeve
2. 世外桃源或與世隔絕──荷蘭如何處置犯下重罪的精神疾患者?
3. 再好也沒人想去關?一窺荷蘭的監獄運作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